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赵善湘撰。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孙。仕至资政殿大学士,封文水郡公,赠少师,事迹具《宋史》本传。据其子汝楳《周易辑闻序》,善湘於《易》学用力至深,而所著书五种皆不传。此书藏弆之家亦罕著录,故朱彝尊《经义考》注曰“未见”。今从《永乐大典》缮录,复为完编。书成於开禧时,《宋史》谓之《洪范统论》,《文渊阁书目》又作《统纪》。今据善湘谓“汉儒解传只以五事庶徵为五行之验,而五行八政谓畴散而不知所统,徵引事应,语多傅会。因采欧阳修《唐志》、苏洵《洪范图论》遗意,定皇极为九畴之统。每畴之中,如五行则水、火、木、金皆统於土,五事则貌、言、视、听皆统於思,得其统而九畴可一以贯之矣”云云,则《永乐大典》题曰《洪范统一》为名实相应矣。考朱子与陆九渊论皇极之义,往复辨难,各持一说,此书以大中释皇极,本诸注疏,与陆氏合。复谓九畴皆运於君心,发为至治,又合於朱子建极之旨。盖能通怀彼我、兼取两家之说者。生当分朋讲学之时,而超然不预於门户,是难能也。
  △《尚书要义》·十七卷、《序说》·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宋魏了翁撰。了翁谪居靖州时,著《九经要义》,凡二百六十三卷。皆摘注疏中精要之语,标以目次,以便简阅。其《周易要义》已著录。此其所摘《尚书》注疏也。孔安国《传》本出依托,循文衍义,无大发明,亦无大瑕颣。故宋儒说《诗》排《小序》,说《春秋》排三《传》,而说《书》则不甚排孔氏。孔颖达《正义》虽诠释《传》文,不肯稍立同异,而原原本本,考证粲然。故《朱子语录》亦谓《尚书》名物、典制当看疏文。然《尚书》文既聱牙,注疏复又浩汗,学者卒业为艰。了翁汰其冗文,使后人不病於芜杂,而一切考证之实学已精华毕撷,是亦读注疏者之津梁矣。是书传写颇稀。此本有“旷翁手识”一印、“山阴祁氏藏书”一印、“澹生堂经籍记”一印,犹明末祁彪佳家所藏也。原目二十卷中,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并佚,无别本可以校补,今亦姑仍其阙焉。
  △《尚书集传或问》·二卷(内府藏本)
  宋陈大猷撰。《自序》称既集《书》传,复因同志问难,记其去取曲折以成此编。则此编本因《集传》而作。今《集传》已佚,存者惟此两卷。朱彝尊《经义考》引张云章之言,谓大猷东阳人,登绍定二年进士(案绍定刻本误绍兴,今改正)。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著《尚书集传》。又有都昌陈大猷者,号东斋,饶双峰弟子,著《书传会通》,仕为黄州军州判官。乃陈澔之父,与东阳陈氏实为两人,彝尊附辨其说,则谓鄱阳董氏《书传纂注》列引用姓氏,於陈氏《书集传》特注明东斋字,未可定《集传》为东阳陈氏之书,而非都昌陈氏之书。纳喇性德作是书《序》,则仍从云章之说。案董鼎《书传纂注》所引,其见於《辑录》者有《东斋书传》、《复斋集义》。其见於《纂注》者,则一称复斋陈氏,仍连其号;一称陈氏大猷,惟举其名(案是书标氏标名,例不画一,大抵北宋以前皆称某氏,南宋以后则入朱子学派者称某氏,不入朱子学派者虽王十朋、刘一止皆称其名)。所列大猷诸说,此书不载,盖皆《集传》之文。惟《甘誓》“怠弃三正”一条,采用此书,亦称陈氏大猷,则所谓陈氏大猷者,即此人,而非东斋矣。又此书皆论《集传》去取诸说之故,与朱子《四书或问》例同。董鼎书於《禹贡》“冀州”引《东斋书传》一条,谓“与蔡民《传》所论梁州错法不合,然蔡亦似未的”云云,於此书之例当有辨定,而书中不一及之。知其《集传》中无此条矣。且此陈大猷为理宗初人,故所引诸家仅及蔡沈而止。其称朱子曰朱氏、晦菴氏,持论颇示异同。至论《尧典》“敬”字一条,首举“心之精神谓之圣”。
