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伟廷点点头,就问道:“你现在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我觉得更应该上点心,只有尽快把基础打扎实,未来才能有机会跃上更大的平台施展抱负。”
“当然,我不是说你现在的职务不好,只是以你的各方面条件,理当获得一份更优越的待遇,实在没必要在意太多的世俗眼光。”
陆伟廷已经说得尽量委婉了,生怕又惹对方不快,因为他从岑若涵那打听得知,陈明远是由于年少叛逆,才拒绝了家族的安排,擅作主张跑去电视台上班。
这种心气高又不服管束的公子哥,大多吃软不吃硬。
陈明远笑道:“没必要拐弯抹角的,这句话,在你前面已经有好一些人讲过了,不过我还是觉得先在基层磨砺磨砺,更能有助于今后的发展。”
陆伟廷的眉头轻轻蹙了下,似乎有些忧心,“在基层磨砺自然是好的,只是……你身处的这圈子有些不太平啊。”
东江省的广电单位重组合并的消息,早已在全国传开了,毕竟,这几乎是开举国之先河,将宣传口的直属单位转变成完全市场化经营的企事业,足以标注为华夏国广电发展史的里程碑,一旦重组成型,一个传媒圈的庞然大物将会孕育而生。
只是,陆伟廷却有些不以为然。
在这官本位的国度,什么机构改革、部门合并,表面上都说是精简细化、增加效率,但落到现实里,实则是一场权力的再洗牌,都窝在人事岗位的安排上争斗不休,至于是不是利国利民,没人在乎,他们在乎的是,只是自己能从中捞到多少好处!
“我说句不好听的话,有线台的效益虽然很不错,但它毕竟是个小台,一旦跟卫视电视台这些大台合并了,不用猜,纯粹是变成了一个附属频道。”陆伟廷忽然压低了声音,“而且,我听人说,很多省领导都对有线台不太满意,一方面是觉得经营方式过于资产阶级化,另一方面,还是你们台承担的党政工作太少了!”
这话可谓一针见血。
党和政府的喉舌,广电媒体的这外号不是白叫的,在华夏国,赋予广电媒体职能的终究是党委政府,因此,必然要承担起宣传的责任,宣传到不到位、尽不尽职、卖不卖力,都是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如果做不对了,又或者做少了,还能招领导待见?
说简单点,你觉得领导们是更在乎电视台的收视率呢,还是党政形象的大肆宣扬?
答案不言而喻!
“你们的台长关丛云,我早有耳闻,是个实干型的人才,但实干型有时候也不是什么褒义词,说难听点,就是没有关系后台,只能靠自己打拼力争上位。”陆伟廷分析得相当透彻:“省里头,对他不满意的人可不少,再说有线台本身的地位就矮人一截,你觉得合并之后,关丛云在新单位里还能有多少话语权?”
话说七分满,剩下的三分,就是提醒陈明远别在这棵树上吊死了!
他现在可以依仗着关丛云如鱼得水,但等到了新单位,如果关丛云失势了,那他的处境绝不会好看,毕竟,他身上已经烙印上关丛云的痕迹,到时候万一当家做主的是关丛云的死对头,后果……哼,就不用多想了,还不如及早另谋出路!
说实话,陆伟廷这番话已经是很推心置腹了,乍一听,完全是为了陈明远的未来前途设想。
不过陈明远却没多少情绪波动,因为他明白,以陆伟廷的性格,以及对自己的了解,是绝不会干这种徒劳无益的好事!
自己的背后还屹立着一个世家大族,前途问题,还轮得到他操心置喙?
陆伟廷不笨,陈明远也不傻,沉吟片刻,便道:“这种大趋势,也不是我们能逆转的,我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走一步是一步,况且,据说新任宣传部长尚文彬的思想比较活跃开放,没准关丛云正对他的脾气,走大运捞到一个好位置也说不准。”
“这倒是真有可能,在来东江省之前,尚文彬的风评就相当不错,而且他刚初来咋到,不存在任人唯亲的嫌疑。”
陆伟廷没有再劝,把玩了下瓷杯,似乎漫不经心地道:“不过话说回来,最近省里头的人事变动还真不少,估计接下来又有几场大戏要开幕了。”
“对啊,人事变动确实不少,省委宣传部长刚易了主,现在连组织部的头把交椅都空缺了下来,也不知道谁能占得先机。”
陈明远笑容自若,埋头又啜了口茶水,眼角余光一扫,发现陆伟廷的神采骤然间焕发了出来!
