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献帝新传-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可以了,至于皇上打算怎么处理,那倒不用在乎了,反正这个皇上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第二卷 北上并州 第二章 皇甫嵩
 更新时间:2009…5…30 0:52:13 本章字数:2142
  待众人讨论完,杨彪道:“殿下劳顿,不如今日就讨论到这里吧,无论如何,殿下大业还需各位大人支持。”
  众官知道自己加入阵营太晚了,抢在前头的杨彪、周邑等人是吃定肥肉了,看杨彪和周邑儿子站在刘协身边就知道了。不过既然加入晚了吃不到肉,喝口汤也行,齐刷刷地拜倒刘协面前,异口同声道:“臣等当为皇子殿下效犬马之劳。”
  得,这个台词念得倒很熟练。
  刘协点点头,让他们退下,独皇甫嵩留下商议其他事宜。
  现在厅中只有刘协、周瑜、杨修、杨彪和皇甫嵩五人,真正知道刘协全盘计划的只有刘协自己和周瑜两个人,杨修和杨彪不过是暗自揣摩出来的,皇甫嵩则错误以为刘协欲登太子之位。
  刘协大略估计下,杨修和杨彪从自己举措上应该是推断出自己欲到襄阳为王,其他的也不大清楚。
  自己眼下事情不能完全依靠父皇,他们三人必须知道自己计划的大半,才能帮助自己筹划,甚至执行起来也要他们三人完成,便看了看周瑜,示意周瑜把计划说出来点。
  周瑜聪敏,立刻会意,乃道:“我恩师卢公和家父都有意皇上封二皇子殿下襄阳王,现在他们去襄阳就是为了替皇子殿下扫平琐碎之事,安定南方,静候殿下南下。”
  皇甫嵩发现自己判断错,很是惊讶,问周瑜:“既然皇上如此安排,又何必频频示意朝中大臣辅佐二皇子殿下。”
  杨修笑道:“皇甫将军难道没有发现天下局势动荡,此刻地方军阀割据尤胜昔日七王之乱,皇上如此安排是为了日后有人造反之时,有人辅佐皇子殿下帅师进京勤王,以此保汉室。”
  刘协微笑,道:“父皇正是此意,我也有赴襄阳任藩,造福一方的志向,还望皇甫大人助我!”
  皇甫嵩急忙拜下,道:“老臣只道殿下欲争太子之位,如今方知殿下乃为保汉室而退出太子之争,实乃大汉忠王,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
  顿了顿,他又道:“只是近日来,臣相伴殿下左右,陪同殿下研读兵书典籍,以老臣之见,陛下有帝王之能,无论才智仁德皆胜长子刘辩百倍。如今太后和皇上皆宠爱于陛下,且朝中重臣皆有意相佐,何不乘机争太子之位,日后更可为大汉万民造福啊。”
  杨彪亦向刘协望去,毕竟刘协称帝,对自己来说实在是最好的结果。
  周瑜冷笑道:“如今天下大乱,四周皆虎狼,且朝廷无力清剿,授地方以军权容易,想收回则必乱。自黄巾之乱后,朝廷尚有多少威严可存,留在京师称帝必不能久远,远不如诱虎狼入室,关门打狗来的痛快。荀彧先生曾与家父说,皇子殿下如今只可学光武帝,不可学汉武帝。”
  杨彪和皇甫嵩大惊,杨彪惊的是周瑜不过十一岁,眼光独到,言语犀利,确实不在修儿之下。皇甫嵩惊得是,刘协虽小,确实有识人之能,身边两个亲信都只有十一岁,言语中多有不妥之处,行为举止中尽露稚气,但不需十年,这两人都将是天下大才。
  皇甫嵩急忙道:“臣以为荀文若博士所说的非常有道理,比臣高明。”
  刘协笑道:“不知道皇甫大人可愿意举家搬迁至宛城?”
  皇甫嵩看看了刘协,心中更惊,这个是六岁小儿吗?便是自己也远不如他啊,这一步棋下得真是妙。
  若是自己全家移迁宛城,封地必然改道宛城,如此一来,灵帝大有可能命自己为征南将军兼南阳太守,届时,自己兵退可保刘协殿下,进可入京勤王。
  这个肯定不是刘协这个小儿能想到的,也绝对不是灵帝能想到的,可以肯定是荀氏兄弟的谋略,看来日后要好好感谢他们了,与其在京师中和宦官们斗个你死我活,不如外出带兵,一可求自保,二可静待机会保全汉室。
  皇甫嵩立刻道:“臣立刻让族中众人准备搬迁,不知封地之事皇上可已经想好?”又测探一句:“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才能让皇上降旨?”
