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好奇,莫甘娜走到了严绍的近前。
正在那里有一口没一口啃着面包的严绍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恰好看到了走到身前的莫甘娜。
因为莫甘娜是酒店里少数懂得英语的人,两人经常会谈一谈最近发生的事情,彼此也算是比较熟络,所以看到是莫甘娜,虽然还在为那件事情头疼但严绍还是点点头打个招呼。
“怎么了,严,看你的样子好像遇到什么难处了?”
“难处?的确遇到了些…”
苦笑了一下,严绍将自己头疼的事情说了出来。
在听到严绍正在写小说时,莫甘娜也吃惊了一下。
尽管莫甘娜并没有寻常白人那种种族偏见,但是在听到严绍这个黄种人居然也在写小说后还是吃了一惊。好在严绍在莫甘娜的眼里本来就有些特别,所以她也没有特别的吃惊,只不过就像严绍说的一样,在莫甘娜看来这的确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莫甘娜已经有40多岁了,中年妇女4个字绝对恰当,而在马赛居住了这么多年,如果严绍写的是法文小说,那么莫甘娜绝对能十分轻松的就说出几个还算不错的出版社。
偏偏严绍写的是英文的小说,这在法国这样的法语国家无疑就显得很难办了。
本来听莫甘娜出言询问,严绍多少还抱有一丝希望,毕竟对方已经在马赛居住多年,但是看到莫甘娜也是一副头疼的模样后,严绍再次失望起来。
“莫非我给找艘船,然后去英国或者是美国试试吗…“
一口一口的咬着面包,严绍心底苦笑了起来。
不过就在严绍想着要不要坐船去趟美国的时候,对面的莫甘娜却突然拍了一下桌面。
“有了!”
不等吃了一惊的严绍回过神来,莫甘娜已经从餐厅跑回了前台,然后再拿着一份报纸走了过来。
“这份报纸你看过吧?”
说着莫甘娜将报纸摆在了严绍的面前。
这份报纸严绍自然认得,事实上严绍会想起写小说的出路也是因为这份报纸的关系,所以在听到莫甘娜的话后,严绍很直接的点了下头。
见严绍听说过这份报纸,莫甘娜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在报纸上连载,想必你可能不会太满意,不过这家报纸其实算是一家出版社旗下的,所以…”
听到莫甘娜这么说,严绍点点头表示明白。
也不奇怪,在这么一个交通落后的年代,在一个法语国家开办英文报纸?如果不是上面还有一个顶头boss的话,想靠这么一个报纸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另一方面,这件事情却给严绍找到了一条出路。
所以一般的杂志社或许不太可行,但是这家伙出版社的话,到是可以一试…
;
第三章 报酬()
塔里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低头看着最近这一季度的财政报告。
“在这么下去的话…”
他手上的数据,就和他的脸se一样难看,当然反过来说也可以。
几年前,塔里斯创办了现在的这家出版社,尽管出版社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塔里斯经营也算不错。然而最近两年同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版社的经营也变得越来越差。
如果在这么下去的话,恐怕用不了几年出版社就要关门了。
至于塔里斯一同创办的报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家报社本来就是陪衬用的,出版社关门了,报社当然也要跟着一起关门。
对于塔里斯来说,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决断的地步了,只是这家出版社他毕竟曾经付出了不少心血。就这么关掉,他始终有些犹豫…
就在塔里斯心底还在挣扎的时候,办公室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收拾了一下心情后,塔里斯扬声道。
“进来吧…”
门被推开,接着走进来的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
“老板,刚才有人来投稿了…”犹豫了下后,那个年轻人继续道。“是个中国人…”
“哦?”
因为ri益亏损的关系,出版社的规模越来越小,如今塔里斯一个人身兼老板和总编两个职位。作为总编,塔里斯平ri里自然是接稿无数,不过中国人的话,这还是头一次,这也使得塔里斯的心底升起了一丝好奇。
“给我看看…”
见老板感兴趣了,那个青年连忙将稿子交了上去。
在看到稿子后,塔里斯皱了一下眉。
因为稿子全都是英文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阅读,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也创办了一个专门弄英文的报社,自然不可能会读不懂英文。
尽管手上的稿子很明显只是一部分,但是没多久塔里斯就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很不错啊…”
说着塔里斯抬头看向青年。
“那个中国人人呢?把他带进来…”
在看到严绍时,塔里斯就和其他人一样吃了一惊。
因为出现在塔里斯面前的,完全不是他脑中那种头后留着辫子,身形瘦弱的形象。不但不瘦弱,相反严绍1米85的身高甚至要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白人都要高大,不过也因为这个关系,使得塔里斯心底再次提升了几分兴趣。
————————————————————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严绍都是第一次到出版社这样的地方,自然更不可能清楚许多懂得的东西。所以面对塔里斯提出的千字15法郎加印数稿费,如果加印还会另行增加的条件,他也不知道是否合理。
不过有些事情他还是明白的,那就是这个时代的汇率。
在这个时代1英镑相当于25法郎,而严绍交给塔里斯的第一部书稿大概有20万字,也就是相当于3000法郎的样子,3000法郎则相当于120英镑,而1英镑相当于10。5银元,也就是说这次塔里斯支付的稿费至少相当于1260银元…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清末新军一个月的饷银也才7块银元,1260银元绝对不能算是一笔小数目。何况塔里斯也说了,如果加印的话还会继续支付稿费,所以严绍最后毫不犹豫的就签下了协议。
看着严绍明显要比来时轻松了许多的背影,那个青年在犹豫了一下后开口道。
“老板,这本书真的值3000法郎吗?”
至少青年觉得并不值,在他看来,这本书虽然写的很不错,但是千字10法郎已经算是顶天了。毕竟当年儒勒·凡尔纳的第一部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也只赚到了500法郎而已,考虑到当时是1862年,再加上其他等各方面的因素,像严绍这种没有丝毫名气的年轻人,千字10法郎的确已经顶天了。
在考虑严绍只是个中国人,青年甚至觉得这个价格还可以再压低一些。而且作为塔里斯的心腹,青年也很清楚出版社现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支付那么多的稿费给严绍,青年实在是有些不理解。
另一边,在注意到青年的想法后,塔里斯却是轻轻一笑。
“凡尔纳和埃泽尔的故事你应该听说过吧…”
塔里斯所说的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根据一则未经证实的传言,儒勒·凡尔纳的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曾经连投16家出版社都没通过,他一气之下将手稿扔进火里,凡尔纳的妻子奥诺丽娜抢出手稿,让他有机会遇到识货的第17家出版社。
事实上,凡尔纳是在1862年秋经布列塔尼作家布雷阿的引见,结识了出版商埃泽尔。凡尔纳给埃泽尔留下了两部手稿:《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埃泽尔拒绝了前者并要求对后者进行改动,同年10月23ri,两人签署了第一份合同,凡尔纳的处女作被要求至少售出2000册,作为报酬,他将得到500法郎的薪酬。
在签下合同后,在1863年一年,《气球上的五星期》就售出了3000册。截止凡尔纳去世的1905年,仅无插图版本的《气球上的五星期》就售出了76000册。
《气球上的五星期》之后的巨大成功,在为凡尔纳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为他与埃泽尔以及其子小埃泽尔长达40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在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时,他和埃泽尔之间甚至曾经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进行过一场争论。而两者间的友谊,才是塔里斯最为看重的。
出版社的困境塔里斯看的相当明白,眼下用常规的手段塔里斯根本无法救活出版社。如果想救活出版社,就只有采取非常手段。
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