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公山和尔朱焕互看一眼,立刻傻了。
席辨:太子谋反,立刻向陛下报告。
豳州监狱,漆黑一片。杜淹让狱卒打开尔朱焕两人的牢房门。两人充满恐怖地盯着杜淹。
杜淹放下带来的吃食和酒。两人话也不说,一顿狼吞虎咽。吃过饭,眼神似乎正常许多。
杜淹:太子谋反,谁会相信啊。即使陛下知道,追查下来,东宫一口否认,到时候只有你们脱不了干系。
乔公山:我们说的都是事实啊。
杜淹:谋反是大罪,这事又牵涉到太子,你们是当然的替罪羊。
尔朱焕:那可怎么办?
杜淹若有所思地:除非你们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可以不死,说不定还可以立功受赏。
事情若和东宫联起来,你们就跑不了。但,若说是庆州都督杨文干要盔甲,那谋反的就是杨文干了。杨文干谋反,不等于东宫谋反。你们告发杨文干,陛下说不定还要奖赏你们呢。
乔公山与尔朱焕互视,眼神亮了起来。
仁智宫内,尔朱焕和乔公山免冠跪伏。
李渊:你们是?
尔朱焕:臣为东宫郎将尔朱焕。
乔公山:臣为东宫校尉乔公山。
李渊:怎么回事?
尔朱焕:东宫左率韦挺令我们到庆州见杨文干。
李渊:干什么?
尔朱焕:送盔甲。
李渊:送盔甲?多少副?
尔朱焕:两百副。
李渊:那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
尔朱焕:陛下,私运甲胄,我们知道是违法的,不敢执行,所以……
李渊:那你们是告韦挺还是杨文干?
尔朱焕:告杨文干,告他谋大逆。
李渊:是杨文干要的吗?
尔朱焕:对,陛下。
李渊:太子怎么会有盔甲?
尔朱焕:盔甲是太子平定刘黑闼后留下的,未交还兵部。
李渊:召太子,说我的气病发作了,要他尽快送些药来。立刻戒严仁智宫,没有我的手敕,不得出入,传宇文颖来。
李建成、韦挺脸上都是焦急的表情。王珪、魏征疾步走进来。
李建成:你说,你说给他们!
韦挺:我派人给杨文干送两百副盔甲,他们竟然上告,说杨文干谋反。
魏征:两个人现在哪里?
韦挺:仁智宫。陛下见过了。
王珪:怎么样?
韦挺:陛下让殿下送药到仁智宫,仁智宫哪里会缺药呢?分明是怀疑殿下了。
魏征:(对韦挺)你送盔甲给杨文干,做什么用?
韦挺:不过是平时做些准备,一是庆州经常会有突厥前锋到达,另外也准备万一,当然是自卫用的了。
魏征:虽然是实情,但按制盔甲都是朝廷统一发放。这么做,有大麻烦了,谋反的罪名,恐怕很难辩得清。
王珪:现在关键是杨文干的举动,只要他什么也不做,只是准备盔甲也算不了什么大错,与谋反没有干系的。
韦挺:那我现在就派人通知他。
魏征:不行。现在陛下已经怀疑殿下了,你再与杨文干联系,不管你说了什么,都是不利的证据。
王珪:这事与秦王府有没有关系?
李建成:现在还说不清楚。
韦挺:是臣有罪,用人不当。
魏征:所以,告的是杨文干,矛头指的是太子殿下。
李建成:那我怎么去见陛下?
韦挺:现在去,凶多吉少啊!
李建成:想想办法!快想想办法!
魏征:依臣看来,现在事情虽有不利,但不是不可挽回的。如果杨文干什么事情也没做,这件事也许能度过去。
韦挺:陛下那里情况究竟如何,没有把握啊,只能伸头挨一刀吗?
魏征:关键在陛下。陛下的判断是最重要的。殿下需要做的就是在陛下面前直口直心,承认有误,毕竟这事是东宫的事,杨文干又曾经是殿下的侍卫。只要殿下直口直心,陛下会认为殿下只是处理不当。
王珪:只能这样,否则越描越黑。
李建成:好,就这样。魏先生去准备一下陛下要的药。
魏征忧心忡忡地离开。
李建成示意了一下韦挺:这个事,不要向魏征说明白,他的脑子不会转弯。我们的事,怎么会这么快就泄露了?
