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献帝新传-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中军的职责是镇守京都,由于襄阳城一直没有遭遇战火,镇中军并没有建立显赫的战功,在后期抽调部分镇西军精锐进入,移迁到天京,降为天京驻防军,并从各定番号军中抽调将尉,为大汉帝国唯一达到十万,且以汉军正规军费军备补给的驻防军,并且荣升在四大综合兵团之一。
  镇北军后期在并州战役中全军覆灭,这支大汉仅有的重骑兵团被迫转向游骑兵建制,这也成了南太祖刘协心中一道永久的疤痕。
  镇西军战功显赫,然在国内基本统一后,为了实现主力军团骑兵化的建设目标,镇西军原有主力降为西京驻防铁军,是大汉帝国内最强的驻防军团,拥有五营准汉军军备和军费配给,改由霍俊担任将军。
  初泰五年之后,定东军、定南军和定西军开始成立,征西军也正式设立。
  定东军最初豫章一带的壮丁为主,后期逐步转化为丹阳主力军团,是徐庶平定三州的主力军团,早期由孙坚统领,在孙坚调升大汉帝国征南大将军之后,由吕蒙统领。
  在结束国内战争之后,定东军降为南京驻防军。
  定南军的基础是镇南军在丹阳化替换下来的荆州本地弓弩兵为基础,为大汉少见的纯步军团队,其中弓弩兵占据了四万人,纯步兵只有一个营,约一万人。
  在结束国内战争之后,定南军从洛阳调至南海,部分降为广州驻防军,部分进入征南军,参加了大汉帝国统一安、泰两州的战役。
  定西军和征西军都是凉州的本地兵团转化而来,他们是大汉帝国游骑兵的始祖,并一直担任主力游骑兵团的责任,后期挫败安息主力骑兵团的战绩更让两军声名远播海外。
  定西军在国内统一后,改番号为镇西军,由原定西军将军担任镇西军将军,并和征西军一同参与了大汉帝国和安息帝国的最终战役——图兰战役。
  在图兰战役结束后,定西军以镇西军番号留守图兰平原。
  定北军是在中原会战之后,青州兵系组建的综合兵团,一直没有遭遇大规模战役,后降为驻防军,成为济南驻防军。
  征西军是马腾原系兵团,后期融入张颌的冀州精锐,成为大汉四大综合兵团之一,在结束了帕文战役和图兰战役之后,马腾退回京都,其子马超继续同龄征西军,参加了大汉帝国和贵霜帝国的三次大规模战役,为大汉平定中亚、南亚立下汉马功劳。
  征东军是曹操原系兵团和庞德兵团融合的综合兵团,同样是四大综合兵团之一,主导了兴州战役,并和赵云的征北军一同参与了幽州决战,其后镇守在兴州,并极力向北开拓,大规模了开拓了远东地区,随着海宁港的规划,征东军也融入的水军体系,成为一支真正的综合兵团。
  征南军,征南军最早是司马懿的长安原系军马,后由于司马懿拒不交出军权,在南太祖的压制下,征南军改建,由孙坚领衔,主力军改为丹阳兵,是大汉第一支可以实现大规模登陆作战的综合兵团,位列四大综合兵团之一。
  征南军在成立后,参加了大规模的幽州战役,其后转战南方,为大汉帝国平定安、泰两州立下汗马功劳,并发现了澳州,在孙坚之后,由陆逊掌管,在陆逊的指挥下一直打到波斯湾,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大汉帝国最西方的贸易据点,是大汉帝国海上帝国霸业的中心军团。
  征北军,征北军的基础是大汉多年培养的新野预备军,是大汉最大的纯骑兵军团,拥有十万游骑兵,由于其兵种单一,通常作战都有两支禁军的重骑兵营和控铉骑兵营搭配作战,或者有南骊等部族兵团搭配。
  大汉的水师建设首先是从禁军的四大海营开始,其后增加淮安海营,此后随着战争需要,五个海营开始整合,最终形成了黄河、长江两个内陆水师和北海、东海、南海、西海六大水师。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海和西海水师,他们都极大了开拓了大汉帝国海上疆域,而北海水师的向北开拓,最终也抵达了阿拉斯加附近,而东海水师则长期镇守渤海湾和辽州海峡之间,并参与了平定瀛州的战役。
  大汉远征军,这是在大汉帝国主导下各集商社集中成立的远征军,由凌统出任总都督,总人数超过三十万人,一直打到了罗马境内,在成为罗马主要的守护力量的同时,为大汉帝国在西方的贸易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也为大汉帝国实施东西双极文明战略提供了保障。
