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律、与令、格、式有明确的分工和区别,律从消极方面规范惩治犯罪,令、格和式从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
2、违反了令、格和式要依律科刑。
二、唐律的制定
1、《武德律》:开端
2、《贞观律》:总其成
3、《永徽律》及其《律疏》:疏其义
4、《开元律》及其《律疏》:告终
三、唐律的结构
1。名例律
2。卫禁律
3。职制律
4。户婚律
5。厩库律
6。擅兴律
7。贼盗律
8。斗讼律
9。诈伪律
10。杂律
11。捕亡律
12。断狱律
四、唐律的特点
1、礼法结合:礼是立法依据,法是维护礼的武器。
2、首创“疏议”:它阐明唐律的指导思想;简述每一篇目的沿革情况;解释律文;概说罪名之间的区别;简说有关刑罚的一些问题。
3、内容简约:十二篇五百条,比以往的律简约。
五、唐律的影响
1、对唐后中国封建朝代立法的影响:中国唐后的各封建朝代的立法均以唐律为本,唐律的影响深远。
2、对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立法的影响:涉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唐律的内容,并以其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
唐律刑事法律
一、有关刑罚和一般原则的规定
(一)刑罚
五刑:笞、杖、徒、流、死五刑二十等。
1、笞刑:5等,自笞10至笞50,每等递加10。
2、杖刑:5等,自杖60至杖100,每等递加10。
3、徒刑:5等,自徒1年至3年,每半年递加。
4、流刑:3等,从2000里至3000里,每等递加500里。
加役流:作为减死之刑,流3000里,并服苦役3年。
5、死刑:2等,绞和斩。
(二)重点打击的十类犯罪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
(三)贵族官吏的特权
议、请、减、赎、官当。
(四)其他原则
1、老幼废疾减免刑罚原则;
2、更犯的处理原则;
3、“六赃”的处理原则:强盗、窃盗、坐赃、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
4、自首原则;
5、共犯的处理原则;
6、两罪从重处罚原则;
7、同居相为隐原则;
8、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以法律论。”
9、比附原则:“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
二、关于犯罪和量刑的规定
唐朝民事法律
一、关于人的身份法
二、关于所有权法
1、宿藏物
2、阑遗物
3、添附物
4、蕃息物
三、关于债权法
四、关于婚姻法
(一)结婚的条件
1、报婚书
2、私约
3、聘财
(二)结婚的限制
1、同姓不得结婚
2、良贱不得结婚
(三)离婚的规定
1、单意离婚:七出
2、双意离婚:和离
3、强制离婚:义绝
五、关于继承法
被双重54了,精灵郁闷的飘过,掉到历史新人榜,中间的位置了,弟兄们,有什么问题吗?
中国法制史(二)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精灵良苦用心之一斑,明天就是新的一周了,午夜12点以后,能否在首页新人榜,露一小脸,就看弟兄们的了。一如既往的每天两次更新,雄起吧,弟兄们,砸出你们手中的收藏,推荐票吧!
