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弯弯-第3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椎男辛小!�

    张广明还没有进入正题,刚一提旅游发展,老练的吴泽远,马上就意识到,今天这茶不是那么好喝的。立刻就搬出自己的工业规划来,想堵住张广明的嘴。

    李毅轻轻啜了一口茶水,微微点头。心想老姜弥辣,能进入省委常委序列的干部,没一个是省油的灯,个个都是提头知尾,食髓知味的人。

    张广明也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说项,呵呵一笑,说道:“海江市的工业经济,已经名列全国十强城市之列,可谓十分发达了。要想取得长足的经济发展。海江市必须另僻奚径。我觉得,旅游经济。就是一个好的跳板。”

    吴泽远道:“海江的工业虽算发达,但跟别的工业大市相比。还差得远。离前三甲的距离更大。我认为,海江的工业经济,还大有可为。”

    张广明道:“泽远同志,海江的工业,还有什么增长点?”

    吴泽远道:“海江输就输在汽车产业上!工业前十的城市,大都有大型的汽车生产基地,而我市呢,却没有一个像样一点的汽车基地。”

    张广明和李毅相视一眼,显然都被吴泽远的雄心吓到了。

    吴泽远却兴奋得很,口若悬河,继续说道:“空白好啊!空白也就意味着潜力巨大!我市的汽车工业,一直滞足难前,这也恰恰表明,我市的汽车业发展大有可为!”

    李毅心想,我怎么就体会不到,你说的大有可为呢?全国那么多的城市,更有许多重工业老城市,抓住了机遇,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海江市错过了建国初期的良机,又在改革开放的洪流里,被排挤在外,无缘汽车领域的角逐,现在再想重振汽车工业,是不是太晚了一点?

    要说空白市场就是潜力市场,那国内多的是空白市场,难道他们就不想挤进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是块大蛋糕,但这块蛋糕,能不能吃得到,却又要另当别论。

    吴泽远越说越慷慨激昂,仿佛他描绘的蓝图,指日便可实现似的。

    张广明和李毅这两个听众,却大不以为然。

    李毅是下级,自然不好当面驳斥吴泽远的话,但张广明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他喊吴泽远来,就是为了打消他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这个幻想的。

    “嗯,泽远同志。”张广明脸上波澜不惊,不带一丝笑意,以免让谈话对方以为他是在讥笑,“工业经济当然要发展,但咱们也要量力而行。过去几十年,东海省都没有抓住机遇,发展汽车产业,现在再谈,似乎有些晚了。”

    吴泽远道:“我以为不晚。现在国民收入都提高了,买车的人也日渐增多。我们现在开建汽车生产基地,可谓正当其时。”

    张广明道:“汽车生产基地的筹备和建设,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投入的资金也十分庞大,这钱从哪里出?再者,国外的一线汽车厂商,都在国内找到了东家,都有了合资企业,我们现在开建,到哪里拉投资商来?”

    吴泽远道:“总有办法可想的嘛。只要确定了目标,就能找到解决之道。”

    张广明道:“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我想听听。”

    吴泽远慷慨的情绪,顿时冷却下来:“这个嘛,一切还在计划当中。”

    张广明微微生气的说道:“这关系到海江市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发展!你们市里,连一个像样的规划,连一个计划都没有,就凭着一时冲。动,一个想法,就想制造汽车生产基地?世界上的事情,那有这么简单的?”

    李毅心想,吴泽远是海江市委书记,主要管人事和党务工作,怎么一门心思想插手市建,还想搞什么汽车生产基地?

    他是一时臆想?还是久已蓄谋?是想凭此为政绩,当升迁的跳板?还是别有用意?

    张广明的话,虽然说得轻,但吴泽远听来,还是很刺耳。

    “没有想法,又怎么去实现?”吴泽远道:“我们有了想法,再多方论证,然后才能形成规划,最后才能付诸现实。”

    张广明道:“泽远同志,空有想法,不切实际,是要不得的。”

    吴泽远老脸羞脸,说道:“我怎么是空想了?难道什么事情,不用想就能去实现吗?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发明创造,难道不是先有好的构思和想法吗?”

