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求生记-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了一阵,陆仁缓缓开口道:“如此一来,荀氏一族就危险了。以荀公的为人。哪里会愿意看到曹操这个汉室外姓之人称公?”汉代刘氏地外姓最多只能到候,公、王这种爵位是刘氏的专利。
刘道:“不错。不过以荀公的为人。
明知是死路也一样会拼死阻拦。而有荀公带头,其他仍旧死忠与汉室的臣子也会极力去阻拦的……今日称公,保不准明日便会称王,甚至……”刘的拳头也开始往死里攥了。刘本就是汉室地嫡系,初出仕时固然有对几近倾颓的汉室失去希望。不过从现在地大局来看。曹操统一北方后汉室稍振,陆仁又搞出夷州、汶州(士移民到汶莱后上表讨职成功,现在简称海外汶州)增加了不少汉室的声威。汉室并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刘这个汉氏嫡系,当然希望能看到刘汉的声威能沿续下去。曹操真来这么一下,刘当然看不惯。
陆仁道:“我想曹操那里的事是拦不住,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进行补救,或者是用其他地方法把曹操的野心压制到一个限度以下……子阳,以前我和你说的一些话你还记得吗?”
刘拱手道:“主公交待过地话何止千句万句?一时不明,请主公稍稍提醒一下。”
陆仁随意的笑了笑道:“我曾经说过,或许我有机会把荀公给拉过来的。现在看来这个机会已经到了。”
刘楞了半晌,许久才呀然道:“主公,难道在那时你就已经看出曹公权势日重之后,称公已是必然之势?”
陆仁心说我不是看出来,而是本来就看过。当然对刘,陆仁不能这么说。低头沉思了片刻后陆仁道:“怎么说呢,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野心本来就是会不断膨胀的,特别是像曹操这种胸怀大志,一有机会就想雄霸天下的人。他有这个本钱有这个能力,当然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子阳你想想,曹操现在手中握有天下其半,身份上却还只是个食邑万户的候,会不希望拥有个合适的身份来明正言顺的支配这些地方吗?”
刘默然点头。想了很久忽然问道:“主公,在此很想问一句,你心系汉室(陆仁到现在为止所做的事几乎都是在振兴汉室声威,单是把夷州和汶莱并入大汉版图就已经是很大的事了,刘当然会有这种想法)。当初你会叛离曹公,是不是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才走的?”
陆仁语塞,他当初离开曹操的因素到现在为止自己也说不清。想了想微微摇头道:“这件事我自己也说不清,不过在那个时候我觉得如果我不走早晚会引来杀身之祸,这算是个理由吧。”
刘叹了口气道:“这事多说无益,徒增嘘叹而已。主公说想把荀公拉到这里来,那接下来要怎么做?”
陆仁道:“还能怎么做,马上帮我准备一下,我要赶赴许都去劝说荀公。”
此言一出,厅中三人同时吓一大跳。貂婵立马就蹦了起来急道:“义浩你开什么玩笑!?你要亲自去许都!?难怪之前你一直不肯说到底为什么要赶回来。不行,这太危险了,我不让你去!”
刘亦急劝道:“主公万万不可!如今的主公可谓是曹公的心腹大患,除之方为后快。如今为了此事而冒然涉险,万一有什么纰漏三州地界又当如何?依之见遣一能言之人前去便可!”
荀粲在陆仁的面前跪了下来道:“师傅,你可万万去不得啊!如若信得弟子,就容弟子去许都劝说家父吧!”
陆仁看看这三个人,摇摇头向刘叹道:“你们啊……子阳、粲儿,你们怎么就不想想,以荀公的为人,真的只凭粲儿或是其他能言之人能说服得了的吗?我心里有很多的事你们根本就无法理解,而这些心事只有我亲自去和荀公面谈,才有机会把荀公拉到我这里来!”
