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华记-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一十章、反转() 
谢涵在门外听了个七七八八,见这三个哥哥还算明理,并没有被郑氏带歪了,便拉着弯月进来了。

    “三哥,你就别再执拗了,你放心,你们三个的束脩我包了。”谢涵说道。

    “还有我呢,三哥,这是我这两年做绣品攒的银子,差不多有五十两呢,也给你们拿去急用。三哥,明年一定要好好考一个秀才回来。”弯月把一个包袱递了过去。

    “三妹,小妹,我。。。”谢泽的眼圈红了,同时红的还有谢鸿和谢潇。

    “我不去念书了,我也不喜欢念书,我跟着二哥去开饭庄。”十五岁的谢鸿也哭着说道。

    “好了,你才多大,要挣钱也轮不到你。”谢泽瞪了谢鸿一眼。

    “三哥,四哥,你们也别争了,我们还是听三姐和小妹的,再好好念几年书,果真不行的话我们再开始做生意挣钱也不迟。大哥二哥已经彻底放弃了,咱们家的希望就落在我们四个身上了,元元还小,我们总不能把振兴谢家的担子放到他一个人身上,我们自己也要努力试试,试过了不行将来才不会后悔不会遗憾。”谢潇说道。

    “咦,五弟今儿怎么这么懂事了?”弯月摸了摸谢潇的头。

    “三姐放心,以前的我太贪玩了,以后不会了。”谢潇红着眼圈正色说道。

    看着这几个瞬间长大的孩子,张氏的眼眶也红了,欣慰地点点头。

    不过令大家诧异的是,晚饭之前,谢耕山陪着一脸喜色的郑氏急匆匆地进来了,进门之后便直奔张氏的屋子。

    原来,郑氏从谢家哭着回去之后直接去找那位邻居了,谁知那位邻居喜滋滋地告诉她,说是那座庄子卖了出去,且还卖出去一万三千两银子,一家挣了五百两银子。

    如此一来,郑氏还印子钱的银两够了,且赎回那些地契的银子也够了,只不过一算总账还是赔了五百两银子的印子利息。

    可这个结果相对来说够好了,至少二房不用欠外债了,且还能有五百两银子的剩余来操办谢泽的亲事。

    “这么巧?昨儿还说卖不出去,今儿就卖出去了?”张氏先怀疑上了。

    其实,不独张氏不信,谢涵也不信,可郑氏已经把银票拿回来了,这事便不容质疑了。

    且郑氏的解释是对方看上了那片荒山荒地,说是可以种植果树和药材。

    “药材?难不成是杜家买下来了?”张氏又问道。

    谢涵见此打发李福去了一趟杜家,杜家回说不是,他们可没有这么大的手笔。

    张氏等人见不是杜家,均放下心来,警告了郑氏一番便一心一意地准备过年的物事来。

    倒是谢涵对这件事留了心,打发李福去查一查到底是谁买下了这座庄子,幕后之人又是谁。

    此外,谢涵命李福去打听郑氏的当票也有了回复,郑氏把家里的田地地契和金银细软一共当了一千两银子,且这笔银子是在买庄子前几天才当的,也就是说她一开始折腾田地的起始资金是自己积攒下来的。

    换句话说就是郑氏这些年在没有进项的情形下还攒下了一千两银子,这个就值得谢涵怀疑了。

    只是年根将近,张氏身子不好,又赶上朱泓送朱澘回门,谢涵便把这怀疑暂且压了下来。

    大年三十这日,一家子都聚在了谢涵这边团聚,连谢沛和谢沁两家也都分别从石城和海宁赶回来了。

    饭后,张氏和谢春生以及谢耕田谢耕山几个在大厅里说着家务,谢沛带着几个弟弟在一旁耍点小钱,谢莹带着几个小辈在玩捉迷藏,而女眷们坐在暖阁里说话聊天,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弯月的亲事,也说到了谢泽的亲事。

