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恰恰是俄军所擅长的。
不过俄国距离这里毕竟还是远了些,而且这里也没有任何的工业设施。所以俄军想要获得补给,尤其是武器弹药的话,便只能等到运输部队通过漫长的路线将弹药送到俄军的手中。
与之相比。国防军的情况则明显要强出许多。
三比一的情况下,无论怎么想,都明显是国防军的胜算更大一些——————当然,还有士气的因素,不过刚刚经过轰炸的俄军士气显然不会强到哪里去。
而这还仅仅只是国防军执行了一次轰炸,如果再多执行几次的话,恐怕…
后果难预料!
——————————————————————————
听到阿列切尼夫的话,其他人顿时都有种恍然的感觉。
“没错,土耳其人突然间能出动如此庞大的航空部队,这的确是有些不对劲。毕竟土耳其的工业根本无法制造这么多的飞机…”这么说着。另一个俄军将领突然看了一眼四周的同僚。“中国人?”
“中国人…”听到这三个字,司令部内顿时沉默了下来。
当前的话,毫无疑问。最有可能会被怀疑的就是中国人,最有可能会这么做的也同样是中国人。
而且…
“如果土耳其人真的有这样的实力,那么之前我们突进的时候为什么土耳其人没有拿出来,反而到了这个时候才将航空部队拿出来?这里面的蹊跷实在是太大了…”
“只是现在还不能确定的是,那些飞机究竟是中国人的,还是说是中国人将那些飞机卖给了土耳其人,然后让土耳其人驾驶的…”
听到阿列切尼夫的话,一直沉默着的俄军司令弗拉基米尔突然开口道。“不久之前,我们的防空火力应该曾经击落过一些飞机吧?有没有派部队去寻找?”
听到弗拉基米尔的话。其他的俄军将领都精神一震,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且刚刚也的确击落了一些飞机。如果能够将这些飞机找到,并且找到里面的驾驶员。那么自然也就可以辨别出这些飞机究竟是中国人卖给土耳其人的,还是中国人改头换面了一番之后的结果…
然而听到弗拉基米尔的话,一个一直都没有开口的俄军军官在一旁有些默然的道。“很抱歉,我们的防空部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太欠缺了一些,因此并没有击落多少中国的飞机。而且那些被击落的飞机大多都坠毁在土耳其人附近,当时由于正是被轰炸的时候,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派出搜索部队过去,等到轰炸结束后,那些追回的飞机相信已经…”说到这里,沉默了片刻之后,那个军官又再次补充道。“另外,其中的一些飞机被击落之后,曾经有士兵发现有飞行员从那些飞机上跳了下来。”
“降落伞吗?”听到这番话,一旁的弗拉基米尔皱眉道。
“没错!”
——————————————————————————
俄国人毕竟不是土包子,当然不可能会不晓得降落伞这东西。毕竟降落伞这东西的历史可是很久的,最早的话,甚至可以追溯到舜的时代。
这个舜,就是五帝中的那个。
司马迁在他的著作中写道:“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他叙述的故事是,上古时代。有个叫舜的人,有次上到粮仓顶部,瞽叟从下面点起了大火,舜利用两个斗笠从上面跳下,没有被烧死。这是人类最早应用降落伞原理的记载。
相传公元1306年前后,在元朝的一位皇帝登基大典中,宫廷里表演了这样一个节目。杂技艺人用纸质巨伞,从很高的墙上飞跃而下。由于利用了空气阻力的原理。艺人飘然落地,安全无恙,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跳伞实践了。
日本1944年出版的《落下伞》一书写到了这件事,书中介绍说:“由北京归来的法国传教士发现如下文献,1306年皇帝即位大典中,杂技师用纸做的大伞,从高墙上跳下来,表演给大臣看。”
在欧洲中世纪亦有类似降落伞的工具的记录,在1178年也曾经有伊斯兰教徒从高塔跳下来的记录,但是这位倒霉的家伙不幸重伤而亡。1485年。达芬奇在米兰画下了降落伞的草图,设计了降落伞的初步形象。
18世纪30年代,随着气球的问世。为了保障浮空人员的安全,杂技场上的降落伞开始进入航空领域。飞机问世后,为了飞行人员在飞机失事时救生,降落伞又有了进一步改进,1911年出现了能够将伞衣、伞绳等折叠包装起来放置在机舱内,适于飞行人员使用的降落伞,这种降落伞于1914年开始装备给轰炸机的空勤人员。
