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是沉船的作用。
肆虐的洪水通过30米宽的决口咆哮着涌进九江城区。这时,九江市里有关领导果断决定:拦截船只,沉船堵决口。
一条趸船被调来,刚接近决口,一段防洪墙轰然倒塌,趸船旋即被湍急的水流卷进决口内。
显然,必须用更大的船只,才不至于被急流卷走。先后赶到的盛市有关领导紧急会商,九江长江港监局陈纪如局长建议用千吨级重载船舶来堵。
当天下午3点许,一艘长约80米,载重1500余吨的煤船横着下沉在距决口10余米处,水势迅速得到缓解,此后,又有7条船沉在决口外围,形成了一个半园形屏障,这时决口处流量减至300立方米/秒。
从水利部调来的马毓淦高级工程师评价:没有以煤船为主的8条沉船,下面的堵口工程不可能完成,这是整个堵口步骤中不可缺的第一步。
第二步骤,在决口外侧筑起一道半月形围堰,把决口围在堰内,以减少洪水流量,降低落差。
在3千余名官兵抢筑围堰的同时,8月8日上午,国家防总提出,渗水流量仍然较大,决口的口门仍有继续扩大的可能,为防止口门扩大,可利用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首创的一项封堵新技术——钢木土石组合坝。
8月9日上午8时,北京军区的堵口技术分队就赶到了堵口现场,迅速在水中搭起了一个高6米、宽4米的钢木架。
马老介绍说:组合坝必须在较小流量的水流中,才能搭建成功。组合坝在九江堵口中立下汗马功劳,而它自身的筑建成功,应归功于前面的沉船和围堰,这些环节都是环环紧扣的。
8月11日晚,国家防总有专家提出:在组合坝的搭建同时,支撑坝体的后戗工程也应立即跟上,否则组合坝的钢木架有可能在水流的冲击下变形而导致整个组合坝的倒塌。
国家防总的14名专家连夜讨论后戗工程的实施方案,会议从晚上12点一直开到凌晨4时,最终制定了组合坝与后戗堤同时进行的方案。
后来的实践证明,这套方案是完全正确的。在后戗堤工程实施过程中,钢木架底端已经在向后倾斜。最后共用了3万多立方米的碎石才筑起了可抗拒700多吨推力的后戗堤。
8月12日18时30分,一条长150米、顶宽4米、高8米的围堰合龙,决口险情得以基本控制。
这时,在沉船和围堰之间形成了宽7米左右的静水空间,由于筑围堰的材料都是碎石、块石等渗水材料,渗水流量仍有100立方米/秒。堵口专家组决定,立即实施“闭气”方案:在静水空间中,抛下粘土。因为粘土颗粒能够进入石块中的细小缝隙中,随着粘土的沉淀,可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防洪墙。
8月15日,“闭气”成功,堵口处滴水不漏。
堵口工程取得了胜利。
此后,又在堵口水利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了第三道防线和填塘固基的后续工程,使堵口工程锦上添花,更臻于完善和坚固。
国家水利部江河处的刘玉忠处长认为:整个堵口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科学技术都是在科学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直至堵口的最后胜利。这些都将在中国的堵口史上写上重重的一笔。
第三节 冠军探险
8月11日中午,刚刚从距洪湖市80多公里的燕窝镇潜水探险回来的成章接到女朋友的电话:“你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什么日子?抗洪啊1成章说。
女朋友噗哧一笑说:“看你这记性,今天是你的生日啊1成章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年满23岁了。
成是湖北省体工三大队蹼泳队的教练。他是亚洲蹼泳冠军,从94年以后,他的蹼泳全国纪录一直保持了好几年,手上的国际国内金牌近10块。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作为一名特别的队员加入到抗洪抢险的行列中来。
7月23日晚,洪湖市乌林镇梅潭村小梅潭处发现重大管涌险情。这里曾是1931年长江决堤冲击形成的一个深潭,面积约900多平方米,深约7米,附近还有4至5个大小不等的水潭相连,长江大堤487+50段从潭边擦身而过。由于潭水幽深,一般人难以潜入水底察看险情。赶到现场的洪湖市市长韩从银情急之中想起了参加洪湖防汛的湖北省体委工作组,便马上请求他们派遣一名潜水高手前来助阵。
那时,成章的队友郑刚恰好就在洪湖。第二天上午,郑赶往现场,几次潜入6米多深的水潭中,查明该处是管涌翻沙,而且是大堤基础部位翻沙。韩市长高兴地说:“这种人才应该多留几个。”
就在这天,正在训练场紧张集训备战8月下旬举办的全国青年蹼泳锦标赛的成章接到通知,要求他火速赶往洪湖。成说:“现在训练这么紧,哪里抽得出空?”
