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文明-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府邸的一个仆人请了他去。郑国见了李斯,当头便是一句:“老兄弟,明日上泾水!”李斯惊讶未及说话,郑国又补了一句,“老夫只给你做副手,别人做河渠令不行,老夫不做窝囊水工。”
  李斯高兴非常,但对郑国的只给他做副手的话却不好应答。在秦国用人,可没有山东六国那般私相意气用事的。再说治水又不是统兵打仗,不若上将军有不受君命之权。这是经济实务,水工能挑选主管长官?但不管如何想法,李斯也不能当面扫兴。于是李斯连夜进宫,禀报了秦王。依李斯判断,秦王必定是毫不犹豫一句话:“郑国如此说,便是如此!”毕竟,李斯原本便是河渠令,秦王不需要任何斡旋即可定夺。
  不想,秦王却是良久思忖着不说话。
  李斯大感困惑,一时忐忑起来,秦王若是再度反悔,秦国可就当真要麻烦了。谁知年青的秦王却突然问了一句:“若是郑国做河渠令,先生可愿副之?”李斯完全没有想到秦王会有如此想法,毕竟,河渠令是他的第一个正式官职,骤然贬黜为副职,李斯一时还回不过神来。李斯正在愣怔,不想年青的秦王又突然冒出一句:“庙堂格局要重来,先生暂且先将这件大事做完如何?”李斯何等机敏,顿时恍然自责:“臣有计较之心,惭愧!”秦王哈哈大笑道:“功业之心,何愧之有!只要赤心谋国,该要官便要,怕甚!”说得李斯也呵呵笑了,一脸尴尬顿时烟消云散。
  那夜四更,年青的秦王与李斯立即赶到了郑国府邸,君臣三人直说到清晨卯时,方才将几件大事定了下来。第一件,明确两人职司的改变。郑国起先不赞同,秦王李斯好一番折辩,才使郑国点了头。第二件,确定泾水河渠重开,需要多少民力?郑国说,民力不是定数,需要多少,得看秦国所图。若要十年完工,可依旧如文信侯之法,不疾不徐量力而行,三五万民力足矣;若要尽快竣工,便得全程同时开工,至少得五六十万民力。如何抉择,只在秦王定夺。李斯深知河渠情形,自然完全赞同郑国之说。但李斯不同于郑国之处,在于李斯更明白秦国朝野情势。要数十万民力大上河渠,那可不是秦王一句话所能定夺的,得各方周旋而后决断。所以,李斯便只点头,想先听听秦王的难处在哪里,而后再相机谋划对策。
  不料,年青的嬴政大手一挥,非常果决地说:“关中大旱,已成秦国最大祸患,泾水河渠不能拖!若有民力上百万,一年能否完工放水?”李斯尚在惊愕,郑国却点着探水铁尺霍然起身:“引泾之难,只在瓠口开峡。老夫十年摸索,已经胸有成算。秦王果能征发百万民力,至多两年,老夫便给秦国一条四百里长渠!”秦王回头看着李斯:“征发民力,河渠署可有难处?”李斯稍一思忖,奋然拱手答:“倾关中民力,征发百万尚可。”郑国却是连连摇头叹息:“只怕难也!自大禹治水,几千年老规矩,都是河渠引水庶民自带口粮。目下正是大旱之后,民众饥肠辘辘,哪里还有余粮出工?没有粮食,有人等于没人。民人饿着肚子上渠,上了也白搭,弄不好还要出乱子。”
  郑国几句话,症结骤然明确:泾水河渠能否大上,要害在于粮食。
  嬴政目光一闪:“秦国官仓,有几多存粮?”
