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冷鑫仅仅是用沙子在金矿石上面撒一边,这个做法确实是很正确。
冷鑫这样做的话,虽然金矿石还是有暴露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可能性其实还是很小的,金矿石表面被沙子遮挡了一下,金矿石想要再闪现金色的光芒,已经不太可能了。
相反的,要是冷鑫直接花费的力气把这块金矿石用沙子全部埋起来,那到时候的结果就完全的两样了。
在树林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沙堆,而且这个沙堆上面的沙子都是新沙,这样的异常不等于是在告诉别人,这里有人做了手脚,或者是这里有人动过。
面对着这样的奇怪现象,再加上这里已经出现了的狗头金,到时候,绝对会有人对这堆新出现的沙堆感兴趣的,而一有人对这个沙堆感兴趣,那沙堆里面的金矿石百分百会暴露。所以说,用沙子把金矿石完全的埋起来,这个选择是最愚蠢的。
当然了,也不是说冷鑫现在隐藏金矿石的手段是最好的,只能够说,现在冷鑫隐藏金矿石的手段,是现在最合适的。
因为,现在天马上就要黑了,冷鑫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劳动。身上也没有什么力气了,所以,想要在天黑别人来找到之前,把这样大的一块金矿石用沙子埋起来,完全不可能。
也许。还没有等冷鑫把这块巨大的金矿石埋起十分之一,猴子那些人就会找到他了。而一旦猴子他们找到了他,发现他在用沙子埋一块大石头,那时候,傻子都会知道,这块石头有问题了。而一旦猴子他们这样想了,那金矿的暴露,是百分百的事情。
冷鑫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情况,因此,他才选择在金矿石上面薄薄的再沾上一层沙子。这个办法看起来很简陋,金矿石还有被暴露的可能,但是,这绝对是现在冷鑫隐藏金矿石最合适的方法了。
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要说了,冷鑫的这个办法其实并不好,因为一旦下场雨什么的,雨水会直接把金矿石上面的沙子给冲走。或者海边直接来场大风什么的,大风也会把金矿石表面的这层稀薄的沙子给吹走,到时候。冷鑫做的这些隐藏就是无用功。
嘿嘿,这样的考虑确实是很正确,可以说,这块金矿石绝对会遇到这两种情况,到时候,金矿石也会马上暴露。可是,大家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冷鑫他们现在还在遇难中。
对于那些在海上遇难的人员来说,心里面的第一个想法那就是回家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冷鑫,许昌他们可是已经找到了一艘渔船,现在他们只要把这都渔船拉出来,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而以现在渔船所处的境地看,冷鑫他们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渔船从沙堆里面拖出来,也就是说,不用一天的时间,许昌,猴子,冷鑫这些人就可以回家了。
冷鑫隐藏金矿石的手段是很简陋,一旦遇上小雨或者大风的天气,他的这个手段就会失效,金矿石也会马上就暴露,但是,下雨或者刮大风这样的天气,不是经常能够出现的。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或者直接说,也许几天之内,冷鑫遇不上什么下雨或者刮大风的天气,这样的话,金矿石在几天之内都是安全的,而冷鑫他们最多后天就可以回家了把渔船拖出来之后,许昌肯定是要检查一下的,这样的话,许昌他们想要驾船回家,就得是后天了,这样一来,金矿石不就安全了嘛。
再说了,就算是冷鑫运气不好,今天夜里就直接下雨了,但是,由于许昌和猴子这些人心里面对于回家和自己亲人团聚的念头很是急切,因此,许昌和猴子的精力会全部放在渔船那边,至于去树林里面逛逛这样的想法,短时间内是不会有的。
也就是说,金矿石短时间内是安全的,而一旦许昌、猴子他们踏上了回家的路,那金矿石就更加的安全了。
当然了,冷鑫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金矿许昌他们早就已经发现了,他的这些做法,完全是在做无用功。
不过,话虽然怎么说,但是,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冷鑫的这个做法确实是最正确的。
冷鑫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好了怎么隐藏金矿石的办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冷鑫这个人的能力还是有的,要是冷鑫能够把这个能力用在正事上面的话,冷鑫也会成功。可惜的是,冷鑫直接把自己的这个能力用在了黑………道上面。
不过,冷鑫要是现在去许昌他们那里看一看,要是没有那样的自私,他马上就会知道,这金矿其实早就已经被许昌和猴子两个人发现了,可惜,他并没有怎么做,所以,冷鑫的结果当然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哎……,这真是天作孽,犹可存;自作孽,不可活啊!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时的感受。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天作孽,犹可违”,但是自己不上进,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间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间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译文】孟子说:“〔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得到荣耀;如果实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如今这些人。非常厌恶屈辱,但仍然处于不仁之境地,这正好比一方面厌恶潮湿,一方面又自处于低洼之地一样。
假若真的厌恶屈辱,最好是以德为贵而尊敬士人,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国家无内忧外患,趁这个时候修明政治、法典。纵使强大的邻国也一定会畏服它了。
《诗经?豳风?鸱鸮》上说:‘趁着雨没下来云没起,桑树根上剥些皮,门儿窗儿都得修理。下面的人们。谁敢把我欺!’
孔子说:‘做这篇诗的懂得道理呀!能够治理他的国家,谁敢侮辱他呢?’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人们追求享乐,怠惰游玩,这等于自找祸害。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诗经?大雅?文王》上又说:‘我们永远要与天命相配行事,则福禄就会自己来。’
《太甲》上也说过:‘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正是这个意思。
天作孽。犹可违,天命所做的不善是可以改变。我们修善积德就可以改变。“天”就是指天命,天命也就是“数”,我们一般讲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自作孽,不可活’,‘自作孽’是这一生自己造作的不善。‘天作孽’是宿世的,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
这一世所得的不善果报可以改,这就是宿命可以改;现前造的罪业,那就没办法了。现前再造,你就不会改过。
过去有恶因,现在再加恶缘,必定结恶果;过去有恶因,现在断恶缘,虽有恶因不结恶果,这是一定的道理。
改造命运的原理就在“缘”上……“因缘果报”,“因”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没有法子改变,能改变的在“缘”。
譬如说我们种瓜种豆,瓜与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子变成豆,也不能把豆子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在缘上加以决定。
我们想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它就不会结果。
结果需要缘,缘有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
若不想要它结果,虽然有因,只要把缘断了,譬如瓜子放在茶杯里,放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
为什么?因为它没有‘缘’。
所以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
过去生中总有善因,一个人那有一生做恶没有做善的?找不到!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恶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