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海军去烟台。在英国的军事恫吓下,总理衙门照会窦纳乐。同意将威海卫租借给英国,但租期必须与俄国租借旅大的期限相同,中国仍可使用威海卫港停泊兵轮,而且英国以后不得再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窦纳乐对前两点表示同意。对第三点却断然拒绝。他蛮横地宣称,英国租借威海卫是专为在北方抵制沙俄的势力,如果法国在南方占有口岸,英国还将‘另索一处抵之’。
这里暂且不提后面的故事,根据英国和清政府的协议,英国在威海的租界期是与俄国差不多的。同时英国租界威海的目的也是为了抵御俄国势力,所以,如果中国能够收回旅顺的话,便等于有了理由向英国索回威海卫,而只要有了威海卫和旅顺,渤海便可以重新成为中国的内海,而不是任由其他国家观光的观光区…
————————————————————
除了东北之外,日本在中国大量存在的租界也是必须收回的,这点毋庸置疑,毕竟任谁也不会喜欢在自己国家内拥有大量其他国家的租界在。
还有日本在中国的驻军,根据国社政府和其他国家达成的协议,基本上几乎所有的列强国家都已经把自己在中国的驻军减少到了一个象征性的数字,唯有日本…
唯有日本,依旧在中国驻扎着大量的部队,比如说山海关和京津地区。
如果不是希望把这场战争限定在某个区域,使之成为一场局部战争的话,严绍早就对这些部队动手了,所以有了这个机会,严绍是肯定不会浪费的。
自然,跟着还有赔款一事,事实上,如果能够得到赔款的话,这大概将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获得赔款…
至于台湾…
国社政府并没有提出拿回台湾的要求,并不是不想,而是因为无论是严绍还是其他人都很清楚,单凭山东的一场胜仗,想要让日本乖乖把台湾归还回来还差了一些…
毕竟就算算上在山东的几万人,日本也不过损失了十几万人,凭着这十几万人就想着日本把台湾归还,无疑有些过于天真。唯一的办法就是往北推进,连着朝鲜一起拿下来,然后在用朝鲜和日本交换,这大概是唯一能让日本归还台湾的办法。
不过暂且不提别的,进攻朝鲜的代价毕竟还是太大了些…
说到底日本人在朝鲜毕竟经营多年,不像山东这边。一穷二白,虽然国防军的装备要比日本人强的多,但如果主动发起攻势的话,伤亡肯定是少不了的,即便最后能得到胜利,事后的伤亡也绝对不是严绍愿意承受的。
何况为了山东战役严绍虽然储存了大量的弹药,但是弹药的数量就那么多。而装备了大量机枪等武器之后,单凭国内的工业产能明显已经有些跟不上弹药的消耗。
如果能在弹药消耗光之前就拿下朝鲜,这自然是最好的,可如果没有呢?严绍必须要考虑到这点,见好就收是一种美德,过度贪婪的话。很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所以严绍并没有要求台湾,而是打算等到下一次战争的时候再说…
————————————————————
上述理由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非常正当的,毕竟这场战争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中国已经赢定了。但是等到消息传回日本本土的时候,这条消息却在日本掀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如果答应了上述的条件,日本在华利益将会倒退许多年。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有——————除了一个并不是很有价值的台湾(历史上乃木希典曾经提议把台湾卖掉,理由是没什么价值,为此他甚至还曾经和法国人私自洽谈过,只是最后没有谈成)。
事实上即便没有国内传回来的消息,加藤高明也不可能会答应这种条件,为此他甚至还找上了其他四国公使,毕竟在这之前四国公使已经隐隐表示过会站在日本政府这边。
然而在面对四国公使的时候,严绍说的也很清楚。
“这些都是我国应该得到的。我愿意接受调停只是给你们一个面子,并不代表我怕事,如果日本人不同意我的条件………等到山东的事情结束之后,我将会通过自己的方式索回我应得的一切…”
其实哪里需要等到山东的事情结束,就在严绍对着朱尔典等人发出上述言论之后,驻扎在京津地区的部队已经开始包围日本在这一地区的驻军。
与此同时,得到严绍命令的张作霖和吴佩孚。也已经调动部队开始向日本在东北的那一个师团逼近。
不过那个师团到也聪明,张作霖和吴佩孚他们才刚有些动作,他们就已经躲进了旅顺要塞。
自从日俄战争之后,旅顺要塞曾经多次受到过日本人的加固。不能说固若金汤,但也称得上是易守难攻。想要攻下这个一个地方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并不是凭着国防军在东北的兵力就可以办得到的,所以张作霖和吴佩孚他们并没有立刻就动手,而是现在旅顺要塞和东北与朝鲜的边境处做好准备,等其他地区的增援到了再说…
————————————————————
除了在京津及东北等地的动作之外,国内所有拥有日本租界的城市,也都开始调动兵力,如果是因为山东战事而把兵力抽调一空的省份,就把民兵派了过来,只等需要的时候直接翻脸。
与此同时,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休整之后,已经沉浸了一段时间的山东国防军也再次开始行动起来…
随着两个步兵师援军的抵达,国防军在山东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八万多的地步。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日军的两倍以上,可以说已经拥有了决定性的优势。
不过为了能够顺利的吃掉眼前的日军,蔡锷还是进行了一番调配…
“先将其他地区的兵力抽调一部分,眼下日本人的水面舰队已经损失殆尽,本土想要集结兵力的话,短时间内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沿海布置的兵力完全可以抽调一部分回来…”
蒋百里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还有在青岛要塞的兵力,现在那里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威胁可言,在部署一个师的兵力等于是在浪费,我们完全可以在那里留下一个步兵旅,将剩下的兵力全部调过来…”
言语间,两人已经做出了全部的决定,很快,本来被部署在山东沿海各地。负责防守的部队过半被调到了玲珑镇一线,就连原本是在青岛要塞的那个步兵师也被掉了过来,只留下一个步兵旅还在原处。
眼下日本的水面舰队已经接近全灭,国内短时间内也没法集结太多的兵力,可以说青岛要塞那边已经是万无一失。就算日本人出人意料的对青岛要塞发起攻势,凭着在要塞内的一个步兵旅的兵力,抵挡一个多月两个月也是没问题的。这段时间已经足够蔡锷他们派兵回援,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
而在几乎所有的兵力都已经集中在玲珑镇一线之后,在蔡锷等人的命令下,位于玲珑镇一线的国防军也对日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攻势之强,恐怕是自山东战事开始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
当然…
蔡锷他们所作的。并不仅仅只是正面攻势而已。
毕竟如果只是做正面突破的话,想要一网打尽可就很难了…
————————————————————
“师长,这么做真的没问题吧…”
看着柳光远正站在甲板上欣赏着风景,他的副官有些无奈的道。
“我总觉得我们这么做似乎有些太危险了…”
“富贵险中求,你没听说过这句话吗…”见自己的副官这么说,柳光远也有些无奈。
“可是,我没听说过有这么险的啊…”指了指自己这艘船附近的一些船只。柳光远的副官看向他。“要是被日本人发现了,那咱们可就全都完了…”
其实何止是他,柳光远自己也很清楚这点…
在海面上航行的,不久前国社政府刚刚组织起来的一个船队,他们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把柳光远他们运送到距离龙口湾不愿的位置,然后对龙口湾发起奇袭。
简单些讲,就是断掉日军的退路。
只要能够把龙口湾给拿下来。那么就等于是让日军失去了日本本土的联系,不但任何补给都得不到,甚至就连通过这里返回日本本土也没有可能,被困在山东的日军将会成为包子里面的馅,只等熟了就可以吃。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