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徐慈拍案而立,“摄政王怎么会在!”
“听说摄政王嘴馋,满京城的点心铺子他都吃过。”姚氏忙说,“他只是扫兴罢了,身份暴露立时就走,并不知道太太是谁我是谁。”
徐慈松了口气:“那还罢了。横竖他这辈子再见不着你们二人。”
“只是太太颜面无光,回来狠狠查了一回。”姚氏似笑非笑瞧着他,“然后便责罚了大嫂子和段姨娘,连太太身边的杜鹃姑娘和刘妈妈一道罚了。说是段姨娘答应让杜鹃给三爷做通房,大嫂子答应让大爷收了刘妈妈的外孙女。”言尽于此,她闭了嘴。
徐慈犹如中了定身术似的,非但身子一动不动、连神色也半分不变。姚氏低眉顺眼的在旁吃茶。良久,徐慈心虚道:“她们……只怕是……让人哄骗了罢。”言罢偷偷觑了姚氏一眼。
姚氏闲闲的道:“显见是让人哄骗了。那又如何,还不是惹恼了太太。太太内里怨气不撒出来,万一憋出病呢?若非大爷求情,大嫂子这会子已得了休书——犯的是不顺婆母之条。”
徐慈苦笑。红绡与大嫂子显见不止犯了这条,偏这个女人别的一字不提,单拿太太来说事。内里不由得暗叹: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真真不错。半晌,实在想不出法子应对,只得暂撇开此事。“这院子终究是你做主。我听说,红绡那边的用度减了许多。她虽是个二等丫鬟,好歹养着老大。她方才说,为着老大好,她愿意将老大交与你……”
姚氏好悬跳起来:“万万不可!”徐慈一愣。姚氏急道,“三爷方才也瞧见了,你儿子实在不好养,我日夜围着他转都转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上别的?不是妾身躲懒,是真真分不出神来。既是红绡觉得艰难,要不然这样可好?三爷不是少了个姨娘?你看芳草芳春哪个稳妥些?她们都是三爷屋里人,可升一个做姨娘,将大哥儿交给她养着。”
徐慈想了想:“倒是个法子。你看谁合适?”
姚氏道:“这一两年都是她们在外头服侍三爷,我竟没见过几面,不大知道她们的性情脾气。还是大爷与她们自己商议吧。”她思忖片刻,“也当问问红绡自己的意思。总归是她的儿子。”
徐慈点头:“言之有理,我待会儿便同她商议去。”
姚氏最了解这男人不过,后院手段半分不知。见他神色郑重,知道他将这些悉数当了真,腹内憋笑险些憋出伤来,赶忙道:“此事要紧。三爷日夜忙着读书备考,时间有限,莫让闲事耽搁太久,快些去吧。”
徐慈站了起来:“也罢,我去那边问问她。”
“也问问芳草芳春。”姚氏坐在椅子上不动,含笑道。那两位愿意放过服侍爷们的机会当奶妈子才怪呢。
徐慈大步走了。丫鬟们进来一瞧,她们奶奶脑袋埋在引枕下头、身子一抽一抽的,吓坏了:“奶奶!”“奶奶这是怎么了!”上来便掀翻了引枕。却见姚氏双手压着肚子,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好悬笑背过气去。
第798章()
将徐慈打发走了; 姚氏心情大好,哼着小曲儿哄儿子睡觉。不一会子,有报信的小丫鬟回来悄悄道:“三爷上那个二等丫鬟屋里去了。”众人面面相觑了半日; 都不敢同姚氏说话。
姚氏心下好笑,回头向她们道:“是我让三爷过去的。”
丫鬟忙问:“那爷还回来么?”
姚氏拿起儿子的小爪子凑上前亲了一下,道:“人家还有件事没说呢; 九成会回来。”丫鬟们强笑着说了两句好话,总觉得她们奶奶哪里不对,遂不敢再说了。
果不出姚氏所料。不足半个时辰; 徐慈回来了。姚氏笑盈盈回头道:“三爷怎么又回来了。”
徐慈咳嗽两声,拿眼睛溜一眼屋里的下人; 众人急忙出去。徐慈乃道:“红绡说,她恐怕芳草芳春年纪小、不会照看孩子。既是你实在不得闲; 还是养在她屋里吧。”
姚氏想了想:“其实不用芳草芳春做什么,有乳母呢。既是亲娘不放心便罢了。”
徐慈点头; 又道:“只是红绡那儿吃穿用度颇为艰难。她自己还罢了; 恐怕大哥儿短了什么。”
姚氏苦笑道:“不瞒三爷,我怕我记不住。俗话说; 一孕傻三年。这臭小子还在肚子里时我便不大记事,如今愈发没记性。每日打睁开眼起我便只惦记他; 直至阖目睡去,再无精神惦记旁人。不若请范妈妈帮着照看她们母子俩?范妈妈是三爷的乳母,如今才四十多岁正当年,精神头儿最足不过。”
其实方才红绡千叮咛万嘱咐让徐慈不要托付三奶奶。自己才刚得罪了她; 凭三奶奶何等好性子皆不会这么快消气的。乃是徐慈自己想着,姚氏素来大度,那事儿又并未伤及她半分,想来不会介意。不想她心里依然起了芥蒂。只是她这个主意倒是不错,遂说:“也是个法子。”顿了顿,“我方才听说,如今是三妹妹在管家?”
