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妹-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罡道:“大人心思敏捷,果然一猜就中。不过,老夫这个建议不仅仅是让大人毁掉地道,而是——大人知道这地道通往何处?”

    “寿康侯当日建来方便自己寻欢作乐,当然是通到他家里,也就是总兵府。”玉旒云道,“不过,从总兵府又通到其他的许多的地方。从这里一引水,就把其他的通路也毁了。”

    郭罡道:“寿康侯的地道四通八达,在富安——连现在的同总兵府内共有八个出口,而在靖杨,也就是国境的那一边,共有十三个出口。任意两个出口之间都可以步行到达,然而引河水进去,就不同了。因为富安的地势高,靖杨的地势低,如果从赵家宅和乔家宅引大青河水进地道,水往低处走,自然就朝靖杨那边流,跟大青河的走势相同。因此,大人之需举手之劳就可以淹没靖杨。”

    “果真?”这下邓川也兴奋起来,“早就看那些郑队不顺眼,淹他们一下,他们大约就会出来迎战了。”

    玉旒云也想:一次鬼使神差的洪水,只有郑国那二皇子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一旦愤怒地来找樾军算帐,那么樾军也就有了还击的理由。郭罡可真是够阴险的!

    “靖杨既然地势低洼,难道没有排水沟渠么?”石梦泉问。

    啊,倒是少考虑了这点,玉旒云佩服挚友心思细密:“不错,如果我们从这里引水下去,却被他们从水沟直接引到了大青河,岂不是白忙一场?”

    郭罡道:“大人放心。靖杨地势极低,大青河的河面其实还要比它的城墙高。靖杨人古来都是用沟渠引大青河水到城中来,汛期还要加固堤坝,防止河水淹没城市。一旦靖杨发生汛情,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城市被水吞没。河水还会继续流过乾窑、归平,黎茳等六个县,才能在镇海重新流进大青河。一言以蔽之,我们从上游引水下去,靖杨是无法排洪的。”

    “那可好!”邓川道,“倒时郑国人气急败坏来攻打我们,外人还以为他们是‘睡不着觉怪床歪’,我们可就有理由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那就——”

    “可是——”石梦泉打断他,“靖杨无法排洪,就会化为一片汪洋。那靖杨的百姓将如何?”

    郭罡愣了愣:“石将军不必多虑。靖杨自从成了边境线,老百姓也跑得差不多了。”

    “那么乾窑呢?归平呢?黎茳呢?”石梦泉道,“你不是说洪水要经过六个县才能重新进入大青河吗?难道这六个县里也都没有住老百姓?”

    郭罡诧异地看着他——玉旒云身边的第一亲信。“石将军,要成大事,怎么能够有妇人之仁?”

    “你没有妻儿,也没有父母么?”石梦泉提高了声音,众人几乎从没见他动过怒。

    郭罡道:“不错,老夫是孑然一身。”

    石梦泉冷笑一声,身微微颤抖:“那么难怪你会想出如此计策!”他转向玉旒云,直挺挺地跪下:“大人,卑职请大人一定不要听信此人之言。若用此计,千百万百姓将流离失所。大人攻下的将不是郑国,而是一片荒滩,和遍野哀鸿。”

    玉旒云怔怔地看着挚友:哎呀,我求胜心切,竟然没有想到!赶忙双手相扶:“你起来,这是做什么?我们当然不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来人——把这个出口给我封了!”

第 56 章() 
富安的地道出口除了总兵府的叫人看守之外,其他的全都用土石封死。玉旒云命郭罡立刻带着大家去到每个出口,一一亲自下达命令。到全部完成时,天已经快亮了。大家过了时辰,反而睡意全无,便各自去做每天例行的事。

    如此过了十天。算算玉旒云给庆澜帝写秘信请求调兵的手令,无论如何这时也该有回音了,偏偏什么消息也无。她不禁有些担心起来:西京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石梦泉道:“再等等,现在是腊月里,路不好走。”

    于是就又等了三天,还是不见传信兵回来。再耽搁下去就要到年关了,那时全国各大军事重镇的统帅会到辖区内巡查——富安此地归神女关指挥,神女关又在吕异的辖区之内,倘若吕异来到这里,就麻烦了。更有,玉、石二人“狩猎“的时间太长,再怎么乐不思蜀,也没有不回宫过年的道理。相信北疆情势稍一缓和,赵王父子也会回京……

