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9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一旁,蔡锷赞同的点了点头。

    的确,这才是计划。蔡锷是曾经去过欧洲的,很清楚和中国相比,欧洲的气候明显要稍显寒冷一些,尤其是西伯利亚这个临近极地的地方,更是寒冷无比,现在或许还没什么,可是等到冬季降临的时候,如果截断了西伯利亚与欧洲的联系,而后又通过铁路占领铁路沿途的城镇——————西伯利亚地广人稀,且气候寒冷,城镇只有依靠铁路线才有可能生存,而只要占领了铁路沿途的城镇,也就等于是占领了西伯利亚的所有城镇。

    没有了城镇,即便是有些抵抗分子,等到寒冷的冬季降临时,躲在森林里的他们恐怕也无法坚持许久。如果在辅以收买等策略,最多也就只能坚持个两三年的时间。

    所以整个计划的关键是中亚铁路,而非西伯利亚铁路,他所担心的也是从中亚到乌拉尔山脉的一线,而非西伯利亚…

    ——————————————————————————

    和西伯利亚那边不同,中亚属于平原地形,除了铁路之外,公路相较而言也比较………完善?似乎也只能是这么说了。

    “………和西伯利亚不同,中亚的铁路相对比较完善,气候也好温暖许多,所以除了铁路之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公路向前线输送物资,只要我们能封锁住西伯利亚与外界的联系,就算地区内有些抵抗分子,最终也只能是不战自溃…”

    听到蔡锷的话,严绍与冯国璋几人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有关中亚的资料他们也看过,很清楚那里的地势,而且事实上中亚铁路也是不久前才通车的,再加上那里的人口要比西伯利亚多上一些,道路方面的确要比全都是树林的西伯利亚完善许多,最重要的是,从中亚到乌拉尔山脉,要比从远东的路程短上许多。

    事实上,这也是当初严绍非要修筑迪兰铁路。且赞同与俄国的中亚铁路通车的一个原因。

    从东北的中东铁路出发,一直到乌拉尔山脉,沿途实在是太长了,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些事情。这么长的距离也不可能依赖于道路,只能依赖铁路,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些意外。

    反观中亚方面,较短的路程,尽管不能说不会有意外发生,但至少能降低发生的几率,减少保护所需的兵力…

    另外和西伯利亚相比,中亚的道路系统虽然不是很好,但也算是完善,即便铁路经常遭到袭击。也可以通过公路运输来进行弥补——————当然,过程无疑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但至少算是多了一条选择出来。

    “这个简单…”严绍点点头。“我们本来就拥有相当数量的机动车辆在军内,另外我也可以给下面下发一些订单,嗯………先下五千辆卡车的订单。短时间内应该够用了吧?若是不够的话,订单还可以增加一些…”

    “主要还是以铁路为主,公路只是辅助,应该是够用了的…”低头想了想,沉吟了片刻之后蔡锷点头道。“不过机动车辆的可靠性并不是很强,所以我建议还是弄些骡马比较好,虽然麻烦了些。但至少骡马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出现机动车辆,但是骡马才是主流,所以蔡锷的建议到也无可厚非,事实上哪怕是在后世,许多军队也主要是以骡马为主,能够真正完成机械化的国家很少。很好…

    只是在这么建议的时候,蔡锷心里却是微微的苦笑了一下。

    五千辆汽车,这并不算是一个很大的订单,但是他却很清楚严绍刚刚口中的下订单,这个订单究竟是下到了哪里。

    毫无疑问。这个订单只可能是下到严绍的雨石公司去,毕竟那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汽车公司,其他的汽车公司吗………虽然目前国内也有那么一两家汽车公司出现,但是无论是规模还是其他都无法和雨石集团相提并论…

    其实蔡锷本来是想让严绍捐一批汽车出来的,反正即便是五千辆,其所需的金钱对严绍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但最后想了想,蔡锷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