(二)商鞅定秦律
1、《秦律》的制定背景
①秦国的改革:公元前七世纪后较大发展,秦献公时迈出社会改革的第一步,秦孝公时商鞅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②商鞅本人条件: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改革家和思想家,是法家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
2、《秦律》的主要内容
①改法为律,轻罪重罚;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制军爵律;
③置县迁都,统一度量衡;
④焚毁诗书,禁止游宦
3、商鞅变法的意义
①使秦国强大
②使法制发展
③使国家统一
第四章秦朝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立法概况
一、立法指导思想
1、缘法而治
2、法令由一统
3、专任刑罚,贯彻重刑主义原则
二、从《云梦秦简》看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
1、律:《秦律》,国家的正式成文法典。
2、令:政府针对一时之事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单项法规。
3、程:即章程、规章,是对有在部门和具体事项的细则规定。
4、式:《封诊式》: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文书程式。
5、法律答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秦律进行解说。
6、廷行事:国家中央一级司法机构的成例。
刑事法律
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
1、责任年龄的确定:以身高确定责任年龄。
2、区分有无犯罪意识:以有无明确的犯罪意识作为认定是否犯罪的重要因素。
3、区分故意与过失:故意称“端”,或“端为”;过失称“失”,或“失刑”。
4、从重与从轻原则:教唆犯、共犯、累犯、预谋犯从重;未遂、自首及主动消除犯罪后果的从轻。
5、计赃论罪:根据赃款的数额分别写出刑罚。
6、连坐原则:秦律中有同居连坐、什伍连坐、军事连坐及职务连坐。
7、诬告反坐: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二、刑罚
1、死刑:①戮②磔③弃市④定杀⑤腰斩
⑥具五刑⑦枭首⑧族刑⑨赐死
2、肉刑:继承奴隶制刑罚
3、作刑:①城旦和舂②鬼薪和白粲③隶臣和隶妾④司寇和作如司寇⑤候
4、笞刑:秦以前已有,用竹制刑具击打罪犯的轻刑。
5、迁刑:类似于后世的流刑,是赦死的替代刑。
5、赀刑和赎刑:财产刑。
三、罪名
1、危害政权罪:①侵犯皇帝人身和尊严罪②叛乱罪③降敌罪④投书罪
2、侵犯人身罪:①杀人罪②伤害罪
3、侵犯财产罪:①窃盗罪②强盗罪
4、职务犯罪:①任人不善罪②玩忽职守罪③贪赃枉法罪④经济管理失职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①逃避赋税罪②逃避徭役罪③逃避兵役罪
6、妨害婚姻家庭罪
行政法律
一、行政机构
1、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2、地方机构:郡县制
二、官吏管理制度
三、监察制度
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1、中央司法机关:御史大夫、廷尉
2、地方司法机关:郡守、县令
二、诉讼制度
1、公诉和自诉
2、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三、审判制度
1、读鞫与乞鞫
2、司法官员的责任
①失刑罪
②不直罪
③纵囚罪
四、监狱制度
第五章汉朝的法律制度
汉朝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法律制度方面,汉朝一方面直接继承并扬弃了前朝法制,另一方面汉统治者汲取了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有新的创造和发展,因此开创了封建法律儒家化的新局面。
汉朝的立法概况
一、汉朝立法思想的演变
1、第一阶段:“无为而治”的法律思想。从汉朝建立到武帝之前,以黄老思想为主,辅之以法家思想。表现为“与民休息”、“宽省刑法”、“无为而治”。
2、第二阶段:礼法并用的法律思想。从武帝起,以儒家思想为主,辅之以法家思想。表现为“德主刑辅”。
二、法律形式及其内容
1、律:汉代基本的法律形式,比较稳定,对人们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2)汉律六十篇:汉高祖时期:①萧何《九章律》9篇②叔孙通《傍章》18篇
汉武帝时期:③张汤《越宫律》27篇④赵禹《朝律》6篇。
2、令:皇帝于律之外发布的命令、文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科:律之外关于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单行禁令。
4、比:即比附,指在律无正条的情况下,选择已经判决的典型案例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又称“决事比”。
刑事法律
一、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
1、上请制度:贵族官僚犯罪之后,普通司法机构无权审理,须“上请”皇帝裁夺。
2、亲亲得相首匿:允许在一定的亲属范围内相互隐匿罪行,不予告发和作证,法律不加制裁或减轻处罚。
3、矜老恤幼原则
4、自首减免刑罚
5、诬告反坐
6、法不追究既往
二、罪名
(一)危害政权罪
1、反逆罪
2、群盗罪
3、首匿罪
4、通行饮食罪
5、见知故纵罪
(二)侵害皇权和危害皇帝人身安全罪
1、不敬、大不敬罪
2、违反诏令罪
3、欺谩、诋欺、诬罔罪
4、左道、祝诅罪
5、阑入宫殿门及皇家园囿罪
6、盗毁山陵、宫阙及御物罪
7、犯跸罪
(二)危害中央集权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