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政治家-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悄告诉我吧!陈飞也一时无法解决这种工匠技术不同造成的武器不一样的情况,而因为古代这些工匠每一个人都是单独是做,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自己的技巧,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合作。所以这个也就造成了古代工匠制造出来的产品其实都有一些不一样。虽然大体上是一样的,可是实际上在细微的细节上面却是不一样的。而如果一旦弄了螺纹,那最后往往会因为不同工匠制作出来的东西,造成了无法咬合得很好,反而没有了模块化本来的好处。本来模块化是为了通用,可是以现在工匠的技术水平,却有些难以实现。毕竟每一个工匠的技术不一样,所以才造成了这个问题。

    “看来,要想办法让这些工匠生产出来的每一个东西,都要变得非常的一致,也就是精度要足够。如果精度不一样,那最后肯定无法实现模块化的方法。也许古人不是没有试过模块化,是因为技术原因无法实现模块化。”陈飞也在暗想。

    “接下来,去弩坊署!”陈飞说道。

    弩坊署是军器监的下属一个部门,而这个军器监是专门生产军械的,不过军器监有时候会被裁撤。而陈飞管理的库部其实实际地位比起军器监更高一些,因为库部不会经常被裁撤,至于接下来也就是陈飞要看看这些弓弩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而陈飞这个库部郎中去军器监去巡视,这个也是合理合法的,自然没有人能够阻止。何况军器监也是自己的权利范围之内。

    “陈郎中,我是军器监弩坊署的署令。我叫杨三。”杨三说道。

    听到了上司来检查工作,这个杨三不敢怠慢,所以也就变得非常勤快。

    “你能够给我介绍一下这些弓弩的制作方法吗?”陈飞问道。

    杨三马上说:“我们的弓是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能够让弓力达到最大。而这点哪怕是草原的突厥人也都无法做到。”

    而陈飞也都暗暗点头,因为他知道中国古代的弓箭都是复合弓。往往都是采用多种材料制成的,这样威力比起单体弓要大。同样大小的复合弓,拉力往往比单体弓要大,所以复合弓还是比较占据优势的。

    “继续说,我也不是什么外行!”陈飞说道。

    而杨三这才想起来,陈飞也是一个发明了滑轮弓的人,并不是什么外行人。而杨三想起了陈飞不是外行,马上也就介绍得更起劲了。这种技术很强的官员,最怕遇到一个外行的官员,这样自己怎么讲都是鸡同鸭讲。而如果能够让陈飞重视,那也许自己前途也就有帮助了。

    “我们一把好弓,必须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制作完成。首先要冬天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拢诸材,寒冬时把弓臂置与弓匣之内定型;严冬极寒时修治外表。冬天剖析弓干木理自然平滑细密;春天治角,自然润泽和柔;夏天治筋。自然不会纠结;秋天合拢诸材,白然紧密;寒冬定弓体,张弓就不会变形;严冬极寒时胶、漆完全干固。故可修治外表。春天装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杨三首先骄傲的说道。

    陈飞听了这个制作一把弓居然要两三年,顿时感觉有些无语。这么制作一把弓,那要多少时间成本啊!而这种都只能够是通过一年一年的积累,才能够完成一次军事作战。而这么精良的弓,固然能够很好用,可是花费的代价有些大了。

    “那这种弓,能够拉多少次不变形?”陈飞问道。

    “大概五六百次吧!”那个杨三非常骄傲的说道。

    “才五六百次?”陈飞有些无奈。

    花费了两年多时间制作出来的弓。居然也只是能够发射五六百次而已,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浪费了。甚至。很多时候往往一把弓根本用不了发射五六百次。陈飞在后世听过一个老兵说过,一个士兵上了战场。其实很多时候他们使用的都已经不是自己最早带上战场的武器了。因为战场非常混乱,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自己手上的武器往往也都会丢掉人,然后再次捡起别人丢掉的武器来作战。这个过程武器损耗非常厉害,就好比后世往往一把枪绝对不会打到枪管寿命极限,也就被丢弃了,因为战场之上很少有一直拿着一把枪的情况。

