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于这些因素。曹操也有些觉得没有冒这次险地必要,必竟自己明明白白的处在优势,不像官渡一役是非冒险不可。只是与袁尚这样僵持下去何时才能寻到破敌良机,曹操自己心里也没底,万一自己的后方在对峙期间生出些什么变故,后果可就很难预料了。
左右为难之下曹操下令散会,自己拿着刘写给他的信在府中后院眯起双眼细细思考。正在这一策的取舍之间犹豫不决,门人忽然来报:“启禀主公,郭奉孝郭祭酒在门外求见!”
“奉孝?他什么时候来的南皮?快快有请!”
门人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把郭嘉领到曹操的身前。再看郭嘉,比起上一次的见面竟然稍稍的胖了一圈,但眉宇间的神色依旧是那么神彩飞扬。
“嘉见过主公!”
“奉孝不在城休养,因何而来此?哦,坐!来人,上酒,孤要与奉孝痛饮几杯!”
酒菜摆上,曹操与郭嘉互敬几杯后才道明原委。原来郭嘉一年前回城休养,在建安十年夏、秋交替之际真的大病了一场,病到一连三个月下不了地。曹操在与袁尚的对峙中也抽空去城看过郭嘉,暗
在庆幸听从了陆仁的劝告,把郭嘉强调回城休养。多名医上阵给郭嘉诊治,终于在十一年春的时候郭嘉大病已经痊愈,再经过这近半年的休养,身体一天比一天壮实。旁人不知道,郭嘉自己的心里却很清楚,因为自病愈之后,他那个会突然心口剧痛的毛病就再没犯过。
酒过三巡曹操道:“奉孝虽然大病已愈,人也发福不少,只是孤应允义浩的三年之期未满,奉孝此时赶来到令孤有背信之举啊。”
郭嘉笑道:“吾之儿时旧疾已然复发过,今又痊愈,与义浩之约已成,主公又何曾背信?今番赶来南皮,便是想请主公早作破敌之策,不然只怕会夜长梦多。”
曹操微微点头道:“奉孝你到来得真是时候,今日午间夷州有使到,具言子阳、义浩二人大遣海船来此,子阳亦在信中为孤献上了自海路运送万余士卒直至北平一策。孤正为此计能行否而举棋不定,奉孝既已到此,当为孤一决。”
“嘉敢请主公将书信于我一观。”
曹操把书信交给郭嘉过目,郭嘉看过后又询问了一下两派人员议论时提出的各项意见,沉吟了许久后才道:“一众同僚都言之有理,但嘉以为与其在此争论不休,主公为何不亲赴乐陵看一看义浩、子阳派来的海船?这一策重中之重只有两个,一是夷州船队是否真的有这么强的海运能力,不但能运送过万的军兵,还能保证这过万军兵海上一月的粮草消耗;其次是否真的如信中所言,义浩他在右北平一带早就布有能接应这万余军兵的准备。不过嘉以为,只要前一条义浩能够做到,那么右北平的接应之人就完全可信。”
曹操迟疑道:“奉孝为何如此肯定?”
郭嘉笑道:“主公难道忘了吗?义浩思虑之远少有人及,最早他料吕布袭陈留、备屯田于许都、开军屯于官渡……诸般种种嘉也就不费口舌了。总而言之,依嘉对义浩的了解,他既然走出了这一步棋,那么之前的宫位他就肯定是摆好了的。计虽出于子阳,但依嘉之见子阳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曹操道:“这么说来,奉孝对这渡海奇袭一策是表示赞同的了?”
郭嘉道:“正是。不过反对的一众同僚胸中顾虑也并不是毫无道理,所以嘉才敢请主公尽快去乐陵海港检视舟船。还是那句话,此计是否能成,舟船乃重中之重。只是主公切记要在暗中行事,不可令袁尚细作有所查觉。奇袭奇袭,重在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万一有所走漏,奇字一失则此计必败!”
曹操习惯性的眯眼点头道:“不错,奉孝所言极是。嗯……来人,速去请荀公达、贾文和、曹子孝、曹子廉来府议事……不,说孤想小宴这几位。另外再去请甄将军来此。”
从人领命离去,曹操又向郭嘉笑道:“奉孝,今夜就陪孤布衣出巡一番如何?”
