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茵倒是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不过她很快想起来,吴氏、郑氏都是农村人,不识字,也不懂什么规矩,因此她走到张氏身边坐下来了。r
落座后,王妃看着张氏略显忧心地问道:“老人家,你家小孙子多大了?怎么会突然见喜?这些日子并没有听说外面有见喜的人?”r
“才刚五岁,也说不好是因为什么见喜的,郎中问了半天也没有问出什么来,真是愁死人。”张氏斟酌着说道。r
方才尹嬷嬷看她一眼,显然是想让她阻止老二家的不让老二家说下去,尽管她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她相信尹嬷嬷不会害他们的。r
“家里还有其他人感染吗?”r
“还好,就是跟他的两个小子被传上了,别人倒还没事。对了,王妃,你尝尝这点心,是我孙女从南边带来的厨子做的。”张氏把话岔过去了。r
“是吗?真是巧了,本妃也是喜欢南边的菜式,家里也有好几个厨子是南边来的。”r
张氏一听这话没法接下去了,原是她自己糊涂了,人家是王妃,想吃什么没有?她说什么不好,非要挑这个话题?r
好在纪氏及时接了一句,“可不,王妃想要什么样的厨子没有,哪像我们小门小户的,想吃点什么不一样的还得下馆子点去。”r
“那是先前,现在的馆子也一年不如一年了。”郑氏感慨道。r
她是想起了自家的瘦西饭庄,以前生意那么好,每个月都能拿到二三十两银子的分红,多的时候甚至四五十两,可如今连十两没有了,偏家里的粮食还不敢卖,因为谁也不清楚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去,万一有一天这地没人种了,租子收不上来,她可没有银子去买粮食吃,因此,她现在手头的确紧巴。r
“好了,不说这些,我们还是先办正事吧。”梁茵见郑氏把话题扯远了,忙扯回来。r
这个时候哭穷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会让王妃多心的,以为谢家是想借机多要点聘金。r
“好,办正事。”徐氏点点头,看了媒婆一眼。r
媒婆见此拿出一份礼单递给张氏,张氏随手把礼单递给了梁茵,梁茵接过礼单扫了一眼,念了一遍。r
“还请王妃别笑话,我老婆子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乡下人,能和王妃成为亲家的确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这门亲事我们真没有啥说头,就请王妃看着安排。”张氏听了礼单上准备的几样东西,突然想通了一件事。r
这王妃虽不是朱泓的亲娘,可她现在是王府的当家人,这门亲事若是办寒酸了,丢的是王府的脸,打的是太后和皇上的脸,关谢家什么事情?r
因此,她大可把心放肚子里,放手让对方去操办。r
“还是这位老人家会说话,既然你们没有什么说头,那我们就按规矩来,还请老人家把你孙女的庚帖拿出来。”媒人见张氏认可了这份礼单,笑呵呵地进行下一步了。r
张氏听了这话早把准备好的庚帖从自己荷包里拿出来,媒婆接过庚帖刚要给王妃送去,一旁的尹嬷嬷忙从媒婆手里接了过来。r
原来,朱泓担心问名这个过程会被徐氏利用,便向王爷和徐氏建议,这庚帖交给尹嬷嬷收着,由尹嬷嬷去找高僧合八字。r
朱枍虽然恼火,可也知道父子之间的猜忌和嫌隙由来已久,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因此想短时期内冰释前嫌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违心地同意了。r
而尹嬷嬷拿到庚帖,转身向徐氏福了福身子,“启禀王妃,二王子曾经交代奴婢,拿到庚帖即刻前去城外的观音庙找他,请恕奴婢先行一步了。”r
徐氏听了这话暗自咬了咬牙,不过脸上还是堆满了笑,“去吧,早去早回,这孩子也是魔怔了,盼这一天眼睛都盼绿了,一会工夫都不舍得耽搁。”r
说完,又向张氏等人笑道:“还请老人家别笑话我们,我这儿子是个急性子。”r
“没事没事,谁不是打年轻这会过来的?我要是能娶到这么可心的儿媳妇,只怕比他还得急呢。”纪氏笑着打了个圆场
第五百二十七章、开诚布公(一)()
徐氏见庚帖被尹嬷嬷拿走了,而谢家的后花园也没有机会进去了,哪里还有兴趣坐下来陪几个乡下农妇说话?