第73章 东江本土派()
不过,陈明远全然当作视而不见,继续饶有兴致地品茶茗,转而聊起了此刻的良宵美景,东拉西扯,浑然一副没事人的模样。
这下,陆伟廷就有点揪心了,他好不容易才把话题引到省委的人事变动上,借此引发陈明远的兴趣,不料,对方貌似是领悟到意思了,却压根没有深入探讨的意思!
当然,陆伟廷绝不相信陈明远是真的懵懂不知,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怕是要等着自己的诚意了。
毕竟是自己有求于人,而且刚利用过人家,这回趁机会敲打敲打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
陆伟廷接触过的权贵子弟如过江之鲤,什么脾气性格和家世的没见识过,惟独碰上陈明远,在交际中根本就讨不到半点好处,如此超凡的心智权谋,怕是连自己的父亲也是难以企及啊!
到这时候,陆伟廷才发觉自己的那点小聪明在人家眼里根本不够看,想起之前的妄作聪明,顿时后悔不跌,感情人家纯粹是当猴戏看的。
一念至此,陆伟廷赶紧收敛心神,脸上笑容不减反增,仔细耐心地配合对方畅聊,并且寻找机会,努力把话题再扭回来。
错的是自己犯下的,只能全力去补救了,受点气也没什么!
眼看把人逗得没了脾气,陈明远知道差不多到了火候,到这地步,以后陆伟廷是绝不敢在把歪脑筋打到自己头上了,而且看对方如此的能屈能伸,确实是个值得投资的合作伙伴,“不过说到底,如今钱塘能有这些环境资源,你爸绝对是功不可没啊。”
陈明远似乎随意的赞叹了句,却让陆伟廷大喜过望,自己的诚意总算是打动了对方,忙不迭道:“你这就过誉了,钱塘能有今天的局面,可不仅仅是我爸一个人的功劳,主要是几位省领导都挺开明的,很赞成以人文环境为本的发展思路。”
“特别是省委的宁书记,和我爸就这个问题沟通交流了几次,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
省委宁书记。
陈明远略一思索,就知道这指的是省委书记宁立忠!
陆伟廷故此一说,明显是想暗示陆柏年和宁立忠的关系比较亲近!
虽然听着有点夸大其词,但还是有几分真实性的,据陈明远所知,宁立忠是在两年前从中央部委空降下来的,算是一个‘外来户’,有鉴于此,拉拢同样是‘外来户’的陆柏年,对抗东江的本土势力,还是很有可能的。
众所周知,东江省在华夏政坛的地位算不上高,追溯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来,这个临海省份在改革之前,右倾迹象就极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中央官员都不愿意来此蹚浑水,以免耽误了仕途前程;再则,还是前面提过的老话,这地方的民风相当排外,本土派的实力虽然远不如中海或燕京的世家大族,却相当抱团,外来官员在此大多很难施展拳脚。
文海琛先后逼走了三任市长,还把陆柏年压得喘不过气,就足可见一斑了!
由于这两点原因,东江省很多官员在上层的人脉关系,实在算不得厚实,除了少数几个幸运儿,大多只能在本省当当土地主。
其实,中央政府早已针对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希望打破本土派一家独大的局面,当然,中央领导绝不是闲着没事看本土派不爽,非要找麻烦添堵。
在宋明等朝代,中枢朝廷曾经有过明文规定,禁止官员在家乡任职,为了就是避免某些官员在家门口拉帮结派、沆瀣一气,可想而知,一个地方主政者制定的政策如果偏向于为自家的亲朋好友谋私利的话,那必然导致财富流向少数人手里,进一步导致社会的分配不公、民怨沸腾,而异地任职的政策,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回到现代,由于历史因素,中央没法一步到位把这一政策写入法规条文,但幕后还是努力扭转着这一形势,其中,东江省成为了一个典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