韦挺:杜淹突然去了庆州,他是秦王府的人,一定是去做什么事。
李建成:我们不是早就派人监视秦王府了吗?
韦挺:所以才知道杜淹突然去庆州,只是还没弄清楚杜淹去干什么,事情就发作了。
李建成:我现在还是领人去仁智宫,要有两手准备。
张婕妤:有人谋反吗?
李渊沉思中。
李渊:太子。
张婕妤:太子?怎么可能?
李渊:除了我,谁都有可能。
张婕妤:可太子,太子就是将来的陛下啊!
李渊:有等不及的太子啊。
张婕妤:不可能!
李渊不说话,拿起张婕妤的手:你知道这仁智宫是因何叫仁智的吗?
张婕妤:我听说有仁者寿、智者乐的说法。
李渊:一个人如果可以选择,而仁和智又不可兼得,是应该选择做一个仁者呢还是一个智者呢?
张婕妤:仁者和智者,各有各的吧。
李渊:那,你是喜欢仁者呢还是智者呢?
张婕妤:与智者交往多受教益,不过我还是愿意与仁者交往。
李渊:为什么?
张婕妤:与智者交往恐怕太吃力。我听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水呢,不小心,就会弄湿我的衣裳,张婕妤小心地看着李渊。
张婕妤:太子是仁者。
李渊:嗯……
内侍报告:太子殿下到。
李渊:他一个人来,还是……
内侍:太子殿下带的二百人留在六十里以外,太子殿下一个人上山。
李渊:让他进来。
李建成:父皇,药,我拿来了。张婕妤过去,背对李渊从李建成手里接过药。
李建成与张婕妤四目交接,张婕妤用手指了一下心,再将手向下一按,意为放心。张婕妤转入寝间。
李建成安心的样子:父皇……
李渊:太子,杨文干是什么人?
李建成:庆州都督,正在任上。
李渊:他要盔甲干什么?
李建成:应该是戒备突厥吧。
李渊:这么说你知道他要盔甲。
李建成:我是这么想。
李渊:你这么想了,就派人送了?
李建成:嗯……他来要,我就,就……
李渊:你置兵部于何地!
李建成:兵部那里我再去……
李渊:大胆!私运盔甲兵器,视同谋反!
李建成:臣知罪了,但臣确实……父皇——
李渊:称我陛下,这是国之大事!
李建成: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要跟陛下说,秦王功高震主,咄咄逼人,手下文臣武将实力雄厚,文臣以房玄龄、杜如晦最锋芒毕露,都说是房谋杜断。武将中以尉迟敬德最为跋扈。齐王说,秦王意在取太子而代之,我无一日不为此忧虑,才出此下策。陛下明鉴。
李渊状态有些缓和,寻思。
领事内侍急入:庆州急递,杨文干反了。
李渊一拍榻席,掣剑在手:来人!将太子拿下!
卫士入,犹疑着。
李渊:拿下!
卫士执李建成出。
李渊盛怒:传秦王!李渊欲将剑插回鞘,总也插不回去,一气扔到席上。
李世民进入,拜见。
李渊:二郎,杨文干反了。
李世民:他?他为什么反?
李渊:你去,把他给我擒下。
李世民:一个杨文干,我派个将军去就行了。
李渊:不要小看杨文干,如果此事确实与太子有关,别人是拿不下他的。
李世民:啊,和太子有关?
李渊:太子已经押下了。这个事,恐怕响应太子的人不会少,你要好好布置。事情解决的话,太子要换了。你,是太子。不过……李渊看到席上的剑,慢慢捡起,插剑入鞘:我不忍诛杀骨肉。我会废大郎为蜀王,如果他再找麻烦,你也容易制伏他。
李世民:父皇,要小心京师方面会有另一手。
李渊:马上准备,我们离开这里。
李世民:最好离开山里。
李渊:对,你先留在这里,如果有兵马来,由你处置,处置之后,立刻去庆州处置杨文干。
李世民看着李渊,良久,退出。
李渊沉思。张婕妤从暗处慢慢显身。
野外帐篷内。
李元吉:陛下,杨文干的事,我想不通啊。
李渊:为什么?
李元吉:先说这盔甲吧。盔甲是用来行军打仗的,但准备盔甲并不等于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