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献帝新传-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夏十三年一月初八,刘协得到张机的奏报之后,连夜带着蔡琰一起匆忙赶往皇甫府,在他到达不久,陈群、细致才、荀、贾诩、胡昭等御府、统帅府和治略府三府重要官员纷纷赶到。
  刘协领着群臣静静走进皇甫嵩的房间,皇甫颜正跪在床前聆听皇甫嵩最后的教诲。
  皇甫嵩此时已然憔悴不堪,口中呢喃着几句话,却又吐露不清。
  刘协走过去,坐在床沿上,伸手握住皇甫嵩的手,轻声说道:“皇甫公,朕来了!”
  皇甫嵩脸上忽然流露出一丝笑容,拼命的用力拉紧刘协的手,生怕这一松手就彻底离开皇帝,他用力抬起头,想说些话,但喉中仿佛堵住一般,只能看到他在说,却听不清楚,刘协贴过去,听到极其微弱的声音:“皇……恩……浩荡,大……汉,中……盛,老……臣……无……憾,谢……圣……上!”
  他说完这话,握紧刘协的手忽然一松,刘协心中一悸,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着皇甫嵩带着一丝宽慰笑容的脸。
  皇甫颜也看到皇甫嵩身体猛然松弛下来,心中大震,扑上去嚎啕大哭。
  刘协感觉自己心中痛楚如锥心一般,乃和陈群等人说道:“该办地事情准备下!”
  说完这话便抽身而出,静立在庭院中。仰头看着天空,在这时,一道流星划过漆黑夜空,燃亮一霎那间的明亮。刘协忍不住感叹道:“长者如斯,天亦叹之!”
  陈群同样走出来,问刘协道:“按国葬之仪吗?”
  刘协微微颔首道:“这些就不用问了吧,起诏书追封为幽州公,想办法安葬在天京城旁的燕山上,选一处好风水,过几年,等天京城建设的妥当了,就安排皇甫家从襄阳和南阳搬到天京城去!”
  陈群点头道:“这样也好,他们家是该第一批进天京。16K.CN那卢公家呢?”
  刘协想了片刻,说道:“也一起进驻天京城吧!”
  隔了良久,蔡琰也出来了,陈群见皇后走了过来,急忙告退避让。
  蔡琰款款走过来,牵过刘协的手,叹息道:“别太难过了,我就怕你太伤心了!”
  刘协轻轻长叹一声,搂过蔡琰。轻声说道:“先是送卢公,后又送皇甫公,每送一人,朕地心中就增加一道伤痕,若是可以,不要让朕送你,好吗?”
  蔡琰微微一笑,依偎着刘协道:“咱们呀,谁也不准送谁。一起离地多好!”
  刘协淡淡一笑,道:“好啊,谁也不送谁。”
  陈群、荀等人都是看着皇甫颜长大的,与他父亲皇甫康也莫逆之交,各自安慰他几句,皇甫颜用袖袍擦尽眼泪。止住泪水。微微抽噎道:“叔们说的是,颜就是心中难过!”
  陈群叹了一声。问皇甫颜道:“你父亲和你叔叔那里都通知了吗,他们什么时候能够赶回来?”
  皇甫颜答道:“事情急得快,前天还康健的很,今个早上就说不出话了,下午才通知族人和长辈们!”
