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当了母亲的缘故,妾现在特别能理解太后娘娘当年没了三皇子时的心情。”刘遥映说,目光痴痴地看着李霈。
李霈便趁势亲了她的樱唇一口,道:“嗯嗯。”又说:“放心吧,此事一日没有水落石出朕就一日不会放松调查。”
刘遥映点头,想到皇太后因此而受的苦,又不禁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这天夜里,刘遥映终于鼓起勇气问李霈:“陛下,如果三皇子就是曙国的二皇子,他又如何会到了曙国?”
当年,三皇子才八个月,根本连走路都困难,如果真的被带到了曙国,又究竟是什么人带走的?以什么方式带走的?三皇子真的还活在世上吗?如果最后这一推断成立,那么,当年‘被野狼吃掉’的现象就不过是一种假象。
可是,萧宏为何要这么做呢?他也是个极聪明之人,他不会没想过万一此事败露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现在,刘遥映决定向李霈好好地了解一番。
李霈便将他们目前所知的情况给她说了一遍。
虽然二皇子萧棣元的身世依然成谜,但至少多了一种可能。
刘遥映搂着他的腰说:“陛下,有没有想过趁着他们此次来访的机会把他们软禁起来,这样,说不定没几天他们就全都招供了。”
李霈刮了刮她的鼻子,柔声说:“朕当然也有想过。但这样一来两国的关系就会马上恶化,届时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了。”
刘遥映便将头枕在他的臂弯,道:“所以您觉得这办法暂时不妥?”
李霈点头道:“嗯嗯,打草惊蛇,并非明智之举。”
这天夜里,被安排在贵宾房住下的萧宏和萧棣开很晚了还没有睡着,两人遂用轻得不能再轻的声音小声地聊着天。
。。。。。。。。。。。。。。。。。。。。。。。。。。。。
当年,三皇子才八个月,根本连走路都困难,如果真的被带到了曙国,又究竟是什么人带走的?以什么方式带走的?三皇子真的还活在世上吗?如果最后这一推断成立,那么,当年‘被野狼吃掉’的现象就不过是一种假象。
可是,萧宏为何要这么做呢?他也是个极聪明之人,他不会没想过万一此事败露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现在,刘遥映决定向李霈好好地了解一番。
李霈便将他们目前所知的情况给她说了一遍。
虽然二皇子萧棣元的身世依然成谜,但至少多了一种可能。
刘遥映搂着他的腰说:“陛下,有没有想过趁着他们此次来访的机会把他们软禁起来,这样,说不定没几天他们就全都招供了。”
李霈刮了刮她的鼻子,柔声说:“朕当然也有想过。但这样一来两国的关系就会马上恶化,届时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了。”
刘遥映便将头枕在他的臂弯,道:“所以您觉得这办法暂时不妥?”
李霈点头道:“嗯嗯,打草惊蛇,并非明智之举。”
这天夜里,被安排在贵宾房住下的萧宏和萧棣开很晚了还没有睡着,两人遂用轻得不能再轻的声音小声地聊着天。
。。。。。。。。。。。。。。。
亲们,二更来了,先上草稿,二十多分钟后上修改好的。
第二百四十五章 玉牒()
在萧宏和萧棣开到昭国去做友好访问期间,二皇子萧棣元便按照萧宏的嘱咐开始监国,辅助他的有内阁首辅文山和另一名重臣。
监国期间,曙国的早朝照旧每日举行,二皇子萧棣元坐在皇帝往日所坐之处,听取各位大臣的汇报和进谏。
萧棣元虽然才十五岁,但处理起事情来却很有一套,而且他主张大家畅所欲言,因此每天早朝时大臣们都很积极发言。
而萧棣元则大多数时候只是认真地倾听大家说话,自己则只在需要给出处理意见时才开口,但他每次给出的建议都简洁有力,深思熟虑,显得老练又智慧。
朝堂上站着的全都比萧棣元年纪大得多,但每每听了他的处理意见后都暗暗敬佩,因此虽然才由他负责监了几天的国,但他已经在大臣的心目中拥有着极高的威望。