省体委纪委书记陈湘凯说:“现在是抗洪重要,还是比赛重要?”
当天下午,成便赶到洪湖市,与郑刚一起随时待命投入水底查险。
一开始,成章心里没谱,不知道水底深浅和危险程度,因为潜水毕竟不同于蹼泳,一个是比深度,一个是比速度。在此之前,洪湖市为查探水底险情特意请来过一名重潜队员。但是,由于重潜的装备重达100多公斤,队员难以弯腰,活动很不方便,而且隔着厚厚的手套触摸不出水底的沙量、水量,因此,韩市长才决定改请蹼泳队员。
第一次下水时,成章面对着有些浑浊的水潭皱了皱眉头。水面上漂浮着杂草和浮萍,还有一些游弋的水虫。尽管他的水性很好,从10岁便开始练习蹼泳,但他还真没有下过这么肮脏的水潭。
他穿好轻薄的潜水服,看看周围许多人期待的眼睛,不再想什么,便跳入水中。在水中背好氧气筒后,他开始向下潜去。水潭的表面只剩下一圈圈涟漪,有时似乎有气泡从水底向上冒出来。时间一分一秒地静静过去。
潜入水底的成章很快感到光明从眼前消失,水底一片黯然。身上的热量也似乎开始一点点散失,冰冷的水流掠过他裸露的皮肤。成说:“6米左右的深水下,水温大约只有4摄氏度。”
他开始伸手探摸水底的管涌漏洞,纯粹靠手感来判断洞口的大孝沙量的多少和沙盘的厚保等他浮上水面时,他已经在水下呆了近20分钟。
8月3日下午,他在长江乌林段中沙角潭4米处的深水中探出3个管涌,其中最大的口径为0。4米,沙盘直径达1。5米。9日,他在燕窝镇长江外堤的江水中又发现了一个直径达1。8米的管涌大洞。迄今为止,他与自己的队友累计已发现管涌20多处,为及时处理长江大堤险情提供了确切的资料和数据。
8月4日,洪湖长江大堤地段连续发现重大险情。洪湖市迅即又从省体工大队调派了6名队员增援成章和郑刚。他们当天上午11点集合,2点出发,5点便赶到洪湖市,第二天投入查险工作。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张敢生年近40岁,而成章则是8人中的小老弟。
成的这项特殊工作没有时间限制,说走就走。最忙的时候,他们刚回住地,还没歇憩、洗澡,新的险情又出现了,他们便又赶往现常有一次,他们赶到龙口船闸时天已经黑了,但他二话不说,便又跳入漆黑的水中。等探明险情回到住地时,已是夜晚10点多钟。
成的女朋友家在洪湖,成说:“我可不是因为她才来的。不过,好的是有机会见到她。”
成是已有8年团龄的老团员,去年,他给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申请书。他的队友开玩笑说:“你这次可以‘水线’入党了。”
在蹼泳冠军参加探险的同时,武汉海军工程学院潜水抢险突击队也在抗洪抢险中屡立奇功。他们是由潜水专业教员和潜水兵组成的一支突击队,是湖北省惟一一支专业化水下抗洪抢险尖兵。
8月初,某公司工程队对汉口东风江堤阶段进行水下探摸后,发现水下出现巨大的漩流。漩流是将要发生重大险情的前兆,它预示这一带江堤将会出现大面积坍塌,而且一条繁华商业街将被淹没,损失至少两亿元人民币。
得知这一情况后,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汛指挥部十分紧张。如果险情属实,必须耗费几千万元,在其后方再修筑一座新的堤坝,才能确保武汉市区的安全。此时,他们想到了海军工程学院潜水抢险突击队,便请求该队出马探险。
当地老人说,30年代末,日本人曾在江堤下修了一根进水管。为探明管涌是否由该进水管造成,潜水队的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潜入20米深的江底探查,终于找到了这根直径达1米的水管。与此同时,他们钻进湍急的水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