  此《孔丛子》之语而杨简标为宗旨者,其学出慈湖,更无疑义。若都昌陈大猷乃开庆元年进士(见其子澔《礼记集说序》),当理宗之末年,时代既后。又大猷受业饶鲁,鲁受业黄幹,幹受业朱子,渊源相接。尊朱子若神明,而视杨氏若敌国,安有是语哉!彝尊盖偶见董鼎注“东斋”字,而未及核检其书也。今参考诸说,仍定为东阳陈大猷之书,著於录焉。
  △《尚书详解》·十三卷(内府藏本)
  宋胡士行撰。士行,庐陵人。官临江军军学教授。是编焦竑《国史·经籍志》作《书集解》。朱彝尊《经义考》又作《初学尚书详解》。称名互异,其实一书也。其解经多以孔《传》为主,而存异说於后。孔《传》有未善,则引杨时、林之奇、吕祖谦、夏僎诸说补之。诸说复有所未备,则以己意解之。《尧典》星辰之伏见列为四图,以验分至。《洪范》“初一曰五行”,则补绘《太极图》以释“初”字,见五行生克之有本。虽皆根据旧说,要能薈萃以成一家言,犹解经之笃实者也。所引汉晋人训诂间有异字。如《益稷篇》引郑康成云“黹,紩也,紩以为绣也”,与注疏所载不同。凡斯之类,亦见其留心古义,不但空谈名理矣。
  △《尚书表注》·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金履祥撰。履祥字吉父,号仁山,兰溪人。从学於王柏。德祐初,以史馆编修召,不赴。入元,隐居教授以终。事迹具《元史·儒学传》。初,履祥作《尚书注》十二卷,柳贯所撰《行状》称“早岁所著《尚书章释句解》,已有成书”是也。朱彝尊《经义考》称其尚存,今未之见,惟此书刻《通志堂经解》中。
  前有《自序》,称:“摆脱众说,独抱遗经,复读玩味,为之正句画段,提其章旨与其义理之微,事为之概。考正文字之误,表诸四阑之外。”盖其晚年定本也。
  其书於每页之上下、左右,细字标识,纵横错落,初无行款,於古来著经之家别为一体,大抵捃摭旧说,折衷已意,与蔡沈《集传》颇有异同。其徵引伏氏、孔氏文字同异,亦确有根原。所列作书岁月,则与所作《通鉴前编》悉本胡宏《皇王大纪》。参考后先,虽未必一一尽确,然要非尽无据而作也。至於过为高论,求异先儒,如欲以《康诰》之《叙》冠於《梓材》篇首,谓:“前为周公咸勤之事,后即洪大诰治之文。集庶邦则营东都以均四方朝贡之道里,先后迷民则所谓毖殷迁洛以密迩王化。”其说甚辨。而於篇首“王曰封”三字,究无以解,因复谓“王”字当作“周公”,“封”字因上篇《酒诰》而衍,则未免於窜改经文以就己意矣。是则其瑜不掩瑕者也。
  
  卷十二 经部十二
  ○书类二
  △《书纂言》·四卷(内府藏本)
  元吴澄撰。澄有《易纂言》,已著录,是编其《书》解也。《古文尚书》自贞观敕作《正义》以后,终唐世无异说。宋吴棫作《书裨传》,始稍稍掊击,《朱子语录》亦疑其伪。然言性、言心、言学之语,宋人据以立教者,其端皆发自古文,故亦无肯轻议者。其考定今文、古文,自陈振孙《尚书说》始。其分编今文、古文,自赵孟睢妒楣沤裎募ⅰ肥肌F渥ㄊ徒裎模蜃猿未耸槭肌!蹲孕颉肺健敖劳沓鲋椋鸺逗蟆!比淮怂木硪酝猓滴词凸盼囊黄V煲妥稹毒蹇肌芬晕ù剩渌凳且病?己捍巍渡惺椤氛叻裎模笮∠暮睢⑴费羧摇?装补盼模鸫嘉境⒂股⒑#晕慌伞J墙裎摹⒐盼谋靖魑λ怠3巫ㄊ徒裎模形泻响豆乓澹峭醢亍妒伞肪倮啻啪烈饪髡弑取N┢涞叩勾砑颍砸砸庾晕也幻餮运愿拇苤剩胨鳌兑鬃胙浴诽謇氖狻J窃虿豢梢晕担琳呷∷ざ扌炭梢印
  △《尚书集传纂疏》·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元陈栎撰。栎字寿翁,号定宇,休宁人。宋亡之后,隐居三十八年。至延祐甲寅,年六十三,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以病不及会试。越二年,上书干执政,不报,遂终於家,年八十有三。事迹具《元史·儒学传》。董鼎《书传纂注》所称新安陈氏,即其人也。是编以疏通蔡《传》之意,故命曰《疏》。以纂辑诸家之说,故命曰《纂》。又以蔡《传》本出朱子指授,故第一卷特标朱子订正之目。
  每条之下,必以朱子之说冠於诸家之前,间附己意,则题曰“愚谓”以别之。考栎别有《书说折衷》,成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