郭嘉会意,笑着又灌了一大杯酒下肚。
——————
数日后的一个夜晚,曹操亲自带领万余精锐士卒登上夷州来的六十只大船,趁着夜色消失在乐陵附近海域。至于河间地区的指挥权,曹操交给了曹仁与于禁,并吩咐他们适时的交接换防,以此来迷惑易京守军,不让他们查觉河间的曹军突然少了一万。为防万一,曹操还留下了贾诩与其他几个一流谋士,但是郭嘉,曹操带在了自己的身边。
时节尚未入秋,海面上以东南风居多,六十只各类大、中型海船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向右北平进发。曹操站在头前帅船的船头远眺,身后侍立着张辽、许褚,郭嘉则有些晕晕的坐在一旁。郭嘉到不是晕船,而是一时开心喝多了几杯。
望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任由海风吹拂起须发与披风,曹操忽然也有了一种自己如苍海一粟的感觉,一时间诗人的感性情怀大发,高声吟道:“……(前略,因为瓶子肚子里的墨水少,写不出来。哪位自认才高八斗的朋友帮忙写写。)兴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二卷 第二百二十八回(下)
更新时间:2008…10…4 23:08:21 本章字数:4553
北平,赵雷与高顺的雇佣军山寨。
高顺默然的看完陆仁写来的信,眉头皱得紧紧的,转手把信交给了赵雷过目。赵雷看过之后也和高顺一样,眉毛拧到了一处去。
让左右之人退出房,高顺先开了口:“子方,这件事你怎么看?”
赵雷沉思良久,微微摇头道:“我也不知义浩他为何要如此。突然一下调用夷州大半的海运船只,把曹操过万的人马转运到这里,仅仅只是为了帮助曹操击破袁尚吗?不但如此,他在信中还交待我们在曹兵下船后要接应周全,若是事有可为还要我们帮曹操尽快的攻占北平城。真要论的话,这两件事还不算难,我只是想不通他为什么要我们最后放弃右北平的山寨,在曹操攻占北平城之后马上乘船撤回夷州。”
高顺摆了摆手道:“义浩是怎么想的我们先不去管他,他信中所言之事我们要不要照做?”
赵雷沉吟道:“我看……照做吧,我相信义浩这样做必有深意。只不过我们在这里几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流水,我还真有点舍不得。”
高顺道:“夷州船队几次到这里我都听他们提起过,夷州守土军兵不足,或许义浩是想把我们这只部曲给调回夷州镇守。若是这样的话到也说得过去。”
赵雷道:“不管他了,早做准备吧。算一下行程,可能旬日之后曹兵便会到此。只是时节即将入秋,我们已经有千余人的应雇部曲分散在周边地几个村庄。要不要马上调回来?”
高顺摇头道:“我看不必了。即已受雇于民,就当全佣。现在我们手头上还有两千余众,回头放下话去,从现在起再不接受哪个村庄的护庄雇佣。”
赵雷点了点头,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帮曹操攻占北平城?趁战事未起,我先派点人潜中城中动点手脚!”
——————
建安十一年七月初的一个深夜,搭载着曹操过万军兵的船队抵达右北平沿岸。趁着夜色,六十只海船上的曹兵迅速登陆。与赶来接应的赵雷千余佣兵汇合。并连夜赶到山寨下休整。
却说曹操带着几个幕僚百余近卫来到山寨中休息。赵雷他是刚刚认识。但是高顺却可算是老相识。当看到寨门前是高顺在那里拱手相迎时曹操明显的楞了一下,随后自捋其髯上前问道:“高顺,孤与你有几年没见过面了?当初义浩在白门楼前将你救下,你曾立誓再不出仕为官或领兵上阵。记得白马一役你为保义浩性命曾破誓一次,那么你现在……”
高顺道:“丞相请勿多心,高顺虽在此间却从不率领部曲,仅仅是在寨中训练部曲与打理一应杂务而已。充其量不过是一帐房先生罢了。”
曹操笑道:“打理一应杂务?难道这可屯数千部曲的山寨,还是义浩地生意不成?”
高顺道:“不错,正是义浩在北平一带地生意。”
曹操大笑道:“孤观你这山寨与军营无异,你们又驻留了这么多地兵马,这也算是生意?难不成义浩让你们在这里做的是无本生意?让你们在这里当山泽亡命靠打家劫舍为生?”
赵雷与高顺闻言同时皱紧眉头,面上微露怒意。曹操看在眼里,眼中的精光一闪而过,接着大笑道:“失言失言。孤失言了!方才之戏言有损义浩与二位清名。二位切莫放在心上。其实北平诸地动乱不堪,时常会有乌丸胡骑来此劫掠,义浩他既然在此处立点行商。多招纳些部曲护卫商队本是情理中事。孤从未出海外航,今番在海上漂泊几近一月,到漂泊得孤有些神智不清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