    如此花费了好几年才制作的弓箭,然后只是为了上战场那一刻,而且使用次数还很少,这个显然也就是在陈飞眼里面为不过。

    “你们能不能够减少一些时间?”陈飞问道。

    “不行,毕竟每一个季节都是有每一个集结的特色。当然,如果统一在一个季节里面制作,那虽然也能够使用,可是弓箭射击没有那么精准。还有,如果如果用弩那更是复杂,绝对要按照季节来制作,不然一旦出了六十丈以外,那也就是没有什么准头了。”杨三说道。

    陈飞肯定的说:“六十丈,其实已经足够了。如果要继续射的远,那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瞄准六十丈以外的东西?”

    陈飞对于这种非常不屑,就好比后世刚开始有些步枪追求射程远,可是最后发现哪怕射程再远,也都无法能够让士兵瞄准。虽然有一部分神枪手能够使用,可是绝大多数的士兵都是只能够在两百米以内发射,甚至是一百米。所以射程太远,其实也都是没有意思的。能够维持两百米相对精准的射程,已经是非常可以了,用不了更多了。

    “你不妨试一下,全部集中在一个季节里面制作,这样一年都能够生产很多弓弩。而且选择材料也不要那么精贵,只要过得去也就行了,保证在六十丈以内不会出现太大偏差,那就算是合格了。这样,成本能够降低多少?”陈飞问道。

    而那个杨三估算了一下,马上说:“如果这样,那成本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二。可是如果这么做,那不是按照标准来制作,那我可是要罪责的啊!”(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三百零四章 库部郎中(七)() 
ps:看大唐政治家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听到了这个杨三的话,陈飞真的无语了。古代制作兵器,很多时候都是要讲究高质高量。可是,这样造成了费效比往往非常城问题。一把需要两年制作的弓弩,最后绝大多数只能够在三次战斗以内就损失殆尽,这么做其实非常没有必要。虽然他们能够保证发射五六百支箭矢而不变型,可是按照古代绝大多数弓弩兵的情况,一次战斗一个弓弩兵能够拉开弓弩的力气不过是二十支箭矢。也就是说一个弓弩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次战斗能发射二十次也就不错了。至于那些力气特别大的,那另外说。而按照上战场三次也就是要废掉的情况,那也就是一百发箭矢的寿命其实已经足够了。

    当然,那些武将使用的弓弩可以另外算,武将力气很大,而且他们的弓弩是要当做传家宝来使用的,这个可以单独精良制作。可是普通士兵的弓弩,按照陈飞的理解,并不需要那么高质量。给普通士兵使用的武器,讲究的是便宜,灵活,能够适用于战场。反而质量恰到好处也就行了,并不一定需要弄得好像是“千年不腐”的质量。如果每一个兵器质量都很好,那最终反而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你想想,如果我们用原来十分之二的成本来制作一把弓,那一次能够射出一百支箭矢不变形。那如果拿着这个数字来乘以五倍,那最后能够射出的箭矢还是五百多发,这里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陈飞说道。

    杨三马上反驳:“可是这个只是寿命,射程还有精准程度也都没有那么高了。”

    “废话。虽然这种弓弩质量差了一些,可是他却能够让更多人使用。本来弓弩的质量虽然更好,可是也能够一个人使用。而现在同样的耗费。能够生产出五把弓弩,那等于是能够让五个士兵使用。这样不就是让我们的火力足够猛烈了吗?本来一支箭矢,现在一次性等于是射出了五支箭矢,那你说这样到底是谁赚了?”陈飞问道。

    “可是这样射不准啊!”杨三说道。

    可是陈飞马上反驳:“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都是火力为王,而不是要射的准。准头只要相对可以也就行了,真正要做到的是火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输出最多的火力,这样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