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史蒂夫…马丁卖力的逗乐、搞笑,没能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嗨起来。
最佳记录片的得主上台领奖时,不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却十分突兀的大骂布什“无耻”。他的这一举动,反而博得了观众席上众多明星的喝彩。
可惜接二连三的获奖人,都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政治观点,让坐在台下的观众都在为这一届奥斯卡揪心。
例如亚德里安…布洛迪和迈克尔…摩尔借此机会呼吁反对入侵伊…拉…克。纪录片摄制者(同时也是下一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获奖者)拍摄了一部短片在典礼上放映。这部短片录下了100个名人对于电影的讨论。从劳拉…威尔士…布什、戈尔巴乔夫到伊基…波普(IggyPop,朋克音乐教父)、路…瑞德(LouReed,摇滚乐名人),到肯尼斯…约瑟夫…阿罗(197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奖者)到莫里斯本人的儿子汉密尔顿。
“真是够了,亲爱的,你一会领奖的时候可不要说这些。”凯特穿的美美哒坐在他身边,有些烦躁的嘱咐陈天都。
“放心,我不一定有机会上台。”他拍了拍凯特的手,另一边的娜塔莉直翻白眼。
以往美女帅哥争奇斗艳花枝招展地入场式也尽可能低调,最时尚的饰物是和平胸针,而众多的黑色晚礼服也为晚会定下了一个肃穆的基调。
当然,奥斯卡毕竟是娱乐界的盛会,所以,当怀孕的泽塔?琼斯挺着大肚子上台演唱,当痞子阿姆在那里说着唱着大放异彩,当一幕幕光怪陆离的影象再次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大家毕竟还是暂时忘记了战争。
《芝加哥》夺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效、最佳电影剪辑、等六项大奖。
最佳动画长片被在日本创造票房纪录的《千与千寻》拿走。
反战题材的《钢琴师》意外受捧,成为今届的最大黑马。连陈天都提名的最佳导演也泡汤了,颁发给了《钢琴师》导演波兰斯基。
但此前,关于他26年前的不道德丑闻一时间被媒体炒得沸反盈天,尽人皆知。最后还惊动了警方,威胁如果他一旦前来参加颁奖典礼,便会将其逮捕归案。
虽然《钢琴师》一片曾获得包括戛纳金棕榈、英国奥斯卡、法国恺撒等多项国际顶尖奖项的肯定,但就连波兰斯基自己都对奥斯卡的提名惴惴不安,几乎不抱希望。
而今,《钢琴师》却大爆冷门,美国当地媒体只能用“令人非常惊讶”来表达心中的不解和疑惑。震惊之余,大家纷纷猜测评委们的初衷。一些评论家认为,奥斯卡历来喜欢和媒体评论对着干,“你越说怎么样,我就偏不怎么样”。
这次恐怕又是以“艺术和人品是两回事”为借口,在评选中还波兰斯基一个“清白”。
如果放在中国,铁定一个“劣迹艺人”的名头扣在头上,封杀你十年八年!(未完待续……)
。。。
第四一四章:备胎()
其实,它的背后还隐藏了一个更大的获益者——米拉麦克斯公司,因为《钢琴师》和影后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时时刻刻》也都是该公司的杰作。
数年前,米拉麦克斯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型电影发行公司。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该公司相继引进了诸如《莎翁情史》、《美丽人生》、《卧虎藏龙》这样的海外佳作,令公司身价陡升。
直到去年,他们投资4500万美元打造出极尽豪华的《芝加哥》,并再度一举成功,其选材的独到眼光和独特的运作方式,已成为当今好莱坞诸多制片公司中“小兵立大功”的新典范。
哈维这个大胖子,眼下已经有制造奥斯卡血案的能力了,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米拉麦克斯也同矩阵一起,被誉为最有前途的独立制片公司。