  李斯皱着眉头:“六大仓皆满。可,秦法不济贫,官粮济工不合法。”
  嬴政一阵焦灼地转悠思忖,突然又问:“长平大战之时,昭襄王大起关中河内百余万民力赴上党助战,如何解决口粮?”李斯说:“那是打仗,民力一律编做军制,吃的是军粮。”嬴政意味深长地一笑:“水旱两急,谁说治水不是打仗?”李斯心头一动,恍然拍掌:“君上是说,以军制治水,以官仓出粮?”嬴政目光大亮:“对!只要揣摩个办法出来,小朝会议决,教那些迂阔元老没话说便是。”愁眉深锁的郑国顿时活泛起来,君臣三人交互补充,天亮时终于敲定了大计。
  三日之后,废除逐客令的特急王书已经飞到了秦国所有郡县,也通过长驻咸阳的六国使节飞到了山东各国。老秦人仇视山东人士的风浪开始回落,移居秦国的新秦人,也不再惶惶谋划离秦了。被河东秦军秘密拦截下来的被逐官吏,也全部回到了原先官署,各个官署都开始重新运转起来。朝野欣然,一时呼为“复政”。山东商旅与游学士子,也陆续开始回车。尚商坊又开市了,学馆酒肆又渐渐活过来了。只有嬴秦部族的一班元老旧臣还是满腔愤激,天天守在王城汹汹请命,要秦王“维护成法,力行逐客令”!呼应者寥寥,嬴政也一时没工夫周旋,这些老臣子们便日日聚在东偏殿外的柳林中,兀自嚷嚷请命不休。虽则如此,大局终是稳定了下来。
  八月中,咸阳王城举行了复政之后的第一次小朝会。
  参与朝会者,除了任何朝会都不能缺席的廷尉府、国正监、长史,全是清一色的经济大臣:大田令、太仓令、大内令、少内令、邦司空;还有次一级的经济大吏:俑官、关市、工师、工室丞、工大人。除了这经济十署,便是郑国、李斯两名河渠官员。
  清晨卯时,小朝会准时开始。嬴政一拍案,开宗明义说:“诸位,今日朝会,只决一事:如何重上泾水河渠,根治关中大旱威胁?各署有话但说,务必议出切实可行之策。否则,秦国危矣!”殿中一时肃然,面面相观无人说话。过得片刻,首席经济大臣大田令吭哧开口:“老臣,原本主张河渠下马,民力回乡抢挖毛渠。几月大旱,老臣自觉毛渠无力抗旱,似,似乎还得上马泾水河渠。只是,兹事体大,民人饥馑,老臣尚无对策。”大田令一说完,殿中哄嗡一片议论开来。与会者都是经济官吏,谁都被这场持续大旱搞得狼狈不堪,已经深知其中利害,只碍着原先主张河渠下马,一时不知道如何改口,故而难以启齿。如今大田令率先改弦更张,经济官员们心结打开,顿时便活泛起来。没说两个回合,原先主张放弃泾水工程的老臣人人欣然改口,一口声拥戴重新上马泾水河渠。
  李斯见情势已到火候,便以河渠事务主管的身份,陈述了重上河渠工程的缓急两种选择。没说一轮,经济臣僚们又是异口同声赞同“全力以赴,两年完工”的急工方略。于是,要害关节迅速突出:粮食来路何在?
  一说粮食,举殿默然,看着老廷尉的黝黑铁面,谁也不敢碰这个硬钉子。
  年青的秦王慨然拍案,一口气毫无遮掩地说出了民工军制、官仓出粮的应对之策,并特意申明,这是效法成例,并非坏秦法制。秦王说罢,举殿目光一齐聚向老廷尉——这个只认律法不认人的老铁面要是依法反对官仓出粮,只怕秦王也要退避三舍。嬴政却是谁也不看,一拍案点名,要老廷尉第一个说话。不想,老廷尉似乎已经成算在胸,站起身一拱手铿锵作答:“秦法根本,重农重战。农事资战,战事护农,农战本是一体。关中治水灭旱,民力以军制出工河渠,一则为农,二则为战,资以军粮,不同于寻常开仓济贫,臣以为符合秦法精要,可行也!”群臣尚在惊讶,国正监已经跟着起身,慨然附议:“聚国家之力,开仓治水灭旱,正是秦法之大德所在!老臣以为可行!”经济大臣们见执法大臣、监察大臣这两个执法门神如此说法,不待秦王询问,便是同声一应:“臣等赞同,军粮治水!”嬴政没有任何多余话语,欣然点头拍案,大计于是底定。各署振奋,当殿立即核定民力数额,议决开仓次序、车辆调集、各色工匠数目、工具修葺等诸般事项。
  时到正午,一切已经就绪。
  次日,秦王王书飞抵渭北各县,整个关中立即沸腾起来。
  开官仓治水,这步棋正中要害。其时正在大旱饥馑之后,庶民存粮十室九空。开官仓治水,无疑给了老百姓一条最好的出路。最要紧的一条,这次的民力征发,破例地无分男女老幼。如此,庶民可举家齐上工地,放开肚皮吃饭,岂非大大好事?其次,河渠出工又算作了每年必须应征的徭役期限。而历来的老规矩是:民众得益的治水工程,从来不算在官定徭役之列。其三,这次河渠工程正在秋冬两季,大体上不误农时,民众心里也没有牵挂。更有一层,秦国历来将农事之功与战功等同,庶民劳作出色者还能争得个农爵,何乐而不为!如此等等,民力大上河渠,简直是好处多多。这还只是未来不受河渠益处的“义工县”的民众想法,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