再说了,她今天本就是奔那幅画来的,否则,这种场面哪用她一个亲王王妃出面?
更何况朱泓又口口声声说要自己去合庚帖,因此为了避嫌她更不应该出场了。
可她到底还是惦记着那幅芦苇图,想着错过这次机会再想找机会上门就难了,谁知这么不巧,到底还是没能如愿。
王妃要走,张氏也不敢深留,对方身份这么尊贵,能亲自上门来提亲已经是意想不到的惊喜了,可毕竟两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坐下来也没有什么话说,反倒弄得双方都不自在,因此,见对方起身,张氏也只是客套了一番。
吴氏郑氏等人虽觉得有些可惜,可也不敢多嘴。
送走徐氏后,梁茵去后面见了谢涵,彼时谢涵正听司琪和司书两人学方才堂屋里的情形,听说梁茵来了,正要下炕去迎迎时,梁茵自己掀门帘进来了。
“行了,我又不是外人,你就老实坐着吧。”
“辛苦表姨娘了,堂舅娘呢?”谢涵见纪氏没有跟来,随口问了一句。
“她和你祖母在前面说话,我来看看你。还别说,这门亲事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梁茵见纪氏没有跟来,想和谢涵说几句真心话了。
“表姨娘此话怎讲?”谢涵的确没大听懂梁茵的话。
“今儿才算真明白了一个词,百闻不如一见。说实在的,我真没想到这位朱公子心思这么缜密,而且做事如此有担当,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智,难得难得,可喜可贺。”
梁茵的话一说完,谢涵便明白她指的是尹嬷嬷拿着庚帖去合八字一事。
其实,她还真忽略了合八字这个环节,她以为有太后的懿旨就不用再合什么八字了,顶不济走个过场而已,却没想到这八字不合是可以推翻这门亲事的。
而朱泓自己去合八字她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她相信不管结果是什么,朱泓肯定不会放弃她,因为他说过,不管她是什么命,他都要定了她。
好险啊,幸好朱泓想到她前面去了。
“是啊,要不老话怎么会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呢。”谢涵的嘴角弯了弯。
“德性,我且告诉你,这才刚刚是开始,以后的日子长着呢,你们两个可得时刻提起十二分的小心来。”
多余的话梁茵倒没有说,有的事情不能说太透了,毕竟她对徐氏的了解也仅限于那些传闻,而从朱泓身上梁茵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传闻绝不代表事实。
因此,她怕说多了会影响谢涵的判断。
“是,多谢表姨娘提点。”谢涵扯了扯嘴角。
其实,要是可以选择,她也不想去趟赵王府的浑水,可人算不如天算,她再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和朱泓相遇相交相熟,两人走到今天,谢涵已经没有退路了。
“提点倒算不上,孩子,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个人的福分是天定的,可也得看自己有没有本事守住,守住了,就是你的,守不住,可能就成了祸。”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朗了,谢涵有心想问问当年梁铭的死因,谁知刚要开口把司琪和司书打发出去,纪氏的声音突然在外面响了起来。
其实纪氏也没什么正经事找谢涵,她是见梁茵过来了便也追过来了,潜意识里,她一直不甘心谢涵对梁茵比对她亲近,因此也总想在谢涵面前表现表现。
谢涵陪着梁茵和纪氏说了会闲话,见梁茵告辞,谢涵也忙说要去看看新月,纪氏见此倒也识趣地离开了。
进了李家,谢涵先去见的李尧,李尧躺在炕上,身子不能动,人倒是还清醒。
谢涵这才知道他伤的不仅是腿,还有后腰,是被人从后面捅了一刀,幸好他身边的护卫反应快,救下了他,否则很有可能就回不来了。
“能不能问问这次的战役是表姨父自己要求上的战场还是上面指派你去的?”谢涵直接问道。
她知道李尧是一个千户,在战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如果是在他的地盘内和鞑靼人遭遇上了,怎么打一般是他说了算,可有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又要统一接受上头的指派。
“你怎么会这么问?”李尧反问谢涵。
他不是什么毛头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