  并且是此后大汉长期派驻远征军前往罗马压制当地蛮族的先例,当然这支军队全部军费是由罗马帝国提供。
第一卷  内宫之斗 楔子
 更新时间:2009…5…30 0:48:57 本章字数:1099
  契子
  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张角命令马元义调动荆、扬等地徒众数万人向邺集中,约定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但预定起事前一月,张角弟子唐周上书告密,马元义被捕,惨遭车裂。洛阳百姓和太平道徒被杀的达千余人。灵帝随即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张角等起义领袖。张角派人飞告各方提前起义。于是三十六方“一时俱起”,众达数十万人。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灵帝慌忙下令州郡修理兵器,加固城防,派何进率左右羽林和五校尉营镇守洛阳,在洛阳附近增置八关都尉。又派遣皇甫嵩、朱儁、卢植等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并解除党锢,赦免党人。
  近日各州偶有小胜,然未伤黄巾筋骨,汉灵帝心中烦忧不已,忽闻常侍张让慌张来报:幼子刘协与宫女戏耍,自高处跌下而昏迷不醒。
  汉灵帝心中大恐,他本有子二十余,能活到现在不过何后之子刘辩和王美人之子刘协。何后娇宠跋扈,又多争权夺势之心,为自己所不喜欢。刘协生的与自己颇多相似,现在不过三岁,已经能背诗词歌赋,聪明过人,自己有意立其为世子,恐何后加害与他才未能立。
  刘协母亲王美人本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姿色比何后还略胜了一筹,而且能诗擅画,谈吐优雅,举止端庄。汉灵帝对她极为宠爱,颠鸾倒凤后不久王氏怀了孕,被进封为美人,在汉朝制宫廷妃媵制度里比贵人低了一等。
  何皇后将王氏恨入骨髓,私下里时刻图谋加以陷害。王美人生性聪敏,她早知道妒忌心强烈的何后不会容她,所以在进谒何后的时候用帛束住腰部,不让何后看出她怀了孕。只是腹中的胎儿一天比一天大,王美人朝夕辗转不安,便买了堕胎药喝下去。因为一旦生下儿子可能母子都保不住性命,但是多次服用堕胎药并不见效,她想也许是天意如此,便不再喝堕胎药,听天由命了。十月怀胎后生下一个男婴,灵帝十分高兴,给婴儿取名为刘协。 
  生下了孩子,王美人要服药调理,何后密遣心腹的内侍用鸩毒代替药物毒死了王美人。灵帝听到王美人忽然去世的消息,急忙前去探视,他一看王美人四肢青黑,就知道是中毒而死,不禁流下了泪。不久追查到是何后下的毒,灵帝顿时出于愤怒,并打算将何后废去。胆大包天的何后这才感到害怕了,她急忙花钱贿赂曹节、张让等阉宦为她说情,灵帝一生最相信宦官,于是何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虽然放过了何后,但灵帝对她心生了顾忌,他将王美人所生的儿子刘协寄居在永乐宫让董太后抚养。由于董太后的精心呵护,刘协才没有遭到何后的暗算。
  灵帝怀念王美人不已,他撰写了《追德赋》与《令仪颂》两篇辞赋纪念她,辞赋里的字句缠绵悱恻、如泣如诉。
第一卷  内宫之斗 第一章 初降汉室
 更新时间:2009…5…30 0:49:02 本章字数:6999
  刘洋全身疼痛难忍,动弹不得。慢慢睁开眼睛看见四周朦胧一片,渐渐清晰才发现自己躺在罗娟轻纱笼罩的软床上,身边坐着一男一女。男子三十余岁,脸色微黯,长发轻拢,头戴帝灌,身穿黑色绸袍,袍上绣有金龙遨游图。女子四十岁开外,头戴凤簪,肌肤白洁,体态丰盈,身着青色绣凤绢裙,极具富贵之姿。
  两人身后跟着一群身穿汉代直裙紧衣的女子和几名白脸猥亵男子,那几名男子阴邪怪奇,如太监一般全无男人气概。
  刘洋心中大惊,不知道自己怎么到了这个地方,正要问身边人怎么回事,他们却声声欢呼。
  坐在一边的男子急忙抱刘洋在怀中,道:“协儿,惊吓寡人也!”
  女子也伸臂自那男子手中抱过刘洋,将他贴在胸口一会哭一会笑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