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天的时间,在索姆河德国人就叫英国人损失了差不多六万人。这样的战绩可绝对不是等闲就能忘记的…
所以严绍当然不可能会允许蔡锷把部队推进火坑里去,这也是他为什么非要让部队推迟三天的时间呢。为的就是先观察一下战场的情况,等到情况的好转差不多了,再派人上去再说…
在这之前,一些还是先仰赖一下英国人和法国人吧。
反正英国人和法国人的人数要比他们多的多的多,他们完全没必要为英法担心。等到他们把德国人的火炮等重兵器全部都毁的差不多的事情,已经是好些天过去了…
————————————————————
1916年6月24日,英军经过充足的准备下,先出动了约1400门火炮。对德军阵地进行一周的的猛烈炮击(6月24日—7月1日),共发射了约150万发炮弹。炮火铺天盖地,直接将德国人的阵地化为一片火海。
在这个时代的任何人看来,相信都绝对不会有人能在这么规模的炮火中幸存下来。
英军希望透过炮火轰击,达到消灭德军战壕的目的。但事实上德军只有些微死伤,炮火不足以摧毁战壕,而且这次英俊准备的火炮当中其中约1000门是野战炮。对战事并无多大作用。
野战炮,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加农炮,这种火炮对堑壕根本没多大作用,除非是命中,真正有用的是榴弹炮才对。只可惜,显然英国人的手里并没有那么多的榴弹炮…
所以尽管看上去一片火海。蔚为壮观,可实际上根本没多大战果。
而且,7天的炮击,虽然几乎完全摧毁德军第一阵地,部分摧毁第二阵地。但失去了进攻作战在战术上应保持的主动性——————————德国人又不是傻子,轰了这么长的时间。肯定是要派遣增援部队过来的。
问题在于,如果在德国人的增援感到之前没能解决索姆河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协约国部队恐怕就要陷入如同索姆河战役一样的堑壕战当中,这绝对是当然任何将领的一个噩梦,偏偏这种情况却很有可能会化为现实。
如果霞飞最开始的时候,仅仅只允许炮击一天,而后直接动手的话会,或许伤亡会很大,但是由于突然性,再加上周围也没有多少的援兵,那么要不了几天的时间就能把德国人的战线夺回来。
但是现在,没有了突然性,一切也就都成了泡影。
————————————————————
7月1日,也就是在炮击结束后的第一天,根据霞飞与蔡锷达成的协议,在最初的三天远征军可以不必直接参与到惨烈的战斗当中,只需要等到三天的时间之后就可以。
不过很明显,霞飞很希望能够把战斗直接结束,所以在炮击结束之后,霞飞就已经派遣了海量的部队出击,第一批出击的英俊数量居然接近五万人的地步,可想而知这是何等令人恐惧的数字…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批,如果第一批的攻势受挫,那么自然后面还会有所谓的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等等…
历史上英国人会在索姆河的第一天就伤亡了近六万人,这种事情恐怕哪怕是数便战争史,恐怕也没有这里面的那么厉害。
不过对于这些机枪十分厉害,英国人显然也是不会惧怕的…
7月1日,英国第4集团军(由罗林森将军指挥)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英国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掩护;法国第6集团军(由法约勒将军指挥)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讷方向实施辅助突击。
在突击的过程中,英法的进展十分顺利,在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英法很容易就夺取了德国人的一道阵地,然后…
他们遭遇了极为惨烈的伤亡,在德国人装备的大量马克沁重机枪的威力下,对着德军阵地发起进攻的英军士兵不断受到损伤。短短不一会的功夫,英国人就已经付出了至少三千多人伤亡的代价,要知道这还只是不一会的时间而已,接下来恐怕还有更多的时间去磨…
很明显,无论是霞飞还是蔡锷和向心远等人,都无法相信他们对机枪的使用居然能如此的纯属,甚至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不过尽管攻势遭到了挫折,但是前线的英军却丝毫没有要后退一步的意思,反而是在军官们的指挥下继续前进着。
问题在于,这种做法只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伤亡,除此以外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其他的作用存在…
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在德国人的优势火力之下,英国人发起攻势的部队被一排一排的扫倒,而后后面的部队又跟着冲了上来,就这么不断的循环着,英国人的损失越来越大,可是德国人的损失却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小的数字里…
不多的时间,英国人的损失便已经达到了一个让他们自己也无法承受的地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第五百七十三战 登场()
索姆河战场上,在命令下,数不清的士兵手中持着武器,俯身向德国人的防线冲了过去。灰色的军装穿在这不知道多少万人的士兵身上,让整个大地都变得灰蒙蒙的。
当然,这仅仅只是目前为止,随着防线上德国人的发力以及不断有士兵倒在战场上,如果有人正坐着飞机从空中往下俯视,就能清楚的看到这片战场上正一点点变成血色,就好象一张灰色的纸张正在被血色渐渐渗透一般…
事实上,这个时候在战场的上空的确有不少飞机正在飞行,只是飞机上的飞行员现在显然没有那个功夫去关注下方的动静,因为这些空中的游侠们同样很忙。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自身的飞机性能不如德国人的福克飞机,为此协约国的飞行部队在战场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甚至还弄出了一个在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名词——————福克灾难…
这场灾难里,由于彼此之间的巨大差距,协约国的飞行部队几乎是在成片成片的被击落。虽然也不是没有优秀的飞行员凭着他们的‘准’战斗机击落过德国人的飞机,可惜却只是少数中的极少数,而且因为没有一架德国飞机是落在协约国阵地上的,所以协约国方面根本没办法探知其中的究竟…
直到…
直到严绍向协约国提供了新的飞机和技术为止,有了这些技术后。不能说超出德国人许多,至少也达到了齐平的地步。而采用了新技术的协约国飞机更是从‘准’战斗力直接晋升为战斗机的程度。连带着飞行部队的战场形势也大为好转。
话虽如此,但德国人毕竟也不是吃素的,何况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战斗后,协约国有经验的飞行员基本上都已经摔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在这些时间里虽然也积累了些经验,但怎么也无法和德国人相比。
所以眼下虽然已经装备了不逊于对方的新式飞机,但实际上空中形势始终还是协约国一方要落于下风…
不过这些就与后方负责指挥的将领们无关了,包括德国人在内。这次参与战役的将领们其实更看重的是地面上的战斗情况而非空中,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空中的战斗并无法影响到整个战局,唯有地面才能…
若是地面输了,就算空中部队打的再漂亮也没用。
从某个角度上讲,这话完全正确,哪怕是在后世。地面战斗的结束也等于是整场战争的结束。毕竟空中部队可没法在没有陆地的情况下降落——————航空母舰除外,不过航空母舰从某种角度上讲应该也算是‘陆地’吧。
何况即便是航空母舰,不也需要港口来停靠吗…
即便是核动力的舰艇,也同样需要大修的时间…
——————————————————
冒险来到距离战场较劲的一个阵地内,福熙目不转睛的盯着战场上的情况。福熙是真的希望在经过长时间的炮击后,战场上的英军能轻易的突破德国人的阵地。
只可惜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他失望了。即便遭遇了极为猛烈的炮击,在阵地内德国人依旧保有极强的抵抗能力。在大量装备的马克沁的枪口下,很快就有数不清的士兵倒在地上,英军发起进攻的士兵的确不少,只可惜却没几个能活着接近德国人的阵地。
也不奇怪。多日的炮击的确很厉害,但这也等于是给了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