    玉旒云不禁烦躁不安。虽然抱着一线希望,庆澜帝的手令也许明天就会到,但跟着就发愁怎么让郑军先挑起战火来——淹掉靖杨无意是最便捷的方法,只是,正如石梦泉所说,这样对郑国百姓危害太大,即使得胜,万一这事被传了出去,就会成为朝中对头用来攻击自己的把柄。

    如果派人由秘道潜入靖杨制造些混乱呢?那边有十三个出口,须得问郭罡从哪个出口出来为妙,又要绘制秘道地图,还需要想一种混乱可以让郑军哑巴吃黄连……实在费神。

    假如按照自己最初设想的,从水路到靖杨,然后用火炮假装攻击富安呢?火炮毕竟还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万一真的伤了自己人……再说郑国凭空多出火炮来,一追查就可知道是假。将来又要面对朝中的对头们……

    她想出了种种计划,又一一推翻。似乎自从听了郭罡的水淹计之后自己就着了魔,时不时往那计策上靠:如果能淹没靖杨,又不伤百姓,那该多好啊!

    偏偏却不能,她心下烦躁,看到桌上有一本半翻开的书,就一把推到了地上。正巧郭罡从外面推门而入,这书就掉在他的脚边。“大人和谁生气呢?”

    玉旒云没好气地:“没生气,不小心弄掉了而已。”

    “哦,是么?”郭罡将书拣起来,“《司马法》,原来大人在看这本书。”

    玉旒云本来想说不是自己在看,但又转念一想:难道还能是范柏在看么?石梦泉也从不曾在这间书房里读过书……莫非这是郭罡特特摆出来有所企图?她因此沉默不语。

    郭罡笑道:“啊,老夫愚笨。大人治军已久,这本书恐怕看得很熟了呢——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放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方,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

    他读的是《司马法》的开篇。玉旒云听到“杀人安人,杀之可也”就知道他是想说水淹之计——这些天不见他提,还以为他死了心,未料依然执着。便冷笑道:“你不用再说了——你不是才读过么?‘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你把郑国的土地都淹没了,这叫爱其民么?”

    郭罡道:“自然不叫,那叫杀其民。”

    玉旒云听他这样说,真是又好气又好笑:“那么你还来宣读什么《司马法》?”

    郭罡道:“老夫只是有一事不解,想和大人讨论讨论——大人的士兵是从何处而来?”

    玉旒云皱了皱眉头:“自然是从各地招募。”

    郭罡道:“士兵入伍之前做何营生?”

    “自然是做什么的都有。”玉旒云道,“农夫,樵夫,铁匠……”

    郭罡道:“那么大人以为郑国士兵入伍之前都是什么人呢?”

    玉旒云怔了怔。郭罡接着道:“还不是农夫,樵夫,铁匠——是人家的儿子,兄弟,丈夫,父亲——还不就是郑国百姓?为什么郑国的百姓不能杀,士兵却可杀呢?莫非只因穿上了铠甲,他们就不再是人了吗?”

    一语把玉旒云问住了。半晌,道:“那你是什么见解?”

    郭罡道:“老夫就是想了许多年也没想通,所以干脆不想了。”

    玉旒云蹙着眉:这叫什么回答?

    郭罡道:“老夫自从决定不再考虑这个问题之后对主公素来都说:只要是为了胜利,为了将来,该杀就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哼!”玉旒云冷笑了起来:绕了这么一个圈子还是回到开始。“好。”她道,“那么我现在也明确的跟你说,我认为,为了胜利,为了将来,都不可以引水淹没靖杨。这就是我的决断。”

    郭罡的面色很平静:“只要大人有了决定,那就好。”

    谈话到这里气氛僵硬,应该告一段落了,然而郭罡却站着不走。玉旒云虽然知道这人可以帮自己对付公孙天成,但依然讨厌他的态度,就问:“你还有什么要说?”

    郭罡道:“老夫另有一事不明,要向大人请教。”

    玉旒云不耐烦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