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乞丐调查-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再跑了,你爹也不容易,回去好好读书,你们家里有钱,将来干什么都成,别象我们。”
  可冉冉没有吭气,他看了我一眼就上车了,但是,他的眼神告诉我,他肯定还会再跑回来,只要他有机会。
  还好到今天,我们也没再见到冉冉,也许他真的已经回广东老家,也许他又跑到别的地方去流浪了,我们也不知道。
  要说我也真够惊险的,那天我正在济南火车站那儿遛达,一转身看到了我姑姑,她正站在那瞅着我端祥。
  我已经三个多月没剪头洗澡了,她可能猛地认不出我来了。我吓坏了,慢漫地低着头往后退,趁她不注意,我一下子躲进了男厕所。
  她站在那儿左瞅右瞅好半天才上了火车,那时火车都已经开始启动了。
  我从男厕所出来,走到告示栏一看,果然又贴上了新的寻人启事。
  我知道我爹娘肯定怪姑姑当时给了我钱让我跑了,所以,她才辞了职到处找我。那天晚上回到天桥,我哭了,我觉得我姑姑太可怜,也觉得自己太可怜,振亚安慰我说:“要不我送你回家看看,你再回来。”
  我说:“你饶了我吧,我要是回家,我爹会打断我的腿,他就怕我再跑出来,所以,我还是不回家的好。”
  我已经和振亚商量好了。等手里有了钱,我们几个就奔五台山去。
  听说那里的和尚都不用读书,只学武功就行。反正,我们几个都不是读书的料,我们就到五台山出家去,学一身武功谁也不敢欺负,弄好了做个掌门人也挺威风。
  采访者思绪:
  与小耿强还没有聊完,汽车便到发车时间了,我觉得挺可惜。可是,小耿强对我说:“没事,阿姨,你下次来,我还在这里等你。”
  一句话说的我心里酸酸的。我想说,孩子呀,快回家吧,家里人都要急疯了,可我的话还没出口,他却转身不见了。人来人往的大街马上吞没了他小小的身影,所以,才有这么多流浪的孩子,因为这世界实在是太大了。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世界永远是单纯而无辜的,这个做着快乐的出家梦的小耿强,给了我太多沉思,回家为什么让他如此恐惧?
  是那无穷无尽的家庭暴力,野蛮而愚昧的管教方式让他对家望而却步,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呀,怎么经得起那么严峻的拷打,无论是肉体还是心灵,他受到了太可怕的摧残。
  这种摧残甚至使他不再相信亲情,不再相信骨肉之情,他说寻人启事上说的都是假的,他们就是想把他骗回家去,这幼小的饱受摧残的心灵已经扭曲。
  我虽然没有见到那几个孩子,但是从耿强对他们快乐的描述中,以及他在这群体中的乐不思蜀,我已经感觉到他们之间至少有平等和自由,有大人所不具备的宽容与谅解,这让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感到了温暖,甚至是爱护,有时候那怕这样的爱护是致命的,是引导他们误入峻途的选择,他们都会毫无察觉,因为他们毕竟还是些孩子。
  怎么让孩子重返家园,要思考这个问题的不应该只是采访者。
  怎么让孩子不舍得离开他们的家,他们的亲人,多想想这个问题比孩子失去以后才去苦苦寻找有意义的多。
  况且,对于许多在外面流浪了一段时间的孩子来说,即使他们回到父母的身边,那段漂泊乞讨的日子也会永远的留在他们的记忆里,这对他们将是一种无法消失的诱惑。
  毕竟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在父母身边享受不到,于是,稍有冲突,他们很容易重蹈覆辙,再次流浪他乡。在那种环境中,很难预测孩子会不会走上邪路。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如果你不相信,走到火车站,请在告示栏面前,放慢脚步。
  寻人启事上各种各样烂漫的笑脸都会对你发出同一种声音:“谁能找到我?”
  第二十三章
  为了儿子的死,漫长的上访路他们已经走了十年,田里的庄稼早已荒芜,颗粒未收的老夫妻只好乞讨为生,千里迢迢,他们只是要为屈死的儿子讨个说法。
  ——千里乞讨为生上访讨公道的老夫妻
  我是在河南郑州高院的门口碰上这对老夫妻的。
  时至寒冬,他们冻得开裂的手抖抖地伸出来,脚上的鞋子是用细麻绳捆住的。郑州的朋友见多了这种情景,他拉住我要我赶快走:“来上访的都是这样,要不谁还会同情他们。”
  因为是高院门口,我无法多说什么,只得随朋友离去。
  可是第二天早晨,我在宾馆外面热闹的大街上又碰上了他们。
  老夫妻互相搀扶着伸出了手,有一对卖早点的小两口把火烧放在他们的手上:“这是第几次了,大爷?”
