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给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意思就是要我们少讲多听。一位哲人说:“倾听,即便从最笨拙的语言里也能让你学到很多。”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倾听,不过是竖起耳朵、全神贯注而己,却能使人获得一笔笔宝贵的财富。
  专题7——让沉默寡言的孩子学会表达
  倾听是交流的前提,孩子要学会倾听,但同时也要学会表达。因为在交流这一“双边活动”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听和说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不可分割。对于孩子,有活跃的思维,就要有大胆的表达;反过来,充分的自我表述和情感抒发又会进一步刺激大脑,从而使语言更加有力,思维更加活跃。
  而让孩子尤其是那种沉默寡言或羞于开口的孩子变成一个能说、敢谈、健谈的孩子是需要技巧的,下面的方法值得借鉴。
  家长“懒”一点儿、“笨”一点儿、“狠”一点儿,孩子就能多说一点儿
  有些孩子到了说话的年龄,还“难开金口”,抛开遗传、病理等因素外,很多时候是家长“太勤快”、“太聪明”、“太心软”造成的。
  家长手勤,孩子嘴懒——如果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嗯嗯啊啊”地指向他想要的一样物品,家长看见了二话不说,立马拿起来递给他,那么,孩子有什么理由非要把物品的名称说来呢?当然没有!久而久之,孩子的嘴就这样在找不到任何开口理由的情况下,被家长勤快的手“关照”懒了。
  家长聪明,孩子嘴笨——如果孩子刚发出“果——果——”的音,家长立刻心领神会:“噢,宝宝要吃苹果!”然后迅速体贴地把一块苹果送到孩子嘴里,那么,被香甜的苹果堵住嘴巴的孩子还能顾得上说出“苹果”两个字吗?于是,孩子总也不会说“苹果”,只能“果——果——”地四不像地叫着。显然,家长的聪明把孩子的嘴变笨了。
  家长心软,孩子嘴硬——如果孩子口渴了,拼命指着杯子要水喝,这时,有些比较理智的家长通常知道这是激发孩子说出“水”的好机会,所以故意不马上给孩子递杯子,并且试着鼓励孩子说“水”。本来,这一做法看上去很好,但遗憾的是还没坚持多久,孩子一把“哭”这个“杀手锏”亮出来,家长就“投降”了,赶紧送水。然而,孩子哪领家长心软的情,慢慢变本加厉地“嘴硬”起来,就是不肯说。结果,除了语言发展缓慢外,任性也养成了。
  看来,孩子语迟常常并非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教育家蒙台梭利这样说:“一个高明的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管住自己的手和嘴。”看来,在刺激孩子语言发展这件事上,家长“懒”一点儿、“笨”一点儿、“狠”一点儿,准没错。
  家长少说一点儿,孩子就能多说一点儿
  无论遗传生物因素,还是环境教育因素,它们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孩子自身的能动活动来实现。心理学有一个试验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两只孪生猫
  把两只孪生猫养到能独立行走时,给它们提供在食物、视觉刺激等方面相同的环境因素,唯独一只被放在筐里,另一只被人拉着走。一段时间后,对它们进行生理、运动、视觉的检查。被拉着走的猫,它的生理、运动、视觉各方面能力都很好,而被放在筐里的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表现出明显滞后。
  对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来说,如果孩子到了能说、该表达的时候,不给他足够的机会去说、去表达,那么他的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著名心理学家董奇教授说:“家长若对孩子说得特别多,90%是自己说,而让孩子说的时间极少,这样孩子说话的能力就可能受到影响,不能很好地表达。听得明白和说得明白是不一样的。”
  孩子的表达能力需要训练,家长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试着自己少说一点,多给孩子留些说话的机会。
  方法策略一点儿,孩子就能多说一点儿
  有了自己少说一点儿让孩子多说一点儿的意识后,接下来就要给孩子创造说的机会。生活中,训练孩子表达的机会有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方式就是让他试着讲述幼儿园或学校里的情况。这个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慢慢变得善于言谈,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担心和牵挂,同时也利于巩固和促进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家长常常因为从孩子嘴里问不出什么感到困惑。但凡遇到这种情形,家长多半准是埋怨孩子不会说、说不清楚,甚至主观臆断孩子不认真听老师话,什么都没学会等等。这真是冤枉了孩子!事实可能并非孩子表达能力欠缺,也并非上课走神……而是源于家长不会问。
  下面一组对话中家长的提问就是颇具代表性的没有策略的问法。
  下课后①
  女儿从英语班下课回来……
  妈妈:“下课了?今天上课表现得好不好?”