严绍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重视空军的人了,毕竟后世的空军究竟如何,这个时代恐怕再也没有人比严绍更了解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如今的中国才会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空军之一,并且空军的发展也非常的合乎‘历史进程’。
不像后世那样。德国和苏俄,在二战时期都因为这样或者是那样的原因。而完全没有想过要发展能够直接轰炸敌国领土的轰炸机——————哪怕他们拥有这样的技术。
只有英国与美国制造了相当数量的远程轰炸机,比如说美国的b…17、b…24和极为著名的b…29,另外还有英国人的兰开斯特轰炸机等等,诸如此类。
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的德国拥有相当数量的战略轰炸机的话,完全可以对苏俄位于乌拉尔山脉附近的工业进行轰炸。如此一来,俄国人是否能坚持下去恐怕就很难说了。
还有英国,虽然当时已经有v…2这样的导弹,但是这东西的命中率太低,所以虽然是划时代的产品,但是实用价值并不高。可如果能够装备相当数量的战略轰炸机,那么就算是将英伦三岛炸沉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好吧,这似乎有些夸张了。
不过如果能将英伦三岛夷为平地的话,那么至少还是会改变一些事情的。
——————————————————————————
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清楚空军的作用,所以严绍才会特意给空军规划了一下重点发展的机型。比如说空战中最为重要的战斗机。并且战斗机被分为了两种,一种就是普通的,提倡机动与火力的,另外一种则是高空高速——————当然,这个时代就算是高也未必能高到哪里去,不过是对截击机的一种预研,这样等到敌国的战略轰炸机和高空侦察机服役的时候,国防空军便可以立即拿出比对方性能更加强悍的截击机出来。
打个比喻吧,后世的俄国为什么要研发米格…25这样的截击机。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美国正在研制更加强悍的轰炸机,所以俄国人不得不研制一种截击机出来。但是另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u…2。
u…2的大名想必都知道了,然而这种50年代就已经开始服役的高空侦察机,对于当时的俄国人来说却是带给他们最大屈辱的一种飞行器。因为当时的俄国几乎没有任何的飞机能够威胁到这种侦察机,直到1960年。俄国人才用地空导弹打下来了一架。
至此,美国人减少了u…2对俄国的侦查,但是这并不代表侦查就停止了。仅仅只是减少了而已,等到后来更加强悍desr…71面试的时候。一切自然就呵呵了。
不过另一方面,在u…2最横行无忌的那一时期,如果俄国人早早就已经知道美国人会研制这么一种高空侦察机出来,并且针对性的研制了米格…25或者说是类似性能的截击机,那么u…2还有可能会那么猖狂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那一时期的俄国,完全不可能会知道这种事情的发生,但是严绍却不同,严绍很清楚在后世高空侦察机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如果想要防止帝国对己方的侦查。那么中国就不能没有这东西。当然,侦察机也是类似。
所以严绍早早的就对高空高速的截击机或是侦察机进行立项,这样就算将来真的有敌国的侦察机跑过来了。早早就已经站在世界最前沿的中国,也可以令中国变成黑洞一般,让所有带有敌意的敌国飞行器全部有来无回!
反正对于侦察机来说,最大的武器就是高空高速,让对手抓不到自己,实战性能其实差的可以。而只要有一种能够达到与其同等程度的截击机出来,那么对方几乎可以说就是待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