  老头没有言声,伸出了大拇指和食指,“八次了。”“状子递上去了?”老头还是只点头。
  我买了二碗豆浆,给老头端了过去,“唉,谢谢你,闺女,谢谢你。”
  老头终于说话了。
  “到底是咋回事?”
  我尽量用刚学的河南腔说话,老头看了我一眼,没有吭声。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还不是为了我那屈死的儿子。”
  老头瞪了老太太一眼“吃饭!”
  看来老头比老太大有心计,他们也许觉得我的面孔和口音都太陌生。
  正在这时我郑州的朋友找了过来,对我的职业习惯他历来是一眼就能看透。见我用眼色示意他过来公关,他摇摇头也买了一碗豆浆凑了过来。
  “大爷,我认识你,你来上访好多次了是吗?”
  “你咋知道?”
  “我就住在高院对过,所以,每天上班路过高院门口。”
  “加这次我来了八次了,光要饭我们要了十年了”。
  “怎么一回事,讲给我们听听,也给你出出主意。”
  “讲给你们听有什么用,你们能帮我吗?”
  “那,大爷,你讲给这位小姐听,她是北京来的,是记者,让她听听怎么一回事,也许真的能帮你们。”
  “你是记者?北京来的?”
  老头有些激动,我赶紧点头,就差把记者证掏出来。(可是,我采访了这么多人,从来没有用过记者证)。
  “那好,我说说这个事儿,小姐,你好好听听,到底是谁的理儿。”
  我打开了微型录音机,老头愣了一下,但没再计较。
  我的儿子已经死了十年了,他死的时候正好18岁,要是活到今天也是28岁的大汉子了。
  他是让我们村长打死的,因为他谈的那个对象村长的儿子也看中了,村长上女方家去提,可人家女方看中我儿子,没有答应,村长就不高兴了。
  村长到我家来劝我们管管儿子,说人家那个女孩本来是看中他儿子的,可我儿子硬要跟这个女孩谈对象,吓得人家不敢答应村长儿子提的亲事。
  当时村长的儿子比我儿子还小两岁,可我们那里兴早订婚,男孩子十六、七岁就得订亲,要不就订不到好人家的女孩。
  我儿子已经18岁了,可家里穷一直拿不出象样的彩礼,去聘那个喜欢他的女孩。
  村长这样霸道,我也挺害怕,死劝儿子算了,好人家的女孩有的是,跟村长的儿子争,咱哪能争得过。
  可我儿子倔呵,他到两个嫁出去的姐姐家去借钱,又到镇上去帮人杀猪,忙活了一冬,总算凑了笔象点样的聘礼,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到那个女孩家下了聘,人家女方也挺看中我儿子的,当下就订了婚,准备转过年,五·一节正式过门。
  当时,我们家的大门被村长的儿子用土槌打了两个大洞,我们也没敢吭气,伐了一棵柳树,重新做好了门。
  订了婚以后,那个女孩经常来我家,跟我儿子出出进进,说说笑笑。这下,村长的儿子可气坏了,几次纠缠我那没过门的儿媳妇,我儿子知道后去跟他打了一架,从此以后,村长的儿子就老实多了。
  就在这时,乡里征兵,儿子去报了名,体检也合格了,本来,村长还卡着不放,可人家武装部看准了我儿子的体格,点着名要他去,村长这才算同意了。
  当时,我那个高兴呵,心想儿子婚也订下了,再出去当几年兵,等回来的时候,村长的儿子也早娶亲了,这疙瘩也算就解开了。
  为了让儿子安心地走,我那未过门的儿媳妇主动要求早举行婚礼,她嫁过来也好照顾我们两个老的。
  就这样我儿子在当兵之前把媳妇娶进了门。可是就在等乡里的通知的时候,村里安排我儿子到地里去守浇地的水泵,而且是夜里12点的班儿。
  我儿子刚做了新郎不到一个星期就安排他去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