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片时代-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天都哈哈大笑,“那你坐过来点,我帮你按。”

    雨果摇头笑笑,“我开玩笑的。你腿上的伤怎么样,如果是肌肉拉伤就比较糟糕了,还是去医院系统检查一遍比较好。”

    “没事了,我能感受到。”陈天都无所谓摆摆手。这点小磕碰是难免的,相比辰龙拍动作片那股拼命精神,他简直是娇弱的女人。也是因为经验太少、练习不够的缘故,不能很好的与威亚做配合。

    “你呢,怎么样?”

    他不问还好,一问起来雨果顿时一脸牢骚,“我快受不了了,每天面对十二个自己,换做是你,你来试试看。”说完这句话,又醒悟大家都还在现场,马上又朝他的替身们解释一句,“嘿伙计们,我不是在说你们,我只是在发牢骚,你们当我放屁好了。”

    “哈哈……”现场传出一阵调侃大笑,雨果无语的耸耸肩。

    身边时刻都有十二个跟他身高、体型相仿的演员,在时时刻刻的模仿他的言行举止,甚至表情。仿佛另外一个分身似的,也难怪雨果要发牢骚。因为他感觉整天面对12个“自我”,那种情形挺“恐怖”的。

    分身们显然也习惯了他的牢骚,笑笑就过,没有人放在心上。电影完成之后,他们的脸不会出现在大银幕上,但至少会得到一笔不菲的片酬。这就是底层演员的辛苦,好莱坞的金字塔远远比任何地方都要高,都要陡峭,可不是谁都能出名的。

    这场堪称革命性突破的“虚拟拍摄”。

    在《黑客帝国:重装上阵》中尼奥和100名升了级的矩阵特工史密斯过招,这是片中两大重头戏之一,其中蕴涵了复杂的镜头运动。如此多的人物,如果用“子弹时间“来勉强应付的话,将会是极其耗费人力物力的。

    每一个镜头拍摄前,都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

    有时候你现场看,会是一场精彩的打斗戏,可它并不一定会被采用。真正有用的镜头,应当是使得他所要求的拍摄动作,全部能在电脑里的虚拟场景中进行。

    所以整个拍摄从位置到动作,都需要严密计算出来。

    拍摄所需的各种物件,包括场景、人物、灯光等,全部被整合进了电脑,然后,陈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在计算机上“指挥“角色的表演和动作,从任意角度运动镜头。简而言之,就是拍摄出导演想拍摄的任何场景来。

    但是,这个时代的电脑技术还不够那么神奇,否则直接拍虚拟电影得了。而所有那些输入到电脑里的数据,自然是完整无误地来源于真实世界。

    若非本次拍摄,创造性的试用数字摄影技术,工作量只会更多。

    那边迈克尔带着团队,也一刻不停的在忙碌着,所有的特效工作,都是在边拍边进行的。这里刚刚结束一个镜头之后,就要把这些镜头“克隆”进他们的电脑内,用专业软件处理。

    从虚拟到现实的转换,实在是难得的创意。在真实世界中不可能完成的镜头,同时由于虚拟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完美复制,观众根本无法挑剔表演、动作和场景的真实性。

    如果有人对特效制作稍有所知的话,就会立刻明白这一步迈得有多么大。

    从来电脑虚拟的世界只是拍摄真实世界的补充和修饰,即使是像《星球大战前传》那样号称每一个镜头都包含了视觉特效的电影,也无法使导演能完全在虚拟世界里执导一场和真实世界完全无异的表演。

    就像此前说过的,“虚拟拍摄”,让陈天都作为导演的自由发挥空间一下子扩张了n倍,剩下来的唯一限制,就是他们的想像力。

    “伙计,习惯就好。”陈天都休息的差不多了,站起来拍了拍雨果的肩膀,又朝他的分身们问道:“大家休息的怎么样,可以拍摄了吗?”

    “差不多了,你没问题我们就更没问题。”

    “那好吧,准备开拍下一个镜头。”陈天都大声喊道:“八爷,可以开工了。”

    袁禾平开始取代他的导演位置,掌镜全程。看看镜头正准备喊“action”时,那边特效组迈克尔又喊话了,“等一下,你们的感应器好像有些接触不良,等等我们来重新检查一遍。”

    于是拍摄再次中止,每天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未完待续。。)

    。。。

第两一零章:吸血鬼() 
(自动订阅涨人品,长得帅,睡得好,吃饭香,求设置自动订阅!)

