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霞浦县一下子成立这么大规模的专项建设基金,赵秋华那边自然就没有脸再提这事;不然省里成立一个相同性质,规模上却远远不如的建设基金,只怕脸都会给下面的地市说肿了。
李谷还是不希望郭成泽在地方跟沈淮矛盾太尖锐,继续说道:
“现在全省真正在财政上稍有宽裕的地方,除了霞浦、唐闸等地,还真没有几处,霞浦现在做这件事,抢了头彩,也不能说他的不是,钟立岷书记在省直部门经济会议,还专门提了这事。”
“这大概也是有向省政府施压的意思在里面吧?”郭成泽揣测道。
李谷点点头,他跟沈淮一直都有密切联系,也知道省委书记钟立岷到这时都没有跟沈淮接触过来。
普通人可能会说,省里怎么还会有谁能违拧省委书记的权威?
然而实际情况永远都要比普通人猜测的复杂。
钟立岷作为平衡派调到淮海来担任省委书记,受到的牵制比常人想象的要大得多,故而钟立岷借一些事来搞平衡,实在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李谷猜测沈淮也不可能会主动贴到钟立岷这边来。
看着窗外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李谷又问郭成泽:“霞浦县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出来了吧?”
“现在市里对属县的权限很小,大体的数据都是县里往上去报,市里可以核查,但要是核查出问题来,也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郭成泽说道,“新的财税制度,还是要尽快的确定下来,有些工作才方便推动……”
“这个牵涉面太广,省里可能要统一部署;要是单单针对霞浦县的财政问题,省里搞省直管试点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李谷说道。
听李谷这么说,郭成泽更是无语,霞浦要是搞成省直管,那以后东华市里对霞浦县就更没有什么话语权了。
虽然郭成泽也知道徐沛、李谷他们可能更倾向支持由省里对霞浦直管,但他作为东华市长,还瞅着市委书记的位子,他要在这点上不维护东华的利益,在地方上就等着给骂臭街。
想到这里,郭成泽也就把话头转回到李谷刚才的问题上,说道:“新浦钢铁年初就基本上满负荷运转起来,全市钢铁工业产值上半年差不多达到一百六十亿,霞浦占了一半。到下半年,这个比例还会再提高一些。在新浦钢铁的支撑下,霞浦上半年的工业税收,就超过十亿,一半缴入国库,剩下的一半,基本都截留在霞浦县。另外,建筑产业也是霞浦县地方财税的一个重头戏,上半年税收就有一亿五千万。淮煤东出,新浦是最主要的转输港,加上霞浦境内消费的煤炭,上半年转经霞浦的煤炭就达到八百万吨,带动霞浦县境内的商贸发展速度很快。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税项,霞浦上半年地方财税收入就超过去年的水平,全年过二十亿,应该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压力……”
李谷点点头,说道:“那这么看来,东华市今年在工业及财税规模上,就要超过徐城了。”
听李谷这么说,郭成泽也是默然:在新津港能分新浦、梅溪的势之前,不论是他,还是陈宝齐,要是跟沈淮矛盾尖锐到不能相容的地步,哪怕省里憎厌沈淮的人再多,最终省里权衡下来,都可能是他们步谭启平的后尘。
特别是计经系扛的是改革开放的大旗帜,王源总理估计也不可能容忍内部官员,往这面旗帜上吐口水。
李谷说道:“霞浦县既然牵头搞了这个基金,我倒觉得无论是东华市,还是省里,还是要积极去推动这个基金的成长,使之真正为完善淮海湾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做贡献。”
郭成泽苦笑道:“上半年,我们费了老鼻子劲搞淮海融投,主要是推动淮海湾经济区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是不错,而且基建的次序甚至还要排在更前面些,不过,现在省里、市里,真要再一起去推动这个基金的成长,怕就怕沈蛮子的意图就在这里啊……”
现在省里正全力推动淮海湾经济区整体发展的工作,除了省里以省委副书记徐沛为首,成立淮海湾经济区协调工作小组外,下面也要有一些真正能推动淮海湾经济区整体发展的实体机构。
淮海融投的成立,可以说是这个工作走出真正有意义的一步,主要方向是推动淮海湾产业发展。
而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建设基金,也是不可或缺的——现在要是围绕霞浦县成立的这个政府建设基金,去推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那沈淮或者说梅钢系的影响力,实际就直接突破东华市这一层次的限制,直接向整个淮海湾地区渗透、扩散。
到时候就不单是江堰等县,跑到霞浦拉基建项目、拉专款的问题,沂城、岚山两地的地方官员,也极可能会放下架子,跑到上门来拉专款。
谁都不是糊涂人,郭成泽从基层做起来,要更加敏感一些,怎么可能看不到这种后果的发生?