  女儿:“嗯。”
  妈妈:“老师表扬你了吗?”
  女儿:“没有。”
  妈妈:“老师没表扬你是不是因为你没认真听讲?”
  女儿:“不是。”
  妈妈:“那老师怎么没表扬你?”
  女儿:“不知道。”
  妈妈:“跟我说说老师今天教什么了?”
  女儿:“忘了。”
  妈妈:“老师教什么了都不知道,还说没有不认真听讲!”
  这场母女间的对话显然是以妈妈的愤怒而告终的不愉快的、失败的对话。妈妈的问题是提了不少,看似也确实关心女儿,并且诚心诚意要给女儿说话和表达的机会,但妈妈得到的反馈仅有“嗯、没有、不是、不知道、忘了”这令人生气的寥寥数语。难道真的是这个小女孩有问题吗?让我们来对家长的话稍作分析:
  “上课表现得好不好?”——对女儿缺少信任;
  “老师表扬你了吗?”——太功利,好像孩子上课就是要冲着表扬去的;
  “老师没表扬你是不是因为你没认真听讲?”——主观臆断,乱安罪名;
  “那老师怎么没表扬你?”——没完没了,咄咄逼人;
  “跟我说说老师今天教什么了?”——这么笼统的问题,就算问老师本人也得说上二三十分钟,让孩子从何说起?
  现在你还能说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吗?解决之道很简单:提问的方法策略一点。
  下课后②
  女儿从英语班下课回来……
  妈妈:“下课了?今天的英语课一定很有趣,对吗?”
  女儿:“嗯,特好玩!老师和我们玩抢答游戏来着,谁说的快就奖给谁一个小贴画。看,我得了一个!”
  妈妈:“听上去真有意思!妈妈都想玩了,待会和妈妈一起玩好不好?”
  女儿:“好呀,可是你不会说英语单词怎么办?”
  妈妈:“你先来给妈妈当小老师,把我教会了再玩不就行了?”
  女儿:“就这么定了!”
  不用多说,这是场轻松、愉快的交谈,妈妈不仅从女儿嘴里“套”出了不少话,而且还会在一个叫做“当小老师”的游戏中“套”出女儿英语课上的学习内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女儿的收获则更大,不仅练习了言语表达,而且还通过给妈妈当老师、陪妈妈玩抢答游戏等活动很好地再现、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在她模仿老师充当游戏的组织者重新演绎游戏的过程中,她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规则意识……都会得到良好的训练。将这场对话中妈妈的提问策略归纳一下,无非是:从孩子的情绪、感受入手;善用肯定语气;抓住孩子的兴趣;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变成孩子。
  循循善诱一点儿,孩子就能多说一点儿
  马丁?塞利格曼说:“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表达自己的性格,也是可以培养的。当孩子不敢表达的时候,不要误以为他胆小如鼠。要想提高他的自信和勇气,就要试着引导他走出自我。那么,他将变得不只勇敢,也将变得善于表达。”
  想当飞行员的小男孩
  爸爸:“告诉爸爸你长大后想当什么?”
  儿子羞涩地说:“不知道。”
  爸爸:“爸爸在你这么大时想过当一名探险家,还曾经想过要当一名宇航员。想想看,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梦想。”
  儿子想了想:“嗯,其实,我想当一名飞行员。”
  爸爸:“噢,这个理想不错。不过,探险家能走遍地球上的每一个别人不敢去的角落,宇航员则能在太空上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