第三卷 第八十一回 论势
 更新时间:2008…11…23 16:45:11 本章字数:5627
安十六年的冬天,许昌非常的冷。
天空中阴沉沉的,显然是一场阴冷冬雨将要落下的前兆。可是整整一天过去,天空中却没有半点的雨水落下,如此不但阻隔住了本来能在这冷冬带来些许暖意的阳光,还使许昌的冬天更多添了几分阴冷之意。
尚书令府的书房里,荀彧揉了揉干涩的双眼,又看看阴沉沉几乎没有什么阳光的天空,皱起眉微微摇了摇头,取过火折打燃点亮了桌上的三棱镜油灯。当把三棱玻璃罩缓缓的放下,荀彧想起这油灯是陆仁前几年遣使入朝进贡时特意让人送给他的礼物之一,摇头轻笑道:“这个臭小子……先是在荆州骥伏了几年,一展翅到也混得风声水起嘛。单是夷、交两州就已经据土千里,那个汶州虽然说名义上的州牧是士,实际上也是在他的掌控之中。还真是想不到啊,当年那个靠在路边行乞求生,受尽了旁人冷眼的陆义浩,今日却也能成为雄据一方的诸候,令人不敢轻视。现在想想,我当年还真是没有看走眼啊。嗯,看走眼吗……”
一想到这里,荀彧的目光又回到了桌上正在写给曹操的信上。无奈中又摇了摇头,把身上披着御寒的棉衣稍稍带紧一些,再看看笔尖的墨水都已经冻住,置于房中取暖的炭盆也快没有了火光,便向房外唤道:“来人啊,往炭盆里加点煤石木炭,再去煮一壶热茶来。”
侍从应声而入,加过煤石木炭后又赶过来想帮荀彧砚墨,却被荀彧挥退。桌上这封信是荀彧想单独写给曹操的作为劝谏的。不宜被旁人看到。
炭盆中加过些煤石木炭后火光重起,书房中也渐渐回复了些暖意。荀彧把笔搁在一旁,自己亲手砚起了墨来。一边用力砚着墨,一边望着桌上的书信苦思着该如何写这封信。
正苦思间,门外侍从来禀报道:“启禀令君,少公子粲自交州归还。现在门外请见。”
“去回复客人,我正在处理要务,暂不见客……嗯!?”
苦思中地荀彧本没留心,突然一下才反应过来。呀然道:“再说一次,是粲儿自交州回来了!?”
“正是粲公子。”
荀彧砚墨的手顿时停下,心中疑惑道:“我让粲儿去义浩那里拜师求学,这才多久?他这个时候回来干什么?”
皱起眉稍稍想了一会儿,荀彧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愠意,向侍从吩咐道:“去让他进来吧。”
过不多时。荀带着两个随行侍者来到书房。吩咐这两个侍者在门边等候之后,荀粲上前向荀彧见礼道:“不肖孩儿拜见父亲!”
荀彧看了荀很久。
也不让跪在地上的荀粲起身,就这样沉声问道:“粲儿,我命你去交州向陆夷州求学,如今才不过一年有余,你却因何早早还家?”
荀粲恭敬的回应道:“新年将至。师傅命我归家与父亲共度佳节,待元宵节后再行前往交州继续求学。”
荀彧轻轻的拍了下桌几愠道:“混帐!交址至此往来至少需三月之数,汝即从师求学。当知时光如金,怎能徒然把时光浪费在这虚华之事上!纵有新春庆贺之意,着一家丁致信即可,何需亲来!?”
荀粲小心地低声道:“孩儿知错……只是师傅有命,孩儿也不可不从啊。”
荀彧叹了口气,语气也松缓了下来:“罢了,我不怪你。想想你那师傅的为人便是如此甚恋亲情,当年若不是……你起来吧。想你一路疲困,先回房去收拾一下,稍迟一些再去拜祭一下你的亡母。”
荀粲领命缓缓起身,见桌几上砚中的墨只砚了一半,凑到近前道:“孩儿久未在父亲身边稍尽孝道,今日求学暂归就容孩儿为父亲砚一砚墨吧。”
此刻荀彧很想把荀粲给轰出房去,省得荀粲在这里打乱他地思路。不过再转念一想,自己的这封信一写,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见到自己这个最疼爱却也最为不喜(疼爱指的是亲情,不喜却是荀粲是专修儒术的荀氏中的一个异数)地小儿子也是个未知数。于是舒缓开眉头,将桌几上的帛信翻折盖住,静静地望着荀粲在那里小心的砚墨。不知不觉间,荀彧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个父辈对子女关怀的眼光。
荀粲在那里小心砚墨,房中这会儿也安静得可以。砚了一会儿,荀留站在房门那里的两个侍者中地一个轻轻迈出几步,看样子是想上前代替荀粲来砚墨。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荀彧却颇为不满的瞪了那侍者一眼,刚想开口把这侍者喝退,却见这侍者向荀彧微微一笑,荀彧依稀间觉得这侍者颇为眼熟,因此就稍稍地楞了一下。
荀彧这一楞神的功夫,那侍者已经走
低声开了口道:“荀公,粲公子,砚墨这种事还是让来做吧。”
荀彧猛然反应过来,惊呀中差点叫出声,急忙伸手捂住嘴这才没有发出什么声响。等这惊呀过去,荀彧才指定这侍者用颤抖的语气低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