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之治-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安业为李孝常斟酒,李孝常一饮而尽,把杯子重重放到几案上。
  李孝常:你是外戚,日子过得潇洒,我恐怕好日子到头了。贞观新朝,没有赏赐,太没面子了。
  长孙安业:你义安王可是太上皇封的。
  李孝常:淮安王神通怎么样?那是太上皇的从兄弟,仗不少打,伤也不少,还不是一样?在朝廷上你也听见了,淮安王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呀。
  李孝常:我的手下告诉我,燕郡王李艺小有举动,不知会不会有什么事。我打算再探听一下。
  长孙安业一惊:燕郡王会有举动?真是那样,非同小可。河北历来不稳,说变就变。
  两仪殿内一组屏风上,贴满了奏章。
  房玄龄:陛下,前两天在太极殿讲到贞观,讲到中和正,我在想,如果真的是中和正,有些事情是不是反而不好做了呢?
  李世民:什么意思?
  房玄龄:我劝陛下不妨想得再远一点。
  李世民:怎么样?
  房玄龄:我知道,晋阳起兵之后,打到长安,一路上,太上皇封官许愿无数,以得天下的道理来说,这是争取人众,是良策。凡谋取天下者,都是这样。但是对陛下来说,是一个负担。为争取一方势力,太上皇常常赐姓,比如李艺,本姓罗,赐姓李。李世?,本姓徐,赐姓李。这样赐姓,为的是笼络势力,各朝各代,也都是这么做的。我还知道,太上皇得了天下,封王无数,这当然也是历朝历代的办法,为的是统治天下。周朝的时候,是分封建国,所谓封建。后来封建坐大,有各国之争,所谓战国。秦皇再一统天下,改制为郡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周代说的是周王拥有天下土地的所有权,但是,治权分散给分封的各国。秦皇改制郡县,将治权和所有权收归皇帝一人。到了汉高祖,又是分封,又是郡县,有些不得已。到了汉景帝,晁错建议削王,收回分出去的治权,结果引起八王之乱,请诛晁错,汉景帝不得不杀了晁错。
  李世民:是这样。可是你现在跟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房玄龄沉默了很久:为陛下计,我要说的是,陛下虽然贵为皇帝,可是太上皇的势力还在,裴寂、封德彝这些老臣,随时会掣肘。我们这些原来秦王府的人、不能用到十分的力气效劳陛下。而且,陛下对朝政的控制还不能达到十分,一是太上皇的老臣,二是太上皇分封的诸王,都会分散陛下的治权。这样的话,陛下纵使雄才大略,也不能优游自如。
  李世民:是啊。
  房玄龄:我以为陛下当务之急,实际是回收治权,真正控制上下,令出有行,令禁有止,令行禁止,才可以论及其他。
  李世民走到屏风前:凡是好的奏章,我都贴在这里,天天观看。贞观之始,千头万绪……
  房玄龄:削减太上皇分封的诸王的权力和财富。权力回收,加强治权,收回财富,增强国力。这两点,显然不是贞观两个字能完全做到的。
  李世民:不,只收回没有功劳、以前滥封的诸王的权力。我还要给有功劳的人,加封王位、公爵。以对大唐的功劳为准,就还是贞观。
  房玄龄:是,今天太极殿上正是这个意思。
  李世民:不过,由削减宫女到削王,到再封王,是一大步啊。
  李世民坐下,看着房玄龄:如果我命长孙无忌为右仆射……
  房玄龄:如果长孙无忌能够牵制裴寂、封德彝,是个好办法。只是,朝廷反应可能很大。
  李世民: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也是贴心的人、自己人,要办我们刚才说的事,一定要这样一个人。你不是不可以在右仆射这个位置上,可是你没有退路,万一不行,长孙无忌这样的人,我可以安排闲职,你就难保不是晁错。
  房玄龄:事情要快,下手要狠,进可攻退可守,陛下想得很周到。
  李世民在御马厩的遛马场边,看着马夫遛马。透过畜栏看过去,杜如晦骑马驰来。
  杜如晦:燕郡王天节将军李艺叛变!现在已占据泾州!