    “我先说好来,我要养三个孩子,我可不能跟你们比,我还是老规矩,每人二十两银子。”孙氏笑道。

    “二十两不少了,你二婶可本事了,不言声不言语地跟着别人倒腾起田地和庄子,一笔买卖就轻飘飘地挣了五百两银子。”吴氏说道。

    她本是一个没什么心眼的人,人也不精明,也不怎么会算账,因此她别的没记住,只记住了最后那座庄子挣了五百两银子。

    “大嫂,你存心不想让我过这个年呢?”郑氏把脸一拉,问道。

    众人这才想起来,因为这件事郑氏差点被休,如今就连当家权也被老太太剥夺了,可不心里正不顺呢。

    原来小年那天谢沛和谢沁分别从石城和海宁回到府城团聚,李福见此也抱着一堆账本进门了。

    谁知三个人刚一报完帐众人等着分银子时张氏突然宣布了一件事,那就是二房的分红以后直接给她,不用交到郑氏手里。

    郑氏一开始自然是不同意,可架不住谢耕山和谢泽兄弟几个都答应了,郑氏要是再反对的话只能是回娘家了,因此只好把这事忍了下来。

    可这件事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了郑氏的心里,偏偏吴氏还哪壶不开提哪壶,郑氏能有个好心气才怪呢!

    谁知还有一个不开眼的孙氏无视了郑氏的大黑脸,陪笑问道:“二婶,你先别生气,二婶,我想问问你是哪里来的本金?”

    孙氏比吴氏精明多了,刚进家门便听吴氏说了个一言半语,后来又拉着弯月打听了个明明白白,惊叹之余也对郑氏的起始资金有了怀疑,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开口问。

    她可不认为郑氏的家底有这么厚实,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银两来倒腾田地,她怀疑是谢涵偷着给了二房银子故而才当众问了出来,目的自然是逼谢涵也出手帮帮大房,一碗水总得端平吧?

    “干嘛?我就不能攒点银子?”郑氏见孙氏也如此不开眼,瞪了孙氏一眼。

    “攒下来的?弟妹,你不是一直喊日子苦没进项吗?你拿啥攒下来的?”这下吴氏也觉得不对劲了,拉着郑氏追问起来。

    “是啊,二婶,我也好奇你拿什么攒下来的?”谢涵趁势也追问道。

    其实,要不是张氏身子不好,谢涵早就想逼问这笔银子的来路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还是没躲过去() 
谢涵之所以想逼问这银子的来历是因为她想到了谢澜的见喜,想到谢澜见喜之前郑氏送给谢澜的那件夏衣。

    尽管谢涵当时托高升找人盯了她半个多月没见异常,但谢涵的心里早就埋下了怀疑的种子,故而在得知郑氏有一笔闲钱去倒腾土地时,谢涵便命李福去查了一下,可惜,依旧没查到这笔银子的来历。

    郑氏见谢涵也开口盘问她,虽然不喜,倒也没敢愤怼,吭哧吭哧地道:“我,我。。。”

    “我什么我,难不成你自己的银子还不知怎么来的?”孙氏追问道。

    因为她从谢涵的话里听出了点意思,这银子应该不是谢涵给的,这就更令她好奇了,除了谢涵,谁还能给郑氏一大笔银子?

    “嗐,这有什么难的,我把粮食偷偷卖了一部分。”郑氏突然咬牙说道。

    这个理由完全说的过去,因为粮价最高的时候达到了十两银子一石,而且是有多少要多少,基本一出来就被哄抢了。

    “卖粮?二婶,你的胆子可真大,那个时候你敢卖粮?”孙氏有点不信。

    “难怪你那会总在小妹家吃饭,原来你把粮食拿去卖钱了。”弯月倒是相信了对方的话,有点为谢涵不值。

    同时相信的还有叶慧,叶慧也没少见郑氏一家子来谢涵这边蹭饭,同样也不齿郑氏的行径。

    可谢涵却不太相信这话。

    要知道战事最紧张的这三年几乎没有收上什么租子,他们不比谢涵,谢涵是给庄子盖上了厚厚的村墙再请了不少流民去种地,一般的农民那个时候自顾尚且不暇,哪有精力去耕种别人的田地?

    否则的话,幽州附近的田地也不会十成荒了五六成。

    说起来谢耕田兄弟两个的那点存粮还是听从谢涵的劝告,从乡下搬到城里来的那一年的收成,此后的两三年基本没收上什么东西,连日常的口粮都不够。

    这种情形下谢涵可不认为郑氏敢去卖这点存粮。

    可问题是郑氏一口咬定是卖粮的银钱,谢涵再逼问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好在大年初二这天朱泓上门来拜年,谢涵把这件事托付给他了。

    可惜,朱泓只查出来郑氏并没有卖粮,也查不出郑氏的银子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且元宵节过后,朱泓依旧得回到京城做他的人质,他的本意是说服谢涵和他一起去,不过被谢涵拒绝了。

    这一年谢家的事情也不少,先是谢泽的亲事,定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