  陈群和荀、皇甫颜商议,将刘协地口谕和他们说了下,各自都没有什么意见,皇甫嵩葬到天京城也是皇甫家的荣事,何况新的皇陵也选择在燕山,能安葬在皇家陵园也是刘协的恩赐。
  由于皇甫康和皇甫骊等十二名皇甫家族主要子弟无法在半个月内赶回来,刘协让陈群通知他们去燕山,还皇甫颜则领旨奉皇甫嵩遗体前往燕山。。1…6…K小说网;手机站wap;.Cn。
  在这以后的十余日里,刘协一直忙于处理各种公务,可每在空暇之时就会想起皇甫嵩,心中仍然阵阵泛酸。
  到了开春三月,刘协亲自前往中央太学府的太学别园为那些大孩子,却是帝国未来的希望们开讲《新道德经》和《大学》,此时的《大学》已经经历过校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也修订成了“格物、致知、诚意、理性、修身、强国、富民、荣家”
  这些孩子大多都是朝廷要员的子弟,或者是各地选拔上来的聪慧寒门子弟,刘协顾虑他们还小,所以讲地非常细,尤其在“格物、致知、理性、荣家”四点上的讲的非常细。
  对于自己的几个皇子,特别着重提了几个问题,刘巍和刘逸年长一两岁,早年便岁蔡琰学习,故对答如流,刘平也能回答一些眉目,刘梓和其他几个皇子就相差很多,皆不能答。
  刘梓年纪也不小了,可淑妃卢惠这些年一直纵容他,蔡琰虽想管教,碍于卢惠之面,也只好随之放纵。
  刘协降下一些难度问了些数学基础问题,刘梓也不能回答,忍不住心火上涌,但碍着众多小学子在场不便发火,只好慢慢忍下来。
  此后他又特意提了一些超过这些孩子学习范围的问题,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让他们自学回答,审阅完小学自的答卷后,刘协发现刘逸答得非常不错,蜀州选拔上来的谯周、兖州选拔的陈骞(其夫陈矫现任兖州治略参事),凉州的姜维、襄阳地曹植、郭奕都回答得不错,令刘协惊喜地是次子刘逸回答地也算可以。考虑他年纪很小,刘协也算是很满意了。
  刘逸是小乔之子,自小聪敏伶俐,深得蔡琰和伊籍喜欢,荀也曾经称赞这孩子有刘协的风范。WAP。1 6 k。cN
  刘协又从《六韬》中抽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姜维、郭奕和次子刘逸表现的都还不错,奇怪的是刘梓和刘平这时反而答得非常有准确,尤其刘梓,小小年纪答得是又精又准。虽然问题很简单,不能解答他们到底有多少能力,但几个问题抽问下来,对这些孩子地兴趣还是可以察觉的,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现在地兴趣,未来就是他们能力和特长。
  刘协对四个较长地皇子也多少有了一些了解,刘巍在蔡琰的教导下,多少像他母亲,好文艺喜哲理。刘逸则爱好广泛和自己有几分相似,属于看见什么就想学什么的人,又机敏聪俐,难怪荀说此子有自己之风,刘平则偏兵法理工,刘梓则完全好兵法,估计其他的书是看了就丢,他性格活跃好动,学兵法倒符合他的性子。渐渐对刘梓也消了几分怒气。
  一些其他贫寒家地学子,则是什么都学,年纪虽幼,却是非常珍惜这次抽到太学府地机遇,都是非常用功,虽然底子比曹植、郭奕等人差些,但态度都是特别端正,加上本身就很聪慧,问什么也都能答什么;至于自己朝廷及各地官方挑选上来的姜维、曹植、郭奕等人。毕竟家境优越,各自好着喜好学习。
  这些年大汉年轻地文臣小将涌现不断,在历史中曾经显赫有名的凌统、邓艾等人若非本身家世还算不错,也绝计淹没在人海中,戏志才曾经对所有襄阳军府年轻将子进行遴选,在这些年综合成绩优异地将子中。一共挑出了二十四位可以着重培养的名录。被统帅府称为襄阳二十四星,其中也确实有凌统、王基和邓艾。其余曹彰、陈泰、张虎、张冲、赵统、赵广等人则因为父亲一辈在朝中声名显赫,名气都在他们之上,历代朝廷对这些世家豪门之后也一定都特别重视,所以襄阳学府和襄阳军府对他们开放的也早,很早就收入学府学习。
  刘协离开太学别院之后,一直在思考皇子的培养问题,他并不想过早立太子,还是需要仔细观察和独立培养,根据他们的性格和喜好进行培养才是最关键的,没有必要每个人都要求什么都学,毕竟只有一个孩子能够继承皇帝之位,但也不能太偏科了,尤其像刘梓这种,过于喜好兵法对他日后的成长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该掌握的基本学科还是要学的。
  回到皇宫,刘协就让蔡琰把妃子们都喊道东凤宫,和几位妃子说道:“朕这些年都是只管国家政军之事,没有注意皇子地培养问题,过些日子,朕打算设立皇子内院,所有皇子给朕住到一起,要让他们学会自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除了安排一两位老内宫洗叠衣物外,皇子内院内的所有事情都他们自己处理,到了十岁必须进太学别院,十五岁全部去预备军服役两年,然后再按他们的特点分配,或者进入襄阳军院学习,或者进入襄阳学府或者襄阳理工学府,或者是直接去禁军再呆两年,你们也不要心疼,如果你们希望皇子能够有出息,就要忍住了,谁也不准庇护。”
  各位妃子本来以为什么好事情,听他这么一说,各自心底都凉了一大截,这好端端的儿子说走就走,再也不呆在自己宫中,想一想就心都碎了。
  妃子们倒是不说什么,卢惠和小乔立刻就眼泪直滚,刘协急忙安慰道:“又不是让你们母子分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