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了,说鞑靼人没有他想象的厉害。
谢涵担心他会轻敌,更担心他的安全,所以这个时候她哪里也不想去,只想留在府城。
“这可说不好,我是怕万一,特地提醒你一句。好了,你想怎么做是你的事情,我方才已经说过,重要的是你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以后面临的是什么,谁才能真正护住你。”说完,徐氏端起了茶碗。
谢涵见此忙起身告辞。
回到家,谢涵还在思索王妃最后那句话在暗示什么。
她想要其实很简单,平安健康,一家人聚在一起,这一点她从未改变过,也从未怀疑过。
而她以后面临的是什么其实也很好猜,以徐氏的聪明想必早就猜到了谢涵和顾家的那些恩怨,也就说今后很长时间谢涵都可能要和顾家周旋。
至于那个真正能护住她的人,应该是指皇上吧?
其实,除了皇上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赵王府。
可谢涵从徐王妃的话意里感知她指的应该是皇上,否则也没必要让她进宫去参加什么赏荷会。
电光闪念间,谢涵想到了去年的那次赏菊会。
为了封为她一个魁首徐氏把比试的规则都改了,原来她费了这么多心思是为了让她进宫,是为了皇上注意到她。
不是徐氏的儿子朱浵,而是皇上。
这怎么可能?
谢涵蒙了。
可细细一琢磨,这还真就有可能。
首先,谢涵清楚皇上一个十分爱才的人,要不然不会这么多年一直对夏贵妃宠爱不减;其次,皇上都能为了给顾家一个恩典而娶了顾钰并很快封为贤妃,很难说他不会为了那几百万两银子把她也弄进宫。
此外,还有一点,假如有一天谢涵真的进宫了,那么她和夏贵妃肯定就成了利益对立的人,就算谢涵不会去争宠,可她的存在也会伤害到夏贵妃的利益。
可这么做对徐氏又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恐怕就是夏贵妃失宠,而夏贵妃失宠则意味着朱泓失去了最重要的靠山,没了靠山的朱泓再想问鼎那个世子之位就难了。
还有,徐氏知道自己和尹嬷嬷走得近,所以她以为自己将来要嫁的人一定是朱泓,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弄走,因为她怕自己的存在会成为朱泓争夺世子之位的助力。
第四百六十一章、坏消息()
谢涵越想越发冷,这徐氏的心思也委实太缜密些,这么早就开始布局了,别说她没想到,就连尹嬷嬷也猜错了。
谢涵一个重生的加一个有着前车之鉴的尹嬷嬷都不是她的对手,也难怪夏王妃会输在她手里了。
还有一点,谢涵觉得这朱如松的身份也十分可疑,如果这手套真是夏王妃的遗物,朱泓不会轻易拿去送人。
如此一来,事情又回到了原点,这朱如松和朱泓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谢涵有一种感觉,她和朱如松的几次会面说不定被徐氏查了出来,如果朱如松真是一个闲散宗室的话,徐氏完全没有必要对付她。
可如果朱如松就是朱泓的话,徐氏自然容不下她。
所以,徐氏才布了这么一个大局,把她送进宫,把朱泓送上战场,如果朱泓在战场上出点什么意外的话,世子之位不用争就到了朱浵身上。
退一步说,即便朱泓可以平安回来,可以他的心性,如果知道谢涵被皇上接进宫了,肯定会和皇上大闹一场,而皇上如果知道谢涵和朱泓有私情,后果是什么可就很难说了。
好大的一盘棋啊,既打击了夏贵妃,也铲除了朱泓,最后她母子两个成了最大的赢家。
至于谢涵这颗棋子的死活,只怕她从来没有考虑过。
可谢涵不明白的是,既然徐氏决定了用她做棋子,那她一而再地试探她试探她父亲又是为了什么?