  李世民摇摇头靠到马鞍上:这个人谁都看不起,不过倒是个勇猛的人。
  李世民:(对杜如晦)马上去中书省,以我的名义下诏命长孙无忌为行军总管,讨伐李艺——不,他的李姓是太上皇赐的,褫去赐姓,褫去封王,褫去官职,讨伐诏上先写明这一点,讨伐罗艺。
  杜如晦:我马上办好。
  长孙无忌驰马随李世民后奔驰。
  李世民将马勒转回来对长孙无忌说,你的机会来了,我要给你一次兵权,将来的升迁就好办了。不过,罗艺不好对付,他守宜州,结果西去占据泾州,这种叛变,是成则成,败则走,看来他会和突厥连在一起,你不必和他死战,只要防他联合突厥。如果真要那样,就麻烦了。
  长孙无忌:我明白!
  李世民:去准备吧。你等等。薛万彻这个人,你熟悉吗?
  长孙无忌:仅仅是点头之交,并不熟悉。
  李世民:让他做你的副手,你觉得怎样?
  长孙无忌:陛下难道忘了?薛万彻辅佐隐太子之前,做过罗艺的部下。
  李世民:你担心他心向旧主?
  长孙无忌:这也不得不考虑。
  李世民:他还没有这么不明智。这一次对他来说,也是个洗刷罪名的好机会。对于罗艺和泾州,你我所知道的远不及他多,为什么不让他去?你还不明白我的心思?我虽然大小国事都要听你的意见,但是让你做统军,我是真的不放心。要是让尉迟敬德、侯君集做你的助手,他们一定会猜忌,为什么不让他们做统军。他打仗,你领功,这样的差事谁愿意做?
  长孙无忌:这么说来,薛万彻是唯一的人选了?
  李世民:你明白就好。
  马周走在通往长安的路上。突然,路旁有人在无力地低声呼唤。马周看去,一个客商样子的人满身是血斜卧在草丛中,努力向自己挥手。马周把自己的水囊摘下来,给那人喂水。
  客商:我从广州来,有人追杀我。我命不久长,你我萍水相逢,你对我还有恩。本不该再麻烦你。可是冤情盖天,我现在只有求助于你了。
  马周看着客商的包袱说:有这么严重?
  客商:只怕是比你想得更严重。你若觉得力不从心,好歹把东西扔到御史台,听天由命就是了。客商忽然伏下,侧耳倾听:不好,他们追上来了。你快躲起来。
  马蹄声音渐近。马周拿起包袱,藏到后面的树林中去了。
  三个骑马的人到达:姓林的伤势不轻,跑不远,这里树林茂密,搜搜吧。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要找的人。
  客商抬起头来,想挣扎起身,但实在没有力气,又无力地倒下。
  甲:都督并没有让我们杀人,这该怎么办。
  乙:带回广州,路上也是死,这个地方不错,就别管那么多了。
  那人:告诉你们都督,上天会惩罚他的,别太丧心病狂了。
  三人上前一人一刀,那姓林的当场死亡。马周看得心慌。
  三人搜身,只找到一把匕首,又扔了回去。三人打马跑了。
  马周看见他们远去,从林中出来。拿起匕首看,上面有字:林远山。
  马周将林远山葬了,最后把匕首也埋入坟土之中。他在坟前拜了拜,打开包袱,里面是一纸状文,告的是广州都督党仁弘。
  李世民与魏征对坐,李世民心情似乎并不轻松:魏征,你的奏章我看了。削减封王的事我一直在想,可你说的办法也太草率。
  魏征:陛下,如何削减封王事小,甚至是否削减封王也不是什么大事。
  李世民:这些要不是大事,你给我上奏章干什么?
  魏征:事情的关键在于,陛下是想做一个明君,还是一个暗君?
  李世民:魏征,你到底要说什么?
  魏征:我要说的就是,陛下是想做一个明君,还是一个暗君?
  李世民终于掩饰不住自己的不耐烦,站起,在殿内快步走着,然后突然转回头来对着魏征:我们现在在商讨削减封王的事,没有工夫再来议论我做皇帝的得失。
  魏征:陛下难道不明白?这个问题不回答,我看也没必要再讨论削减封王的事了。
  李世民:好,那你告诉我,什么是明君,什么是暗君?
  魏征一副悠然自得、慢条斯理的样子,和焦躁的李世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君,兼听者也;暗君,偏信者也。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李世民:你说“偏信则暗”是吗?那我问你,我为什么要听你魏征一个人的,我这不是偏信吗?
  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