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饥民正在大排长龙领救济米。
李世?在一边指挥着,有士兵维持秩序。
李世民:设了多少发放点?粮食够吗?
李世?:全城一共十五处,用的是军粮。
李世民:长安正在运粮过来,河北也有粮食运来。不过,这都不是长久之计。
李世?:种子也许更重要。现在抢种一点,秋天还有一线希望,否则今年秋冬明年春夏就会有大问题。
李世民:对,你给朝廷上个奏章。
李世?:是。
在一个官府门口,长孙无忌迎出来。
李世民:你这里怎么样?
长孙无忌:在对王世充的官员进行登记,现在已经差不多了。
李世民:只有民愤极大的要处理,其他的可以量才任用。
长孙无忌:如晦的叔父杜淹为王世充出过不少主意。
李世民:这个人我知道。
李世民:房玄龄,档案的情况怎么样?
房玄龄:查过了,找不到,说是烧毁了。
李世民:再找,洛阳宫全部搜索一遍。有了前朝的档案、地图、田亩册,治理就方便多了。拿下洛阳,大唐算是统一了天下,所以前朝的档案,是最要紧的。杜如晦。
杜如晦:在。
李世民:封了仓库之后,分检登记得怎么样了?
杜如晦:寅时即可登记完毕。
李世民:那么多东西,你好快!金银绸缎,全部分赏将士。
杜如晦:是。秦王府留多少?
李世民:不留。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在。
李世民:这样吧,赏尉迟敬德好马十匹。
尉迟敬德:谢元帅!
李世民:对了,房玄龄。
房玄龄:在。
李世民:前朝收的王羲之的字,有没有看到?
房玄龄:没有。前朝炀帝雅好文艺,我猜他当年带到江都去了吧?
李世民:啊。你还是留心一下。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下:我听说《兰亭集序》……
许敬宗匆匆进:禀秦王,长安尹德妃、张婕妤到。
李世民:哪里?
许敬宗:已在帐外。
李世民挥挥手,众将退下。
李世民整衣,许敬宗带两妃进来。李世民迎过去:秦王李世民敬礼。
张婕妤:没想到洛阳城里那么多死人,王世充不是投降的吗?
李世民:城里的死人都是饿死的。
张婕妤:听说围了他们好几个月,也真不容易。围的时候,没听说城里抢东西吧。
李世民没有听懂。
尹德妃:洛阳城里都还好吧?我们最恨抢啊烧的。
李世民:还好。进城后我已令军士戒严,防止抢劫。
张婕妤:那就好。宫里的东西都在吧?
李世民:已经登记在册。
张婕妤:登记在册的意思是能动啊还是不能动啊?
李世民警觉了:有能动的,有不能动的。皇帝陛下有过敕令。
张婕妤:我们也不是能自己来的,来,就是皇帝陛下的意思。能动的不能动的,我们都看看吧。
李世民:洛阳由各行军总管的府军分区警卫,你们到处走,我派人引领一下,免得误会。军中是按令行事的。
张婕妤:不劳动大总管了吧。
李元吉过来。
李元吉:我带你们走一走。
张婕妤:那就太好了。
两仪殿内,李渊和李建成站在地图前。
李渊:如果命二郎、四郎统率得胜军队,乘胜南下,与李靖他们会师江陵,你认为如何?
李建成:儿臣的想法还不成熟,一是二郎他们这次出征,时间实在太长,将士们都很辛苦,不休整一下,连续作战,可能蹈窦建德的覆辙。二是长安防卫并不严密,突厥每次看到中原要统一,一定会出来破坏。现在我们一次拿下王世充、窦建德,儿臣真是担心突厥,请陛下定夺。
李渊看看李建成,再看看地图,再看看李建成:你看得很远。看得远,才会走得远。
洛阳宫另一处宫殿,仍然是军士守卫。
李元吉带领张婕妤、尹德妃走到门前。
李元吉:把门打开。
军士:秦王有令,没有秦王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入。
李元吉:我是齐王。
军士:知道,但是要秦王的手令。
李元吉向前走,军士用武器阻挡。
李元吉发怒,拔剑将两个军士砍倒。
两个妃子惊惧。李元吉带她们进入殿内。殿内都是珠宝。
李世民在亲随簇拥下来到宫内视察,走过重重殿堂和庭院,重楼叠宇,分外壮丽。
李世民:奢华啊。
房玄龄:怪不得隋炀帝连京师长安都不回了。
李世民:我要是贪恋奢华,也不愿意回长安了。比起这里来,长安的宫殿不过像是一个农家小院。
房玄龄:长安虽不如这里奢华,却有另一种气派,也是这里没法比的。
李世民:宫室如何处置?