这日清晨,曙国下起了倾盆大雨,但由于是忽然下的,萧棣元来不及下令众臣今日别来上早朝,因此只好照常上早朝,并立即安排人到正门去接众位大臣。
不少大臣虽然带了雨具出门,但由于雨下得太大了,因此到得皇宫时依然淋成了个落汤鸡。
萧棣元见一个个浑身滴着水走进来,遂下令在朝堂上设置几个大烤炉,以便大家取暖和烤衣服。
内阁首辅文山默默地看着萧棣元做这一切,心里顿觉危机重重。
他是受命辅佐太子萧棣开的,无奈这几年里他越发地发现了二皇子萧棣元的过人之处,心里的天平便在不知不觉间有所倾斜了。
然而,就算他从心底里欣赏萧棣元,也不能再轻易地改变自己的立场,否则,他这内阁首辅的位置可就保不住了。
但正因为这样,他便难免为曙国的未来而担忧。
太子萧棣开虽然这几个月里在处理政事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若跟萧棣元比起来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再说了,萧棣元已经连续两届赢了谋略大比,早已在民众中有着极高的声望,届时如果萧棣元想,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有大批的人响应。
而这些又正好是太子萧棣开目前所欠缺的。
文山边想边看向端坐在龙椅上的萧棣元,心里就越发地惊慌,仿佛隐约间看到了一场来势汹汹的宫变一样。
这样的事情可千万别发生啊,不然。。。。。。。
文山暗暗地捏了把汗。
下了早朝,雨水也停了,天空重新放晴。
萧棣元大步流星地往英华殿走去。
丁聪小跑着跟着。
进得英华殿,萧棣元让丁聪近前来,道:“让方昭过来一趟。”
丁聪愣了一下,随即领命去办。
方昭乃专门管理皇家宗谱玉牒之人,除了皇帝萧宏偶有诏见之外很少被诏见,如今听说萧棣元有请,不免有几分惊慌,立即快步前来。
很快,方昭便赶来了,朝萧棣元跪下道:“臣方昭叩见二殿下。”
“免礼。”萧棣元说,让他起身坐下。
方昭照做了。
萧棣元将手中的笔放下,望着他说:“本宫想看一看天家近二十年的玉牒,麻烦方大人带个路吧。”
摆放皇家宗室玉牒的地方二十四小时都有人把守,除了方昭和他的助理可以进去之外其他人是不允许进去的,就算是二皇子也不行。
如今听萧棣元说要去看宗室玉牒,方昭忙跪下道:“没得陛下的允许,臣不能将玉牒里的消息对外透露半分,请二殿下体谅。”
萧棣元淡笑道:“里面记录的也不过是天家人的出生资料而已,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之事,再说了,这些年里天家也没发生什么不可告人之事啊。”
方昭忙说:“是,确实是这样,所以也没有什么秘密可看的。”
萧棣元道:“本宫只想看一眼本宫的出生记录,其它的信息不必看,所以你只需给本宫看一眼那一页的记录便可以了。”
方昭便问:“不知二殿下为何要看?”
“就只是想看看而已。”萧棣元说。
方昭依旧一脸的为难道:“不是微臣不肯,而是这事若被陛下知道,微臣这头恐怕就保不住了呢。”
“此事本宫断不会对外泄露半分,你大可放心。”萧棣元说。
这下,他没有再给方昭犹豫的机会,立即起身走在了前面。
方昭没了办法,只好快步追了上去。
由于密室内的设置十分之牢固、隐秘,因此即便是大白天里面也漆黑一片。
进得摆放宗室玉牒的内室,方昭立即点起了灯,领着萧棣元慢慢地往里面走去。
两人沿着密室长长的通道往前走,走了大约近十丈远后看见了一个石门。
方昭拿出一把钥匙开了石门,然后对萧棣元说:“二殿下,玉牒就在里面了。”
萧棣元点头,抬脚走了进去。
说起来也怪,萧宏竟然选了一个密室作为摆放宗室玉牒的地方。在萧棣元的了解里,虽然每个朝代的国君都很重视玉牒的存放,但大多也都是专门放在一间房间里由专人保管而已,很少听说还要存进密室里的。
方昭将左侧的一个小柜子打开,取出里面的一个方形木盒,再用钥匙将这个方形木盒打开,然后取出一本黄色封面的册子来。
萧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