    ……

    “分身”们除了要模仿雨果外,脸上还要贴满感应贴片,这是“动作捕捉器”(motion…capture)将所有尼奥和100个“史密斯”该完成的动作全部输入电脑。

    单单这一工作就需要好几个月的功夫,估计拍完整部电影之后,将创造了电影历史上使用“动作捕捉器”的新记录、事实上,这一记录也超越了所有大型三维游戏曾使用过的动作捕捉数目(电脑游戏是“动作捕捉器”最大的市场)。

    对电影拍摄中层出不穷的高科技,袁禾平也见怪不怪了。他知道这个年轻人不像其他中国电影人,在香港也只跟徐老怪有些类似,都喜欢挑战科技创新。

    却不得不说,“动作捕捉器”的使用也使他的动作设计更加得心应手,根本不必担心雨果分身像不像的问题,可以设计出许多常人难以做到的动作,并能通过电脑修饰,使武术动作看起来更加有力而舒展。

    每次拍摄完毕,再看看特效制作之后的效果,连他都要感叹好一会,“精彩!很精彩,放在现实中是没有任何办法完成的。”

    每每这个时候,迈克尔领导的特效小组都会把他的夸奖照单全收。因为他们值得这种夸奖。

    不仅是史密斯的分身,整个特效小组分区,都时刻立着两个骨头模型架子。其中一具是陈天都的“骨骼”。另一幅是雨果维文的。看到这个东西。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我们百年之后,也都会是这副模样。”

    “别想了,你百年之后,骨头一定都烧成灰,哪会像这么白。”雨果打击道。

    这是实实在在地由骨骼到肌肉再到肌肤地“再造”了虚拟尼奥、史密斯的身体构架,然后再为他们覆盖上和照片一股清晰、真实的肌肤和衣服。

    在这一步步创造真实“虚拟人”的过程中,迈克尔的特效小组又发明了另一项超尖端的技术:“全面捕捉”,又称“全息捕捉”。

    他们使用5台sony旗舰级超高精度hdw900型数码摄像机。呈半圆形对准每一个演员的脸部,捕捉f演员脸部的每一个精细反应——从一根头发丝的摆动到每个皱纹的抽动方式(hdw90能精确到看见毛囊和毛细血管),然后综合5台机器的数据,就可以得到演员表演时脸部的三维精确数据。

    所有这些数据都没有被压缩,而是直接输入进大型电脑系统,每秒钟的数据流量就是以g为单位来计算的,而轮到特效小组的工作,他们还要再将这些真实的面部表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情节“贴”到相应的虚拟人身上。

    由于无论是虚拟人的身材、动作、表情,还是他们衣服在动作时的变化,都是直接从真实表演当中复制过来的。虚拟人也就和真实世界中的演员完全无异了。

    这些并不算完,其中许多复杂工作。连陈天都也是不懂的,因为太过专业了。

    据迈克尔介绍说,最后的步骤,是另外“复制“好的虚拟场景、道具,和一些影片需要的特殊效果被加了进来,完美地组合成和真实世界一样的虚拟世界。他们称这场虚拟拍摄为“虚拟制片厂”,这使得无限制地多样化镜头运用和剪辑成为可能。

    迈克尔的团队们每攻克一个难关,都会自豪的感叹,“这部电影之后,矩阵特效工作室名列全球顶级特效工作室之列,恐怕没人会怀疑了。”

    陈天都不以为然,“如果你们能扭亏为盈,名列世界第一,我也会举双手赞同。”迈克尔顿时泄气,如此庞大的特效技术,可都是建立在美元的基础上。如果没有陈天都的资金,他们一个场景也搞不定。

    而好莱坞的大片使用特效越来越多,往往一部电影之中,特效占据的比例超出想象。可是相比电影庞大的利润,连演员编剧都有分成,却没有任何特效工作室能够享受分成的权利。所以说,别看好莱坞的电影特效如此繁荣,其实大部分都不会带来太大的利润。只有少数,如工业光魔、数字领域……

    不,就连卡梅隆的数字领域也未必会有多少利润,否则也不会在日后宣布破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