许敬宗揣摩着李世民的心思,笑道:艰苦征战,得之不易,我以为可以保留如常,以备今后享用。
李世民不置可否。
长孙无忌:隋朝灭亡,确是由于横征暴敛、役使民力造成的,眼前就是明证。我看,应学当年项王进咸阳,一把火烧掉。
房玄龄:不过确实可惜。
长孙无忌:唯有如此,才能惊雷震世。
李世民:烧,或留,都是因为有这些东西。再想想吧。
李世民等与跨出殿门的尹德妃、张婕妤迎头遇到。李世民惊奇。
两妃敛礼:秦王。
李世民看着五六个抬着大铜钉箱的齐府军士跟在两位娘娘身后。
尹妃:(随意中带着得意)啊,为陛下挑了些东西。
李世民:造册登记过了?
张婕妤:嗯……
张婕妤将头向后一转。
李元吉走出殿,对李世民拱手。
李元吉:张姨妃真好眼力,陛下真派对了人了。
李世民无奈,向前走去。
李世民看到被砍伤的军士:怎么回事?
军士:齐王强要进殿,我们阻拦不住。
李世民:(怒对张亮)请齐王来。
张亮追上李元吉、张婕妤、尹德妃。
张婕妤、尹德妃离开。
李元吉与张亮返回。
李世民:齐王,你为什么伤害卫士?
李元吉看了看那两个卫士:秦王,我是齐王,所以不需要理由,更何况他们挡路。
李世民:这两个卫士执行的是我的令。
李世民看看那两个卫士:你们向齐王说了吗?
卫士:说了。
李元吉:我没听见,我只看见他们把矛横过来。秦王,我陪的可是陛下的人。即使他们有令,这令也大不过陛下吧?
李世民:大殿封存的东西,都是按照陛下的敕令,要押解到长安的,任何人无权擅动。
李元吉:陛下亲自派人来,她们要拿东西,管不了吧?
李世民:也许,可是要登记在册。(对房玄龄)请尹德妃、张婕妤记下取走的物品,画押。
房玄龄:是。
尹德妃和张婕妤在纸上按下手印,交给房玄龄。
房玄龄认真地看手印。
尹德妃:到底是你认得我的手,还是陛下认得我的手?
房玄龄:我只是执行尚书令、陕东道行军大总管的令,没有别的意思。
张婕妤:洛阳已经是陛下的了,说什么尚书令、陕东道行军大总管!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在大殿里整理图册。
长孙无忌:战争眼看要结束了,这天下今后将是另一番景象。
房玄龄停下来,看着长孙无忌:这正是令人忧心之处。
长孙无忌:是啊。历代开国之初,偃武修文是必须的。可秦王府是武力平天下的规制,和平到来了,王府将何去何从?
房玄龄:我们是王府之臣,王府的命运就是我等的命运。
长孙无忌:或许……唉……
房玄龄:何必如此。依我看来,秦王有平天下之志,更有治天下之能。天命不该就此作罢。
长孙无忌警惕地看看四周。
长孙无忌:你说出了我心里话。不过,这天命之论如何说给秦王听呢?
房玄龄:总会有机会的。
长孙无忌:听说洛阳有一神人,我们可否前往一问。
房玄龄:你说是王远知吗?
长孙无忌:正是。他是李密和王世充的老师。他的两个学生称王称帝,但是他就是称病不出。他早就预言李密、王世充必败,料事如神。
房玄龄:天命不可预料,但是舆论还是有用的。
长孙无忌:咱们不妨用他来启发秦王。
李世民进来,四处巡看。
房玄龄停止整理,看看李世民:洛阳有意思的东西还真不少。有意思的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