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聚会,还是因为今天她不用出现啊,真是为华锦的敌手感到可怜!
“启禀陛下,臣……”周存英先开始。
张璞淡然出列“关于前日商讨的策略,臣有了更好的方法,陛下请容臣禀告!”
虽然表面上淡定,秦尚任和杨贺都知道张璞一定在心里面骂华小六,明知道有最好的策略,偏生就故意拖延时间,所以他们这群人之前商讨都是在浪费,周存英也好,邱南冲也好,白费力气,虽然说最终也是摧毁对方的出招,但不知道为啥,张璞觉得就算真摧毁了也很憋屈啊!
这一次宁淏请的都是同窗,虽然说都是读书人,但是北方和南方是有差别,出身不同,背景不同,家乡不同都让一届的举子分成不同的小团体,这样更容易抱团,其他的背景出身或者家乡的,就算真的互相抱团,也是很难马上达到信任的。
华锦和宁淏也打算先从同窗开始,毕竟从前就熟悉了,然后慢慢的一点点的成为一个团体,何况寒门现在势力就两个,一个是以王明一门为首的,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是文官武官都有,何况还有秦尚任这个首辅在。
比较麻烦的在于王明一门的人不党不群,从来没听说过他们跟什么人抱团,但其实仔细算计,真的是他们虽然人少,但是每个人都是人才啊,就几个人一个立场能做得事情都很多了!
另外一个势力则是在新帝登基之后才慢慢崭露头角的静斋先生一门,因为才开始受到重用,所以这一门虽然人数更多,但是大多官职比较小,而且自从宁淏这次科举夺魁之后,很多人都觉得,皇上也许对静斋先生一门还是有所顾忌的。
很明显,这一届也有静斋先生的人啊,但是在殿试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关注和优待,对比一下,皇上点了宁淏做状元,直接封了翰林,甚至一步天子近臣。
谁不知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不管未来宁淏会最终在哪里供职,光是这个资历就已经很光鲜了。
反观静斋先生的弟子就暗淡多了,若是说以前皇上需要掩藏心思的时候便罢了,现在明显皇上对朝政的把控更强了,但却还是这么对待静斋先生一门,有些触觉敏感的都觉得这是一个风向,静斋先生一门也许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受到重用。
相对来说,王明一门则是要受到重用很多,而他们不党不群的态度也让更多人读懂了当前的皇帝陛下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但王明一门就真的不党不群吗?这怕是刚入朝局的小菜鸟才会相信,而且是那种就算相信也不过一秒,之后马上反应过来是这就是个笑话的那种。
钱山说的很对,从古到今,朝堂上不是没有孤臣,但下场都不会很好,大家都明白,再看着像个纯臣,也不过就是给皇帝陛下看的而已,没有自己的人,在这云橘波诡的斗争当中,那就要被吞的骨头都不剩。
所以今日看似不过就是同窗聚会,但大家心中都是有数的,以前读书的时候尚且各自思量,何况是现在要同朝为官,宁淏是状元,也是最受到重用的,对这些人来说,围着宁淏抱团相对来说没那么难受。
文人是有尊严的,有自尊的,但是那得看是什么时候,基本迈入官场的时候,大家也就顺便把节操暂时放在老家了。
等到小院里陆续来人,内阁和六部开的会也进入了高峰,邱南冲捂着肚子脸也不知道是疼白了还是气白了,周存英更是咬牙切齿“所以张尚书的意思就是之前那些讨论是没意义的,那之前为什么不提出这个构想?”
张璞虽然内心在吐槽华锦这种坑人不仅坑别人,还坑自己人的行为,脸上却非常淡定“周大人小心措辞,本官不是否认之前努力的成绩,所以才在之前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在这个方法!”
第九五九章 都是千年的狐狸()
都是千年的狐狸精,谁也别跟谁玩聊斋,张璞混到这个份儿上,脸皮薄了早就被弄下去了,至于这个方法和策略是不是跟之前一点关系都没有,谁在乎,反正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华小六说了,越是这时候,越是要理直气壮,简单粗暴!
张璞是不会承认自己有报社的倾向的,没道理华锦坑他们,他们不能坑别人啊,反正大家也不是一条道上的,难道还需要客气吗?