    张广明见吴泽远语气激动,便摆了摆手,说道:“泽远同志,我们现在是在讨论问题,又不是在争吵,有什么事,都可以慢慢说嘛。”

    吴泽远道:“我又没有争,也没有吵,我现在是在和你说道理啊!”

    张广明道:“泽远同志,海江市的地理条件,历史条件,都更加适合发展其它产业经济,像旅游业啊,服务行业啊,都是可以搞的嘛,不一定要在工业这棵树上吊死。”

    这话又惹恼了吴泽远。

    “海江市的工业,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建国以后,工业生产中的很多个第一,都是在海江市诞生的。这足以说明,我们市,完全具备发展工业经济的条件。”吴泽远提高了音量说。

    张广明道:“可是,海江市的工业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再发展下去,势必就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就会损害到其它产业的收入。农业、旅游业,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吴泽远道:“这也只是你的臆想罢了!事情还没有发生,你又怎么知道,工业的发展,不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海江市的工业经济,一直是市里的支柱产业,也没见影响到其它产业的收入?”

    面对张广明的步步紧逼,吴泽远也是招招御敌,没有丝毫退却。

    张广明难免有些词穷,便看向李毅,想求得李毅的支援。

    李毅轻咳一声,说道:“说到支柱产业,海江市自古到今,第一支柱产业,并不是工业,而是农业。海江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经济作手有油菜、棉花、蚕茧、麻类、茶叶、竹木、水果、药材等。由于大江两岸水网交织,湖泊密布,水域广阔,水质肥沃,因此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这些,才是真正的第一产业。至于工业嘛,虽然是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发源地,但要论重要性,起码要排到第二位去了。”

    张广明马上附合:“对啊!照这么说的话,海江市最应该重视和发展的,不是工业,而是农业了!”

    李毅道:“时代是在不停发展的,百年之前,海江市里,哪有什么工业经济?同理,百年之后,又将是什么样的世界?咱们不要说百年之久,就拿现在来讲,时势也发生了变化,农业不再吃香了,就连工业也靠边站了。”

    吴泽远冷笑道:“李毅同志,你侃侃而谈,说了这么多,照你这么讲,我们海江市,要搞什么产业才对?”

第十卷 第一百三十二章 威胁信() 
吴泽远虽然是在请教,但说话的语气,却十分霸道,盛气凌人,甚至带着几分讥讽意味。

    李毅却一脸平静,淡淡说道:“我没对海江市做过更加深入的调研,我不能建议你们该做什么。但是,有一件事情,我想,无论如何,你们都是应该去做的。”

    吴泽远问:“什么事?”

    李毅道:“将没有完工的城建工作,全部做完,还海江市以整洁舒适,也还市民以宁静方便。”

    吴泽远眉毛一扬,说道:“李毅同志,你这是在抨击我们海江市班子,不会执政吗?”

    李毅道:“不敢,我只是据实以言。”

    吴泽远轻哼一声,说道:“你既然没有调研,也就没有发言权。我在海江市多年,海江市应该怎么发展,我比你清楚得多。”

    李毅道:“海江市怎么样去发展,我也不想过问,我只不过是提出我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不管海江市将来会以哪个产业为发展主题,城市建设总是必不可少的。”

    张广明见他们两人斗起嘴来,呵呵一笑,说道:“泽远同志,李毅同志也是一番好意。嗯,我喊你来,也是为了商谈此事。”

    吴泽远沉吟不语。

    张广明敲击桌面,提高声音,说道:“泽远同志,不能再犹豫了!必须尽快解决!”

    李毅道:“吴书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个方面的建设。就算你们今后想大力发展工业,但要想拉到投资,就必须先将城市建设搞好。投资商们一般都会整体考察,如果看到这许多烂尾工程,他们会怎么想?他们还敢将资金投入到海江市里来吗?相反。如果城市环境搞好了,不愁引不来投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