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贺学章同志说说他的看法吧。”
贺学章道:“我不是西南人,但我到这边工作,也有近十年时间了,我对西南市的感情,是很深的。说句老实话,刚来这边时,我只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落后。交通方面,更是乱象丛生,别看街面上的马路,大都平整,但其实都存在脏乱差的现象。”
他看看王晋安的脸色,然后继续说道:“西南市的道路工程,早就应该上马了!以前讨论过几回,结果,大家都觉得时机未到,一拖再拖。现在,李市长一上任,就提出这么大的项目工程,我觉得他是有魄力的,也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着想的。”
他再次看了看王晋安的脸色,确认自己没说错话之后,便道:“我赞成道路交通改造方案!”
李毅微感诧异,他根本就没想到,贺学章会表态支持!
陈伯年呵呵笑道:“很好,嗯,任秋同志,请谈谈你的想法。”
任秋道:“我是组织部长,要说具体的经济工作,我并不内行。但我也是西南市的一个成员,站在市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话,我是坚决拥护和赞成本次改造方案的。就如李市长所言,用一年的不方便,换来几十年的方便,这是值得的。我赞成。”
李毅心想,如果王晋安不来,你们的态度,会不会是这样呢?
陈伯年道:“刘延松同志,请你谈谈吧。”
刘延松道:“刚才李市长提到,要让政法委跟我们统战部合署办公,当时我就提出来,只要工作需要,我们没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我现在还是这句话,只要是对国家、对群众好的事情,我们受点苦,委屈一点,是可以的!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带好头,支持市里搞建设!”
陈伯年道:“延松是个实在人,也是个好同志!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他看了看张尚新和石志飞,却略过他们,将目光定格在军区司令许北华身上。
不等陈伯年开口,许北华便自一笑:“我早就想表态了。修路也好,建地铁也好,这是大好事嘛!我们军区一定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车给车,要钱给钱。当然了,这必须是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支援地方建设,这也是我们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地方建设好了,我们军人出行,也更方便了嘛!”
会议开到这里,本来一片雾霾的空气,立即一扫而光!
陈伯年脸上含笑,神情轻松。
李毅也自开心,本来他还在担心,自己的第一个议案,会被无情的否定掉。
现在,这种担心都是多余的了!
得票数都不用统计了,直接通过!
只有政法委书记张尚新和宣传部长石志飞两个人还没有表态了。
不过,在这个情况下,他们再反对,也改变不了大局。
陈伯年呵呵笑道:“尚新同志,志飞同志,你们两个的态度,我们都是知道的,我看就不用表决了吧?”
张尚新露出一丝苦笑,说道:“我还想说两句。刚才我之所以提出诸多疑难问题,并不是故意刁难,也不是有意阻扰这个项目,而是想提出来,跟大家讨论讨论。现在,经过李市长的解释之后,我对这个项目的理解,比之前深刻多了。”
陈伯年道:“呵呵,是吗?那你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
张尚新脸色不变,平静的说道:“修路工程,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当干部的,当然要支持。我赞成。”
陈伯年道:“那么,政法委大楼要拆建,你也没有异议了吗?”
张尚新爽快的答复道:“我本人一直都没有异议。”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打配合()
李毅看了一眼王晋安,心想省委王书记就是有气场,往上面一坐,所有的人都改变了立场。
再看陈伯年的脸色,还是镇静异常,没有因此而喜悦。
李毅忽然间有些恍然大悟,也许,王晋安的到来,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陈伯年精心安排的。
细想一下,陈伯年去省城开市委书记会议,只需要一天时间,而他却去了这么久,难道就是在单独向王书记汇报工作?
常委里面,只有宣传部长石志飞还没有表态了。
陈伯年沉稳的语音再次响起来:“咱们同志们的思想觉悟,都挺高的,对有益于市民的工作,也都很支持。能看到这样同心同德的团队,我这个书记,深感幸慰。石志飞同志,你要发表意见吗?”
石志飞道:“我和张书记是一样的想法。我们并不是不赞同交改规划,只是想提出诸多问题,用以完善这个规划。我们对西南发展的决心和希望,和大家是一致的。甚至,我们比一般人更操心。以前,我们市里也有过不少优秀的规划,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太难,结果不了了之,造成一堆烂尾工程,劳民伤财,对市容市貌造成破坏,也影响到咱们政府的声誉。”
和张尚新等人一样,他说一段话,就要注意观察王晋安的脸色,然后才继续说下去。
“经过刚才激烈的辩论,我对本次交通改造工程,有了深刻的了解,我觉得,只要李市长能达成他的承诺,拉到投资。那这个项目,是可以上马的。当然了,我们市委所有的同志。都应该支持,这是肯定的。这就是我的态度。”
陈伯年点点头。说道:“很好,十一个常委里,只有个别同志存在疑义,绝大多数同志,还是眼界开阔,立意高远,心怀万民的。”
常委里,只有副书记曹连山和市委秘书长方德刚两个人。在表态时,提出了不同意见。
其中,曹连山没有明确反对,而方德刚则提出了和陈伯年完全不同的建议!
或许,曹连山和方德刚本人也没有料到,王晋安会忽然出现,并力挺陈伯年和李毅,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本来嘛,如果王晋安不到场的话,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呢!
这一切,好像都在陈伯年的预料之中!
而且,从他刚才询问常委们表态的顺序来看。他也是有安排的,他并没有按照常委排名的顺序来询问,而是先问曹连山和方德刚。
李毅心想,由此看来,陈伯年对曹连山和方德刚,早就存在不满情绪了吧?
借这个机会,他想狠狠打击这两个人!
事实上,陈伯年的目的也达到了。
除了曹、方二人之外,其它常委全部倒戈相向。赞成这个项目,如此一来。曹连山和方德刚两人,就成了异类。坐在椅子上,都如芒在背。
尤其是方德刚,一张脸都变成绿色的了,惨不忍睹。
陈伯年并没有打了一个大胜仗的姿态,仍然是一脸的严肃。
“既然常委会通过,那就形成决议。这是市政工程,不需再上人大会讨论,直接交由政府方面主导实施。”陈伯年一锤定音。
李毅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总算达成了目标!
陈伯年道:“接下来,咱们还要讨论一件事情,这也是李毅同志提出来的,关于排查市里危校以及拆建危校的工作。”
李毅道:“是的,就在不久前,南区一所小学,就发生过走廊倒塌事件,还好事态不太严重。但是,我们不能等到发生严重灾祸再去补救,那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我们要做的,是防患于未然!”
陈伯年道:“李毅同志罗列了一个表格,把全市范围内,所有的学校的详细信息都列了出来,我看了一下,很清晰,有建校的年份,房屋资质的认定,还有学生的规模数量,以及周边的环境情况,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李毅道:“通过第一轮排查,建校年份在四十年前的,房屋资质临界的校舍,就有三分之一左右。”
陈伯年道:“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如果不调查的话,我们根本想不到,咱们市里的校舍,居然老化到这个程度了!”
李毅道:“这三分之一的校舍,是必须尽快迁建的。校舍不比其它,在拆建过程当中,我们要对现在的师生做出妥当的安排,这就要求事先做好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市里打算,用一年时间,完成全部危校的拆建工程!也就是说,将来一年时间里,我们西南市,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十条道路的开工,另一方面,还要筹建两条地铁钱,再者,就是市里危校的改造。”
两人你一段,我一段,补充得完美无缺,配合得天衣无缝。
陈伯年道:“李毅同志,这么多的工作,你们政府方面,忙得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