    ——————————————————————————

    就在严绍与蔡锷说话的时候,一旁的冯国璋也站了出来,提了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出动一定的坦克部队配合作战?中亚不是平原地形吗,应该比较适合坦克出战吧,出动坦克的话,对攻占中亚和乌拉尔地区应该也会有些帮助…”

    中亚主要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植被也多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所以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坦克作战的地方。

    只是听了冯国璋的建议,一旁的蔡锷却是摇头道。“这个恐怕不太可行…”见冯国璋有些不解,蔡锷苦笑着解释道。“坦克这东西的确很好用,问题是可靠性实在是太差了,短途的攻坚战或许还没什么,但如果是长途奔袭的话,等到了目的地,能有十分之一的坦克存活下来已经是个了不起的奇迹了,运气不好的话,恐怕一辆都无法抵达,全都在途中因故障问题而坏掉了…”

    作为在欧洲作战的将领,蔡锷对坦克的实战性和可靠性可谓是知之甚详,很多时候在发起进攻的时候,甚至才刚开始,就会有那么几辆坦克发生故障,通常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很多时候只有一半数量的坦克能够开到敌军的阵地上去,大部分都因故障而留在了原地或是途中——————这里指的是没有被德军的反坦克武器击毁的,不然的话,能开上敌军阵地的坦克数量恐怕还要更少一些…

    这些年来,德军的反坦克能力可说是有了极大的长进,每次战役下来,联军都要有相当数量的坦克损失在德国人的手里。万幸的是,眼下欧洲方面的坦克主要是以英法为主,嗯,或许将来还要再加上一个美国——————继英法等国之后,美国也向中国购买了生产许可证,没办法,谁叫临时抱佛脚来不及了了,所以还是直接从中国购买设计图纸要简单些。

    中国在欧洲虽然也有些坦克部队,但是数量太少,所以并不能算是主力,连带着损失也要少的多…

    冯国璋的地位虽高,且当年曾经号称是北洋最能打仗的将领,但是自从国社政府成立之后,已经有许多年没有上过战场了,对坦克等新兵器的了解极少,对战争的看法还停留在北洋时期,也就是一战爆发之前,不了解也不奇怪。

    不过他毕竟是打过许多仗的老将,所以听了蔡锷的话后,很快便理解了他的意思。

第六百章() 
雨石集团位于北京的工业区,许多工人正忙碌的在厂房里工作者,由于天气已经逐渐变暖,工人们所穿的衣服都显得比较单薄,较几个月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在汽车公司的工业区内,办公楼里,经理张门升正看着手里的一份杂志。虽说集团的工作很忙,但事实上到了他如今的这个位置,忙的更多的是下面的人,至于他吗…

    空闲的时间明显要多的多…

    当然,如果遇到了紧急情况,他也会忙的要命,但是以如今雨石集团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实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已经是非常的小了…

    不过就在张门升正坐在办公椅上看着杂志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将本来是双手拿着的杂志变成单手,张门升空出右手抓住了电话放在耳边,一副很随意的样子。

    不过只是转眼的功夫,张门升的态度就变得,连连对话筒说‘是’,过了好一会才松了口气,把电话挂断。

    不过随后他便重新抓起电话,吩咐了几句,然后便穿上外套往外面走去。

    就和当年在安徽的雨石公司一样,汽车公司在北京的分厂布局也很不错,虽然是个工厂,可是布局却和后世的许多工厂一样,沿途绿化的非常不错,且有一些凉亭供工人休息,尤其是在工厂的后方,更是有些篮球场和足球场什么的,供工人在休息的时候娱乐用,时不时的工厂还会举办一些比赛。

    可以说,除了工资外,至少在工人的待遇方面,雨石集团绝对是全世界最高的。之所以说工资除外,也是因为海外的工资实在是太高了,尤其是美国,平均工资几乎在日薪5元左右。这几乎已经比的上国内寻常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即便严绍再有钱,也不可能这么来,何况雨石集团与国外企业的一个优势就是较低廉的人工成本。

    自然,严绍这种善待工人的举动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但事实证明,较高的收入(国内),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