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小姐的滋味-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做保安,其实主要职责是负责公安的宣传报道工作。公安局的案子多,案件纪实稿人们也爱看。经丁四喜合理化的想象加工,一年下来,丁四喜总要赚上几千元的稿费,以填补全家人生活的不足。同时,他的宣传工作也完成得相当的出色,因为公安的考核是以发表多少篇稿件来计算的。再加上丁四喜经常一稿多投,有时一条稿件他要投十多个地方。由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出色,丁四喜还连续几年被省公安厅记功嘉奖。后来他也就由招聘变为正式工了。再后来,丁四喜就调到宣传部来做新闻专干。
  4
  以前,丁四喜非常羡慕在市委机关工作,因为那里是全市的核心机关,见到的领导都是处级领导,在县级市是最大的官,在这样的领导身边侍奉几年,就能弄个一官半职。丁四喜正式调入市委宣传部后,才发现大庙里也有不得志的小和尚。听与市委机关接触较多的人讲,市委大院培养两种人:一种是油腔滑调的官僚;一种是老实的奴才。许多人凭借在领导身边工作的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了满意的升迁。也有人长期不受重用,郁郁寡欢。
  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小苏就是以自己的经历给丁四喜泼了一瓢凉水。在小苏看来,宣传部虽属市委的一个工作部门,却是一个太阳很难照得到的地方。在市委这边,宣传部其实是市委机关的垫脚石,吃苦是你,论功行赏却难得有你的份儿。市委办的秘书们跟领导,大事小事都沾光,容易出彩,升得也快。宣传部不就是搞点宣传,很少有抛头露面的机会,进了宣传部就等于判无期徒刑,不知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拨云见日。你看小苏,大学毕业就分到宣传部搞办公室,九年了,他还是一个副科级干部。如果在市委办给领导当秘书,一定程度上就是领导的心腹。“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你天天在领导眼里,领导如果不用你,那他还能用谁?反过来说,如果领导不用身边的人,那谁又愿意鞍前马后地跑呢。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一种付出。精神代价往往比物质的投入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苏没有找到升迁的彩头,一蹲就是九年。一个人从大学毕业到退休,又有几个九年呀。八年小日本都打跑了,唯独他九年还挪不动窝儿。市委办的秘书们和他一道提副科级干部的几位,有的早已坐在局长的位子上了。丁四喜知道小苏说的是谁,那是天乐市有名的角儿,绰号叫“钻子”。顾名思义,“钻子”者,善于投机钻营也。“钻子”善于迎来送往,爱做表面文章,颇得原市委主要领导赏识,提拔得很快,被誉为政治暴发户。小苏的心里不平衡,那种感觉有点类似流行感冒,很快就传染到丁四喜,弄得丁四喜也有点儿灰心。丁四喜不禁想,如果象小苏这样混下去,那还不如在公安队伍里混,混几年还可混个警衔。
  丁四喜调到宣传部后,他发表的第一篇稿件是纪实稿《午夜凶杀》,发表在省日报的周末版,整整一个大版。丁四喜下午上班的时候,拿到报纸就显得有些激动。象这种整版整版的纪实稿丁四喜以前也发过不少。但不是在省日报上,而是一些部门办的报纸上。在宣传部门工作,衡量你的成绩就是看你在省市日报上的发稿。因此,整个下午丁四喜都是在一个亢奋的状态下度过的。快下班的时候,白淦部长把他叫到办公室。白部长是市委常委,市委最年轻的领导干部。进白部长办公室时,丁四喜还一脸的得意,以为白部长会讲一些鼓励的话。白部长点头示意了一下丁四喜。那意思丁四喜明白,是让他坐下。丁四喜坐下后一脸虔诚地望着白部长。这是白部长单独找丁四喜谈话。白部长边埋头清理着桌上的文件边说:你的文章写得不错,今后要注意主旋律!比如,今天发表的《午夜凶杀》就不怎么符合这个要求。丁四喜想分辩:其实是从正面来歌颂公安干警的,只是编辑为了吸引读者用了这个题目。但话到嘴边,白部长就明显有送客的意思了:好吧,今后注意点就行了,下不为例!