在新的财税制度难以推进的情况,要想借助霞浦、唐闸先发展起来、相对的宽松的财政,去推动整个淮海湾区域的平衡发展,成立专项基建基金,可以说是权宜之计,却又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的、叫人难以拒绝的权宜之计。
第八百二十七章 疑心()
窗外雷电交加,豪雨噼里啪啦的打着玻璃窗。
冯至初出去接了个电话,走回来跟郭成泽说道:“徐书记刚接见过外宾,人还在省委大楼,找电话过来让我们去他家见面……”
郭成泽到省里来开会,自然要跟徐沛单独见上一面,只是徐沛今天有接见外宾的任务,整天都没有空下来,郭成泽开过会后,就与李谷聚一聚,交流一些想法。
知道徐沛这时候空下来,郭成泽直了直腰,看着窗外急泄不停的豪雨,跟李谷说道:“这雨连着下了好些天,今年的防汛任务,真是松懈不下来啊,”又问李谷,“要不要一起到徐书记那里坐坐?”
李谷看了看手表,说道:“孙浮敬刚从淮西回来,我跟他约好要见一面的,就不陪你找徐书记去了。”
李谷人在徐城,跟徐沛有的是见面机会,郭成泽站起来,告辞离开。
坐电梯下楼时,一个响雷在楼外炸响,影响到大楼里的电路,电梯猛的卡了一下,叫乘电梯下楼的郭成泽、冯至初吓了一跳。
灯光闪烁了好几下,电梯才恢复正常,继续运转,缓缓下行。
司机冒着豪雨去停车场,将车开过来。
站着门厅前,看着雨滴如帘,更感到这场豪雨的磅礴,郭成泽皱着眉头,吩咐冯至初:“你等会儿记得打电话给防汛办,再问一下情况……”
冯至初将郭成泽的话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不过他的心思还在郭成泽跟李谷刚才的谈话上,看着司机开车破开雨幕过来,秘书小陈又跑出去找伞,跟郭成泽说道:
“霞浦县成立政府建设基金的事,李主任想得挺深远的呢。”
刚才跟李谷谈话时,郭成泽心里就有些疑惑:
沈淮在霞浦县成立淮海建设基金的事情,他事先都没有想得特别的深入,从今天谈话来看,李谷却是要比他看得更深一些。他起初还以为李谷置身局外,所以才比他们看得更清楚,然而叫冯至初这看似无意的提醒,叫郭成泽想到另一种可能:李谷有可能跟沈淮事前就整件事情沟通过,而且李谷刚才跟他谈话时,有意无意的是在引导着整件事往某个方向走。
郭成泽这时候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李谷推动淮海融投成立时,沈淮可以说是相当的配合,包括梅开的分拆,从提出方案到执行,都没有发生什么波折。
旁人或许想这是梅钢受压制以来,沈淮韬光养晦的选择
郭成泽知道梅开分拆是淮海融投得以迅速组建的关键一环,但他当时也没有多想什么。
现在想想,整件事背后,也许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单纯。
淮海融投的组建,以及随后省政府正式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提出淮海湾经济区概念,成立徐沛牵头的淮海湾经济区促进协调工作小组,李谷都直接做出相当大的贡献。
这些都是李谷近期以来,能够摆脱前省委书记田家庚的遮蔽,其个人能力及影响力迅速得到省委省政府以及计经系高层认可跟重视的关键。
李谷也是在这一系列事情上的优秀表现,今年六月份顺利的增选为省委委员、担任省政府党组成员、省长助理等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