  这个皇上,唉,我太清楚了!皇甫嵩心中苦笑不得。
  杨彪哈哈一笑,道:“只要皇甫将军明白皇上的心意,我敢说陛下绝对不收分文,还可能支付搬迁费。如果皇甫将军不明白皇上的心意,我估计这个花费就大了。”
  皇甫嵩奇怪的看看杨彪,看着杨彪偷偷伸指点向刘协,心中恍然大悟,皇上的心意是为刘协效忠啊!
  他在官场这么多年,杨彪暗中点拨,他立刻全都明白了,皇上这招是金蝉脱壳啊,真正皇上想立的太子要前往荆州做个小皇帝,观局势而动,随时取刘辩而代之。
  如果没有预料错,在刘协前往荆州之前,皇上很可能会下密诏,以方便刘协行事,而自己、杨彪和卢植便是皇上相中的辅佐刘协的辅政大臣。
  好啊!灵帝啊,你糊涂一生,临走前终于出了一步妙棋啊,可惜天下大乱已经是无可避免之事,届时这么个小皇帝能否杀入京城,控制全国诸侯未免太难预料,既然皇上圣意如此,我便尽人事,竭力而为之吧。
  皇甫嵩心中打定主意,估计拿捏得很准了,道:“我自然不想花钱。”
  众人大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灵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张机被调回京师为他看病,这个神医每日都来为灵帝号脉,对着灵帝的总是带着三分笑意,让灵帝和刘协心中安慰,或许还可多活几年。
  张机回过头,思考药方的时候却是满脸愁容,令何后大为开心。
  看了看张机开的药方,并没有显露出是针对什么病的,只是一味调理清补汤。
  刘协暗道不好,灵帝的身体并不是有病,实在是拖到膏肓了,根本无从下手。
第二卷 北上并州 第三章 并州丁原
 更新时间:2009…5…30 0:52:26 本章字数:3745
  当夜,董太后令人喊来张机,刘协躲在屏风后面静听两人说话。
  董太后问:“张太守,皇上到底得的什么病?”
  张机道:“宫中御医一看便知晓,皆不敢明言而已。”
  董太后叹口气,道:“还能活多久,可否以补药调理?”
  张机道:“肝脾肾胆,都是虚到极致,可以说是虚不受补的地步,以九味清补汤慢慢调理,可活一年。”
  董太后叱喝道:“大胆,皇上怎么可能只活一年,莫非想造谣生事不成!”
  张机道:“臣直言而已,非太后面前不敢说。”
  董太后一怔,道:“哀家知道了,你且下去吧。你乃当世调理内伤的不二之人,若你如此判断,本该无误了。”
  张机道:“我在长沙任太守时,遇一难症,未能解救,断定那人半年后必亡,过一年后又遇那人,那人说有一姓华的游医用奇术治好他的病了。我仔细察看,虽未治愈,但已经治标,料他三年后必然复发,我复开药方让其治根。那姓华的游医也算当世神医,善医外,对内伤常用奇异之术,颇有奇效,若他在此处,我二人联手,可保皇上三年无忧。”
  董太后道:“那我当立刻诏令天下寻找此人!”
  刘协心中大喜,待张机走后,急追而上,问:“张太守,请问有几分把握能找到华神医?”
  张机见是灵帝六岁小儿刘协殿下,脸色难堪,却安慰刘协道:“既是昭告天下,自然能寻得!”
  刘协鞠躬道:“张太守切勿瞒我,华神医既然是名游医,怎么可能立刻找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此人?”
  张机叹了口气,如实说:“恐半年内难以到此,就算到了,已经回天无术了。”
  他正要走,忽觉刘协颇为精明,言语神色显得极为老成,便附在刘协耳边低声道:“皇上之病内乱为主,虚弱至极,无须半年,便难以明晰事理,殿下行事当急促些。吾与周邑有同窗之谊,当为殿下尽力。”
  刘协大感意外,略微一滞,随即道:“多谢张太守!”
  过了几日,皇甫嵩让子皇甫康,义子皇甫郦自长安调入京师的亲信精英部队两千人已到长安,各分翼军、卫军一千人马。
  皇甫康今年已经二十七岁,字坚寿,稳重守礼,为人忠厚。皇甫嵩见刘协身边皆是小儿,无人为其办事,乃向灵帝推荐皇甫岩任皇子参事,为刘协效力,灵帝欣而允之。
  皇甫嵩复进言:“禁、卫两军初立,尚需训练,皇上可让西园八军护佑二皇子殿下周全,臣义子皇甫郦随臣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