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杂——————根据特事局得到的消息,之所以会如此,完全是因为希腊政府坚决反对这一决定。
这并不奇怪,希腊和土耳其从某种角度上讲也算是世仇了。早在1897年的时候,希腊和土耳其就曾经爆发过‘希土战争’,也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十天战争’。
这场战争的爆发原因,主要是希腊和土耳其人争夺克里特岛而发生的。
基本上后世的人都很清楚,土耳其政府,也就是原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于领地的统治是非常残暴的。这点从历史上的亚美尼亚大屠杀就可以看的出来,这可以说是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种族清洗活动。
再加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信奉的宗教又是………于是当时的克里特岛上的希腊人为了拜托土耳其帝国的封建神权桎梏和并入希腊举行了起义,同年11月。土耳其向克里特人宣布圣战来作为对此的回答。
毫无疑问的,这种时候希腊政府肯定是会站在克里特岛的希腊人这边,因此到了次年的2月。一支希腊军队前来援助克里特岛。同时由于宗教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原因,英、法、俄、德、意和奥匈帝国宣布克里特在‘欧洲保护’下实行自治。并于4月5日派遣登陆部队占领该岛。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土耳其帝国随机向希腊政府宣战。
事实上由德国教官训练的土耳其军队在兵力和兵器方面大大超过希腊军队,当时的土耳其人在色萨利和埃皮鲁斯拥有步兵9。4万人、骑兵1660人、火炮234门,而希腊人只有步兵5。5万人、骑兵970人、火炮144门。
尽管希腊人指望着首战告捷,而后凭借着这场胜利掀起反土起义。不过在兵力和其他方面都不占优的情况下,迎接希腊人的却是失败…
然后就像这场战争的名字一样,在经过了三十天时间的战争之后,这场短暂的战争结束了。经过欧洲各国的调停。希腊和土耳其两国签订了停战协议。根据1897年12月4日在君士坦丁堡签订的和约,希腊将色萨利的6个不大的、但在战略上却很重要的地区割让给奥斯曼帝国,并赔款400万土耳其镑,里特岛仍归土耳其管辖。不过在欧洲各国的压力下,最终土耳其人还是撤离了这个岛屿,后来这个岛屿成为了国际保护领土。
同时在1913年,根据伦敦条约,这个岛屿最终还是归希腊所有。
不过尽管这座岛屿最终还是属于了希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恩怨的终结。历史上土耳其人之所以会向英国人购买阿金库尔号战列舰,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希腊——————土耳其人从英国购买的战列舰是用来对付希腊人的。
而同一时期。希腊政府从美国购买两艘战列舰的原因,也和土耳其人差不多…
只不过毫无疑问,尽管土耳其政府*无能。但是和希腊相比,土耳其毕竟算是一个庞然大物。所以尽管在希腊的背后还有英法等国的支持,但是无可避免的,在直接的冲突当中希腊总是吃亏的那个。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可以把土耳其人踩在脚底下的机会后,希腊人才会显得这么不愿放弃…
毕竟现在希腊人可是已经在土耳其的领土上占据了好大一块地方下来,要是现在就放弃了,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因此在得知了华盛顿会议上的一些消息后,希腊人便坚决反对这一提议。而是希望英法能够支持自己——————希腊并没有参加会议,之所以会知道完全是因为英法告诉的…
另一方面。英法对于是否要采纳国社政府的提议,本来就很犹豫。再加上希腊政府的强烈要求,这才导致李良的提议没有被直接采纳…
————————————————————————
随着《对付防卫条约》的签订,会议很快转入了下一个环节,也就是亚洲的事项,既《远东和平条约》。
就好象前面说过的一样,这次的《华盛顿会议》其实就是《凡尔赛和会》的延续。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上《凡尔赛和会》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其中的一些漏洞,同时减少几个强国之间的摩擦,确保不会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和恶性的军备竞赛等…
也因此,整个会议上的四个条约,基本上都是有着针对性的。
比如说最早的《四国条约》所针对的,就是当时在太平洋地区,英国、日本和美国之间可能会发生的潜在冲突。避免这种冲突的发生,就是这一条约的核心内容。
至于法国?法国其实就是个打酱油的!只不过法国人在太平洋地区哦是有岛屿,所以才会把他们给算在里面。
不管怎么说,《四国条约》的确避免了四国在太平洋地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过这个所避免的也仅仅只是冲突而已。能避免冲突,却未必能避免的了战争。至少如果上述的四个国家当中有哪一个企图发动战争的话,这个条约是绝对没有什么大用处的。
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避免的则是恶性的军备竞赛,以及由此可能会引发的世界级战争——————对于刚刚经历过一场这种级别战争的世人来说。这样的战争还是少一些比较好,不然是真的要人命啊…
至于《对苏防卫条约》的作用,则是避免盘踞在东欧的那些赤色分子扩散到全世界来。对于各国来讲,这也算是当前的要务之一。
至于《远东和平条约》,这一条约所针对的,却是中国…
这就好像《四国条约》的作用,主要是避免英日美三国在太平洋发生冲突。《远东和平条约》的作用也很简单,就是避免在远东地区发生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其实曾经有人提出。或许可以将其命名为亚洲和平条约的。但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显得中国是一个可以决定亚洲命运的国家了?即便是事实如此,英美等国也不可能会予以承认的。
因此条约也就变成了远东和平条约,当然会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社政府所涉及的,除了远东地区外,就只有一个中东地区。关键是中东地区未免太荒凉了些,无论是给谁都如同鸡肋一般。
尤其是和东亚地区相比,东亚地区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在英法等国看来,中国最有可能会下手的就是东亚地区。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中东地区。
把条约命名为远东和平条约,就是为了避免中国人会对包括南亚次大陆在内的地区动手的保障。
——————————————————————————
根据条约的内容,包括中国、日本、英国、法国、美国、荷兰等国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将在会议上签订一个共同的,避免发生直接冲突的条约。
这个条约当中的限制很多,有许多条约几乎明摆着就是冲着中国来的。而目的也很简单,都是避免强盛起来的中国会对这些地区动手。
对此代表团自然是恼怒异常,在这上面也可以说是寸土必争。
事实上即便是国内,对于这个条约上的一些内容也可以说是非常恼怒。随着中国的强盛,大量的强硬派也随之崛起。自然,由于各种缘故,尤其是中国本身的传统思想。所以中国的强硬派和其他国家的相比,明显要稍稍的温和一些。
尤其是这个时期中国的强硬派。除了一些极端分子之外,绝大部分也仅仅只不过是想要讨回中国历史上失去的那些东西而已——————比如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那些殖民地。
在他们看来。既然中国已经重新强盛起来了,那么收回这些失去的东西,似乎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至少有不少的人,都是把这件事当成是自己毕生的目的,甚至还有不少人为了能够达成这个目的,而跑到了东南亚的丛林里面去。
然而这么一个条约,对于企图这么做的中国来讲,无异于是一条锁链,一条阻止他们这么做的锁链。
中国对于其中某些条约的强烈反对,并没有出乎英法等国的意料。
不过就像是华盛顿海军条约里,中国的让步空间很有限一样,英法和美日等国在这上面的退让空间也同样非常有限。
毕竟现在退让了一步,将来就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因此整个会议可以说是进行的异常激烈,甚至就连国内的会议气氛也都非常热烈。不过与他们相比,严绍的态度就显得多少有些风轻云淡了一些。这也令许多人迷惑不解。
其实在严绍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