要说华锦也是坑,从一开始那平倭的策略就是她自己拿出来的,所以那里面有几个有用的她自己最清楚,有多少坑她更清楚,她也不是什么军事专家,现代和平年代长大的孩子,会的策略也不过就是打一枪换个地方之类的。
况且本来热武器时代和冷兵器时代就没有办法比,华锦倒是很想要直接扔两个原子弹下去,一群倭寇全没活,但这不是她连炸药都不敢搞出来么!
所以张璞也真是误会华锦了,华锦后面给他的这个抗倭策略还真的不是她一个人弄出来的,而是结合了宁淏的经验还有她手下一些上过战场,了解沿海地形的人一起商量出来的方案。
也不能说这个方案就没错了,但不是还有杨贺在吗,这个方案拿出来之后,再讨论一下,也不就修正好了么,而且,打仗这件事本来就就是没办法提前预支结果的,方案什么的只能是一个预设,真的打起来就不一定了。
华锦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所有的时间把控在自己想要的范围内,她需要时间安排很多事情。
“陛下,微臣不能苟同张大人的说法,之前既然已经商讨出来了策略,为什么现在要完全否定……”徐庆元都撑不住了,这不是玩呢么!
张璞笑得特别有礼貌“徐阁老说的是,下官也不是正好想到了,总不好敝帚自珍,就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慕容桓看了一眼张璞送上来的折子,点头“有道理,那我们现在开始!”
徐庆元真真是已经都鼓足了气,结果皇上居然这样,周存英和邱南冲也都着急了“陛下!”
“行兵打仗之事从非儿戏,提前更详细的制定战斗策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战争结果的胜利,既然是张大人提出来的,姑且不管正确与否,都不能随便就否认!”杨贺说话了。
现在大家都明白,这一次抗倭的事情不会有其他人,没有意外的话就是杨贺带兵,作为总帅的人都说话了,别人就算再说什么都没用了,能说什么呢,文官有意见,文官打过仗吗,武官有疑虑,武官有杨贺打的胜仗多么?
现在军功比得上杨贺的都是一些退下来的老大人,年岁不小了,功勋也不少了,还老当益壮的想要带兵打仗呢,本就对子孙不满意了,真的说话也未必是帮谁了。
“杨将军倒是维护自家师弟!”徐庆元虽说无能了点,但那是相对其他的人精,见到杨贺说话了,直接故意这样说。
果然,这话说完之后,慕容桓虽然面上不显,但到底还是存了几分怀疑,其实一个老师的学生同朝为官并不算多特别,毕竟这燕国的大儒也就那么几人,师从他们的学生也多,同朝为官没什么。
但为什么秦尚任他们扎眼?因为王明的弟子真的很少,但偏生每个都很优秀,他目前入朝当官的弟子就把菜考上状元的宁淏算上也才四个,但一个最年轻首辅可谓文官第一人,还有一个护国将军,军功彪炳,张璞就显得平庸多了,但是三十多岁已经是礼部堂官。
宁淏这才中了状元,未来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别的大儒的弟子比王明多很多,但都不如他这么能出货啊,一个个的全是人中龙凤,这内阁和六部开会最明显,师兄弟三个都在,幸亏很多人不知道嘉善郡主就是华隐秀,所以这不到二十个人开会的地方,四个人是他们一门的,能不占上风吗?
慕容桓是个有野心的皇帝,也是一个多疑的皇帝,徐庆元显然也看出来这点才故意这样引导,让慕容桓对张璞他们猜忌。
“徐阁老这话说的有意思,难道本官说一下兵法中最常见的内容也是维护自己师弟了么?这内阁和六部开会乃是商讨国家大事,没有师兄弟,只有下官和皇帝陛下,徐阁老还是分明白的好吧!”杨贺可不是文官,他就算再是儒将那也是战场上铁血过来的,对徐庆元这个心术不正点老头子可不会客气。
实际上,之前看华锦在堂上各种怼人还是很对杨贺的胃口的,虽说算计也是应当的,不过总是这样迂回未免憋屈,直接冲也不是坏事,就像是现在!
“你……”徐庆元觉得,自从那位嘉善郡主来了之后,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