姚氏眼睛瞧着儿子,口中随意道:“是啊。”
“她不是才点儿大?怎么会给了她的?”
“十四岁也不小了。”姚氏道,“太太起先预备让我管账。我糊涂了,在太太屋里当着二嫂子和妹子说了句实话——府里入不敷出的厉害。”
徐慈微惊:“府里入不敷出?”
姚氏点头:“三妹妹少不更事,还跟我商议说做买卖。”徐慈登时拧起眉头。姚氏嘴角一勾,“我忙说了她一顿。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既是出项多于进项,蠲除些名目便好。什么衣裳帕子胭脂之类的,原本用不上那么些,旧年做的衣裳都巴巴儿搁着霉坏了。哪有堂堂翰林之族事商贾俗物的。”
徐慈连连点头,欣慰道:“她年纪小,她那姨娘也不会管教。古话说长嫂如母,多亏了你。”他又皱眉,“既如此,更不该让她管家才是。”
姚氏道:“论理说,大嫂子不能理事、该当给二嫂子才是,太太本是为着安慰我才让我掌管。偏我又不争气,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太太遂命还是交给二嫂子去。可巧遇上她犯了旧疾。太太大概是想让三妹妹暂且历练历练,等二嫂子好了再还她。”
“原来如此。”徐慈舒开眉头,“个中就里旁人委实弄不明白。”
姚氏淡淡的道:“旁人也犯不着明白。”徐慈微窘。姚氏道,“既是三爷提起,我正好同三爷说明白。府里这般境况,过几日少不得有人要抱怨短了月钱减了衣裳。漫说我,连太太都是一般儿要减的。三爷实在心疼那位,将自己的月钱给她使便是了。”
徐慈忙说:“我平日也不大使钱,打下个月起都给你吧。”
“不用。”姚氏道,“三爷还有个交友应酬,我更不使钱。横竖一日三餐有府里,前两年的衣裳足够穿了。”
徐慈心下熨贴,赞道:“家有贤妻如有一宝。”姚氏低头莞尔。徐慈在旁瞧了儿子片刻便回外院去了。
徐三姑娘对着账册子绞了十几日的脑汁,终是发觉自己毫无法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就是没钱,再如何想法子也是将三百多两拨来算去。末了依然得同徐太太商议,蠲除用度。徐太太也权衡多日,终究不敢同徐翰林商议经商之事,长叹一声:“实在无法也只得暂且如此了。”
徐家上下遂开始削减用度,且削得厉害,阖府上下抱怨连天。下人多半不知根由,只知道三姑娘一开始管账便拿下人开刀,黑天白日的咒骂,什么难听的都骂出来了。徐三姑娘腹内早灌满了黄莲水:下人和后院的用度当真不多。徐府开销最大的是四位爷们。
老爷少爷日常出门应酬,好衣裳自然少不了;扇子、玉佩等物样样不能差,跟着的书童小厮也得像模像样;连马儿都得好生供着。这些还罢了,最要命的是这爷四位个个爱茶。茶叶之贵,不掌家压根不知道。每月进项单供爷们的茶叶都供不起,遑论别的。好在库里还存了些茶叶。打从这个月起,阖府后院不论太太奶奶姑娘悉数停了茶叶供给,连太太也没有茶吃。
姚氏闻之连连摇头:“哪有这样的爷们。”
丫鬟委屈道:“奶奶也爱茶的。咱们家的茶叶也快没了。”
姚氏想了想,道:“纵吃不上好茶,寻常的也可尝尝。”
“三姑娘说了,不再买茶叶了。”
姚氏叹道:“纵然要削减用度,也没有这样削的道理。三姑娘实在是……”她想了半日想不出合适的词儿来,“吃力不讨好,活该让太太当枪使。”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