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地下还有6层地下室。
如果算上地面上的135层,总共是141层。
车辆停车位设在地下室,可停放超过3000辆汽车。整栋大楼将设置35部电梯,包括3部时速达52公里的高速电梯。
这3部电梯也将成为世界速度最快的电梯。
很显然,
689米和135层这两个数字震撼了所有人。
许多人怀疑这么高的建筑建成后不会倒,就像当初建造纽约帝国大厦时,没人相信这么高的大楼能够建成。
正是带着这样的震撼和疑问,
包括香港本地的媒体机构,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家媒体机构云集在了奠基仪式的现场。
在一片镁光灯的照射下,卫雄和受邀而来的港督卫奕信用铁锹朝刻着‘奠基’两个字的石碑洒下了沙土。
简单而隆重的奠基仪式就这样完成了。
接下来将召开记者招待会,而这才是现场所有记者真正期待的。
记者会刚开始,卫雄和港督卫奕信按照惯例做了简单的发言,之后便正式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第一个获准提问的是凤凰卫视的女记者:“卫先生您好,非常高兴能成为第一个提问的记者。”
“据我所知,现在的世界最高摩天大楼,是建成于1974年的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高度为442米。”
“也就是说卫氏国际中心建成后将比西尔斯大厦还要高两百多米。”
“这么高的楼真的安全吗?他的抗震能达到什么程度?我想在场许多人都跟我有同样的想法。”
卫雄微笑且坚定的说:“我的回答是绝对安全。”
“听到我这样说,估计等会又会有人问我凭什么这么肯定。”
“在几个月前的一个记者会上,我曾经说过,卫氏国际中心共向三个国际著名的建筑设计所发出了邀请。”
“他们各自拿出了一个方案。”
“科里斯曼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方案最高,高度是712米,146层,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方案是585米。”
“而我选择的是英国的K0F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方案。”
“也就是大家现在所看到的,算是折中。”
“我曾问过三个方案的设计师一个问题——以目前的技术,摩天大楼最高可以建造多高?”
“他们给我的答案差不多。”
“归纳起来大概这么一个意思——如果不是在地震多发带,高度超过700米完全可以达到。”
“他们都是这个世界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他们的一致观点没有人会怀疑。”
“当然,为了更具有说服力,就让卫氏国际中心的主设计师博特·罗伊斯先生来给大家做专业的分析和介绍。”
坐在卫雄右手侧的中年白人朝众记者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其实刚才举行仪式的时候,我就听到有记者在说这么高的楼会不会倒,这是非常可笑的想法。”
“任何一个专业的建筑设计师,”
“都不可能让一栋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进入施工阶段,除非他疯了,但很显然,我现在很正常。”
“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这栋大楼非常安全。”
“在设计时我们采用许多新的设计理念,保证大楼在达到高度要求的情况下不会降低它的结构强度。”
“同时,大楼的主体结构为上窄下宽的塔状结构。”
“这能进一步提升结构强度。”
“而且在建设时我们将采用大量新型的建筑材料,尤其是选用的钢材,它是美国最新的科技成果。”
“其强度比西尔斯大厦所使用的钢材高出了2。3倍还多。”
“按照设计要求它能抵抗8。0级的强烈地震,所以我可以负责任的在这里说它是安全的。”
“事实上,根据我们的模型试验,采用我们的设计方案,大楼完全可以达到750米,甚至更高。”
“但是为了减少质疑声。”
“我们刻意压缩了设计方案。”
卫雄接过话:
“我知道罗伊斯先生的话并不能完全打消所有人的怀疑,毕竟大家只是普通人,不是设计师。”
“对此我也没有办法。”
“其实在我看来各位的担心无异于杞人忧天。首先,我不可能花几亿美金建一栋不安全的摩天大楼,”
“我也是要在里面办公的,不可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其次,纽约世贸中心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都建成于十几年前,那时的建筑设计和材料都无法与现在相提并论。”
底下的人想想也是。
其实他们的怀疑,更多的是来自于对大楼高度的震撼,而并非是真的担心大楼会不会倒塌。
毕竟还没有听说过有哪栋摩天大楼倒塌的。
何况,卫雄邀请竞标的三个建筑设计所,都是行业内的翘楚,他们的招牌本身就具有权威性。
第二个提问的记者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他的目标是卫奕信:“总督先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您上任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商业性质的活动。”
“请问您对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将坐落在香港有什么看法?”
卫奕信本来就有些小的眼睛因为笑几乎眯成了一条缝。
“很高兴也很自豪,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在我的任期内香港会出现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
这将给我的人生和政治生涯都画上非常浓重的一笔。”
“毫无疑问,卫氏国际中心建成后将大幅度提升香港的国际形象,也将更加巩固香港国际大都市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非常期盼这一天能早点到来,最好是在我卸任之前。”
第三个提问的是一个来自日本《读卖新闻》的女记者,看起来小巧玲珑挺漂亮,也很有礼貌。
“顾先生您好,非常高兴能够向您提问。”
“在购买建造卫氏国际中心的土地时,您还在清水湾购买了一块面积高达73万平方米的土地。”
“这块土地据信将被用来建设您的私人庄园,按照土地面积,庄园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私人庄园之一。”
“”而据我得到的消息,早在一个多星期前庄园就已经动工了,但您并没有公布庄园的任何具体信息。”
“在这里,您能介绍一下吗?”
这个问题其实许多记者都想问,特别是港台记者,在亚洲,卫雄的八卦新闻远比经济新闻更受欢迎。
平时由于卫雄不喜与记者打交道,因此每次卫雄参加发布会什么的,记者都会就准机会,问一些私人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之前已经有记者问过周蕙敏等人了。
得到的回答不是‘不清楚’,就是‘无可奉告’之类的托词,完全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信息。
卫雄扫了眼记者,
玩笑道:“看来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不过我只能回答那里确实是用来建别墅的。”
“其他的我没什么可透露的,我希望各位能多尊重我的私人生活。下一位。”
别墅?有那么大的别墅吗?
底下的记者心中都是肺腑不已,不过他们也知道既然卫雄都这样说了,肯定是问不出其他东西了。
接下来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
“卫先生,根据公布的资料,这栋大楼将安装时速为52公里的电梯,也就是说从1楼到顶楼还不到1分钟。”
“这样的速度真的能够实现吗?”
“另外,不知道大楼什么时候启动使用?”
“正如你说看到的,是每小时52公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限。”
“但我相信专家给出的数据。”
“既然罗伊斯先生的设计团队给出这样的数据,我相信是可以达到的,而且也必须达到。”
“不然以后我上班将会是个问题。”
“至于启动使用,目前的预计是1992年年底。当然,这是个大概时间,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下,”
“我会要求建筑公司加快施工进度的。”
——————————————我是郁闷的分界线——————————————
陈在前等了两个多小时,
眼看都六点多了,陈红还没有回来。
“叮——”
电梯抵达的声音让无聊中的陈在前回过了神来,连忙转头看去,可随即又失望的收回了视线。
从电梯里出来的并不是陈红,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