  第二天,丁四喜正关在办公室冥思苦想一篇新闻稿时,白部长来到他的办公室门口。刚到门口,与丁四喜一道的新闻专干屠然啸马上站了起来。丁四喜愣地反应过来后,也随着站了起来。白部长背着手站在门口不进去,眼睛望着房顶上的天花板说:“马书记来了几天,还没见你们给他在省市报上亮相哩!”说完后背着手走了。丁四喜与屠然啸两眼对两眼地望着,愣在那谁也没有说话。与丁四喜一起做新闻专干的屠然啸比丁四喜小十多岁,是那种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
  接了白部长交待的任务,丁四喜就坐在桌前琢磨开了。他试图作三个方面的设想:一是马书记看望困难户,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两百元钱进行慰问;二是马书记督办一个久拖不决的案件;三是马书记看望外企老板。可是马书记来后除了开一次常委会和一个老干部座谈会,没有什么别的内容。本市的电视台好报道,就像中央台报道中央领导的行踪一样简单,可是要把县级市领导的专题新闻往市里的新闻媒体上发表就难了。市里县处级干部多如牛毛,如果稿件没有一定新意,媒体也不是那么好上的。一上午过去了,他面前的稿纸上仍只有“本报讯”三字。
  丁四喜故意用一种轻飘飘的口气对屠然啸说:“新书记的亮相文章你想好了吗?”
  “我写了一篇,刚寄走。”正在看报的屠然啸把头从报纸里抬起来。“是白部长给我出的点子。”屠然啸故意把“白部长”二字说得特别重。
  丁四喜觉得心里有些怪怪的,好象有什么东西噎在那里,吐不出也吞不进,便说了句:“拿来我学习学习!” 屠然啸说没留底稿。
  丁四喜走出办公室,到邮局给市日报社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是总编室周主任。丁四喜说能不能把屠然啸写新任的市委马书记的稿件晚点发。周主任说,是白部长打了招呼的,不好随便拿下。丁四喜听到这里,默默地把电话挂了,以往他给报社打电话,总要点头哈腰地奉承到底,一个劲地称老师,最后总要说上“欢迎到天乐市作客”!这次却没有说,而是直接挂了机。
  回到办公室,丁四喜便开始策划一条纪实性的大稿,内容是写天乐市理论宣传工作,这比屠然啸的亮相小稿有分量,初步拟分三块:一、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理论武装;二、千方百计让科学的理论进村入户;三、理论学习促进了文明建设的发展。
  写完提纲,丁四喜觉得有点像材料,于是把稿子揉成一团用力丢向废纸篓,由于用力太大,丢在了地上,他弯腰下去捡起来,重新往废纸篓里扔。这时,丁四喜在废纸篓里发现了屠然啸写新书记亮相的草稿。丁四喜好奇地捡起来一看,标题是《马书记的“科技联络图”》,大意是说天乐市市委书记马林注重以科技推进农民致富,千方百计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专家攀亲交友,挂上钩的就登记造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一本“科技联络图”。丁四喜明白,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全是编的,但是编得高明,因为没有人敢去马书记那里核实真假。当然,丁四喜也不好说什么。这时屠然啸风风火火走进来,一屁股坐下,打开采访本,边拧钢笔盖边对丁四喜说:“刚才陪马书记到市肉联厂看了看,你看这稿怎么写为好?”
  “我又没有到现场,我怎么知道。”丁四喜听出了屠然啸话中的卖弄之意,没好气地答道,一边夹着包走了出去。
  屠然啸好奇地往丁四喜的桌上瞟了一眼,只见那里摆着一篇写乡镇企业的稿件,是丁四喜头一天写的,题目是《天乐乡镇企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中显身手》。屠然啸觉得这个标题在哪见过,但又记不起来,当时觉得这个角度抓得好,因此印象很深。
  其实写文章的套路就一个字:抄!关键看你怎么抄法。新闻的抄无非是小报抄大报,南北相互抄,只要不触及别人的隐私,不伤害别人的利益,你把别人往好的地方吹,人家感谢都还来不及哩。当然,有的时候,马屁拍得不好也要出问题的,那时屠然啸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他给天乐市写了一条计划生育的稿件,题目是《天乐计生工作从三类跃入一类行列》。这条稿件还在省日报获得“计生征文”二等奖,屠然啸拿着这条稿件找到当时的天乐市计生委主任也就是现在的宣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