虽然矩阵制作的电影,多为大投资大片,却因为陈天都的关系,在奥斯卡上也没落下太远。
值得一提的是,《英雄》也进军了奥斯卡。但米拉麦克斯此次只把目光集中到了另一部票房大片——意大利影帝罗伯特…贝尼尼的《新木偶奇遇记》上,而后者的失败令该公司措手不及,于是在《英雄》的宣传攻势上明显缺乏力度和主动性,致使在最佳外语片的决战中铩羽而归。
矩阵公司总算不是剃光头,不是娜塔莉…波特曼,最佳女主角被“假鼻子”妮可…基德曼凭借《时时刻刻》摘取,“犹太小女巫”的话应验了。
拿奖的是陈天都。最佳原创剧本小金人。
“四次提名。三次获奖。”陈天都已经算是奥斯卡的常客了。还创造了一个纪录,连续五年内,第一次有人拿这么多最佳编剧奖。
这份数据和资历,完全让人忽略了他28岁的年龄。让人惊叹这个年轻人在影片质量上的成就。
在三千多人的掌声之中,一身帅气黑色西装的陈天都上台接下小金人。所有人都等着他的获奖感言,这个中国人会说什么。
他颠了颠小金人,从左手交到右手,笑道:“还是这么分量十足。”
台下一片轻微笑声。
掌声再次响起。所有知道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史蒂夫就是史蒂夫…斯皮尔伯格。
“电影在我眼里,就是等待。如果你想拍电影,可是没有好剧本,等待。如果你有好剧本,可是没有投资,等待。如果你有好剧本,又有投资,可是Tom…Cruise不愿意演,等待。”
“我算是一个幸运的人。发家之初就是一个剧本。只身来好莱坞之前,我以为就是这样。剧本写的好,你就能成功。可惜后来发现不是这样,我才明白自己有多幸运。感谢谢谢史蒂夫,他领我入门。梦想让我坚持,并且一步步走到今天。感谢协会,他们对我这个年轻人太垂青了。感谢所有人,谢谢!”
他高高举起小金人,晃了晃。
一如金球奖上一样,洒脱,潇洒。
奥斯卡结束了,美国媒体关注《钢琴师》黑马和《芝加哥》一家独大。
中国人关注陈天都又一次拿奖,那潇洒的挥手。关注《英雄》再次惜败奥斯卡舞台。
好莱坞华裔制片人罗燕就很干脆的指出:“2003年不该来。对《英雄》而言,竞争明年的奥斯卡奖是个更好的选择。《英雄》2002年11月制作结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市场宣传。在这一点上,已经输给了竞争对手。”
一个月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罗燕就坦言,她已经看过了竞选今年奥斯卡奖的绝大多数影片,但还没有机会欣赏《英雄》。
而《英雄》在美国的发行方米拉麦克斯公司200年有3部影片角逐奥斯卡奖,这家公司把宝押在另外两部影片——《芝加哥》和《纽约黑帮》上。在此情况下,只能对《英雄》忍痛割爱。另外几名美国电影学院的华人会员谢晋、陈凯歌、巩俐、顾长卫,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观影活动,因此失去了为《英雄》投一票的机会。
人和上又输了,连中国人自己都不去倾力帮忙,怎么能赢。
再一个,东方味太浓,缺地利。
一位看过《英雄》的好莱坞影人说:与《卧虎藏龙》相比,后者是给西方人看的,而《英雄》是给东方人看的。
李案和电影公司签下的合约中约定电影公司要对《卧虎藏龙》进行大量的宣传,以至于李案在电影的拍摄费用上作了不小的让步。知情人说,李案甚至是在自己贴钱拍片。
好莱坞圈内的一位华裔人士表示:当初,李案创作《卧虎藏龙》剧本时,先用英文完成,然后才翻成中文。《卧虎藏龙》的很多表现手法和细节处理,都迎合了美国人的口味。这位华裔人士说,好莱坞影人对《英雄》中的一些中国式表现手法表示不解。以至于影片美国的发行商在好莱坞内部放映这部影片时,不得不请人来为专业人士们解释剧情。
国内有媒体踢爆,在《英雄》发行之初,陈天都就有意帮助《英雄》推广到美国。可惜张卫平选择了米拉麦克斯,拒绝矩阵。
此举如今在人看来,简直是自找的,短视!
诚然,《英雄》打破了陈天都在内地的票房纪录,可《英雄》的所谓宣传、所谓卡盗版的那些手段,全都是陈天都此前留下的招式。可以说《英雄》的成功,也要感谢陈天都帮忙开创的国内市场。
如今居然顾虑矩阵,选择米拉麦克斯,简直自作孽。
国内媒体也特意去美国了解一番,发现这部电影在美国基本上就是默默无闻。记者接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