可惜,直到进家了,谢涵仍旧没有想明白。
回到家,谢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朱如松存放在她的那个紫檀木匣子。
匣子里的首饰不少,步摇、簪子、华胜、花钿、戒指、耳环、梳子、项圈、镯子等等,凡事女子能用到的几乎都有,
尤其是镯子,有好几对,金的玉的玛瑙的都有,甚至还有一对龙凤镯。
谢涵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出格的,比如王妃用的七尾凤钗,七树花钿等。
因此,眼前的这盒东西说明不了什么,很有可能是他母亲年轻时用过的,或者是他母亲临终前给儿媳准备的聘礼,就像自己父亲临终前给自己准备的嫁妆是一个道理。
没有找到答案的谢涵又去见了高升,她知道朱如松临走之前曾经约高升见了一面。
可高升也没有答案,他说朱如松临走之前一是叮嘱他照顾好谢涵,二是提了几点那些银子的用处,因为他知道谢涵一个女孩子,肯定不方便出头,最终这件事还得托付给高升。
不过高升倒不大相信朱如松就是朱泓,他说若果真如此的话,以朱泓的亲王嫡长子身份怎么可能才十五岁就上前线?
再说他也没收到朱泓回幽州的消息。
这话倒是提醒谢涵了,正月吃年酒的时候她还听朱澘抱怨说她哥哥在京城没有回来,这个年她母亲过得很失落,说是她哥哥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
既然她哥哥没回来,没道理皇上会放朱泓一个人会回来吧?而且谢涵也没有听尹嬷嬷提起她主子回来的消息。
这么一想,谢涵又心宽了许多,只要朱如松不是朱泓就好,其他的事情她来想法子应对。
清明之后,谢耕田和谢耕山从乡下祭祖回来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说是谢耕梅的婆母在腊月二十八没了,大年三十急匆匆办的丧事,也就没来得及通知这边。
而单老太太死后,单老爷子总算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钱财多了未必是什么好事,比如这次,如果不是因为那包碎银,老婆子也不可能会去跟那些劫匪撕巴,不撕巴,自然不会丧命。
而那包碎银绝大部分是这些年谢耕梅从娘家拿来的,就是看在这些银子的份上,老太太才死活不肯分家,总想着多刮一点是刮一点,平日里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的,省着省着却省到劫匪手里了。
还有一点,谢家如今是远近闻名的大户,外面都在传谢家的女儿肯定从娘家划拉了不少好处来,所以他们单家才会被劫匪给盯上。
要知道时间这么短,劫匪们不可能挨家挨户地搜,只能是提前踩好点挑大户下手。
这种事情有第一次就有二次,谁知道下一次伤的会是谁?
因此,单老爷子听从几个儿子儿媳的建议,把家分了。
“分了?”听到这个消息的张氏身子顿觉清爽多了,要知道她盼单家分家盼得眼睛都绿了,还以为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了呢。
不过一想到这分家是以单老太太的死换来的,张氏又忍不住唏嘘。
虽说这些年单母对谢耕梅极尽苛责,但同样作为一个母亲,张氏却很理解单母的做法,觉得一个母亲想让这个家让这些孩子们都过上好日子的心思是对的,只是对方不该把宝都押在谢耕梅一个人身上。
“真分了,原本我们说要把大梅一家接到府城来,可大梅说等孝期过了再说,她不能让人戳她的脊梁骨。”谢耕田回道。
张氏听了叹了口气,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谢涵知道这件事后,和张氏商量了一下,命李福带着文福去一趟乡下把英子姐弟几个接来。
谁知李福文福刚出门没两个时辰,郑氏哭哭啼啼地进门了,说是谢泽从县城赶考回来被人抢了,因为身上带的银两不多,还被劫匪打了一顿,说是没钱念什么书,害他们白辛苦一场。
“这么嚣张?”谢涵唬了一跳。
同时,她不由得担心起乡下的那些财物来了,除了财物,还有不少粮食和药材呢。
如今世道这么乱,劫匪这么猖獗,这些东西还真不太好倒腾过来。
谢涵正惴惴不安时,李福文福几个回来又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说是刘妈妈的那个小庄子被人抢了,因为那个围墙修得不高。
好在那些粮食都是埋在地窖里,损失倒不是很大,劫匪们只把库房的一点存粮搬走了,同时还抓了几十只羊和两头猪走了。
方氏听到消息后不敢在乡下住了,也想一块搬到城里来,托李福向谢涵求个情。
第四百六十二章、粮草()
这下谢涵真是难办了。
论理,方氏的要求不过分,他们都搬了出来,留她一个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