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作者:钱元
  内容简介:
  聪明能培养出来吗?——能!
  孩子越聪明越好吗?——当然!
  聪明就等于智商吗?——不绝对!
  小时候聪明长大一定聪明吗?——不见得!
  聪明到底为了什么?——为了成才,为了幸福,为了快乐!
  开发孩子的智力会不会给孩子造成负担?——恰当的方法只会带给孩子轻松和快乐!
  那么,聪明好培养吗?——非常简单!
  培养一个聪明孩子简单地就像数1、2、3、4、5……
  正文
  著名教育专家推荐序 徐惟诚
  笔名余心言。原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现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是一位热衷于为孩子写书、编书、送书的老人,被广大少年朋友亲切地称为“知心爷爷”。
  我很喜欢钱元女士写的这本小书。
  因为她探讨了天下父母共同操心而又往往不能如愿的问题。更可贵的是,她给出的题解又是那样的轻松,那样的简单。
  她做得是对的。因为事情本来就应该是那样。
  我们看到过古往今来无数成功人士成长的经历。这些人都被别人认为是绝顶聪明或者至少是相当聪明的。可是这些人的童年,在我的见识范围之内,好像没有一例是经历过类似许多现代父母对孩子的折腾的。
  我在这里说的“折腾”,往往正是现代许多父母认为的“必要”,包括精心设计的“必要”,也包括不经意的“必要”。恰恰是这些“必要”的折腾,扼杀了孩子的快乐,扼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浓厚的求知欲,妨碍了孩子成长得更聪明。我不想在这里举出那些随处可见的事例,钱元女士在她的小书中已经记录了许多这样的例子。
  我的夫人爱好种花。我家的阳台上种了上百种花,种了30多年,别人都说她种花种得好。她写了一本书,讲她种花的过程。她的经验实际上就是一句话:花需要什么,就给它什么;不需要的,就不给;不需要的时候,就不给。因为,花是自己长的。
  我看,培养人也是一样的道理,要顺应人成长的需要。人也是自己长大的,不可能由别人替他长大,也不可能在别人(包括父母)的强制底下长得聪明起来。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说顺其自然,并不是说为人父母者可以放弃责任,可以放任自流。我们制造了一个小生命,当然就要对他负责。这就要从了解和理解这个小生命开始,要了解这个小生命成长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这种需要会经历什么样的成长阶段,会有什么变化。在这样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努力为这个小生命的成长创设最适合的环境。随心所欲,把自以为是的想当然强加给刚刚开始成长的儿童,既是不公平的,也只能收到事与愿违的效果。所以,既然为人父母,要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就需要学习,要学习关于儿童成长的必要的科学知识,要学习他人教育子女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要学习了解和理解孩子的需求。可能后面这一条是最重要的一条。
  我希望钱元女士的这本小书对于为人父母者学会怎样做父母有所帮助,从而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出现更多聪明的有创造力的社会主义新人。
  作者自序 钱元
  女,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教育硕士。
  参与翻译剑桥大学出版社畅销儿童英语教材Playway to English教师用书,并先后在中科院第三幼儿园、北师大幼儿园、北大幼教中心、北京巨人学校、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等单位,从事Playway实验教学、儿童心理研究及幼儿师资培训工作。主编《剑桥Playway儿童英语家庭辅导手册》、《儿童识字阅读乐园》等教辅及早期读物;策划并指导制作多张儿童综合学习软件,其中《WaWaYaYa开心拼音》软件自上市以来在新加坡稳居同类产品销量榜首。
  著有“中国‘家教力’系列丛书”,《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为其中一部。
  让你的孩子聪明起来!
  爱迪生说过:“天才来自1%的灵感,99%的勤奋。”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只读到了这位大科学家原话的这前半句,遗憾!为什么呢?因为事实上,他继续说道:“然而,没有那1%的灵感,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的。”没错,纵使勤奋很重要,聪明难道就不重要吗?聪明非常重要!聪明的头脑加上勤奋的努力,等于——事半功倍!
  可是聪明能培养出来吗?当然能!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聪明的大脑是用出来的,而且是越用越灵。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用,而作为家长,你应该知道如何做才能把孩子培养得更加聪明。
  益智产品、早教机构、亲子班、兴趣班……我不敢说它没有用,但是我敢说,对培养一个聪明孩子而言,具有根本作用的,全在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细节中,只不过很多时候家长不知道或者没有察觉到罢了。这里,我讲一件小事,那是一天中午我在肯德基用餐时遇到的一幕……
  主人公是一家三口,孩子最多只有两岁,坐在与我相隔不到一米的邻桌。“中心”是孩子,两个大人喂水的喂水,喂汉堡的喂汉堡,忙活得不亦乐乎。不过这个小孩似乎很快就吃饱了,转而将兴趣移到自己坐的那把儿童座椅上。这把椅子座位离地面高高的,既有围过腰的把手,又有虽然是让腿穿出来但也足以使整个小身体都能钻进钻出的空当。孩子好像看出了这一点,趁两个大人不留神麻利地从座位上“出溜”下来。接着怎样了呢?他又开始试图向上爬。小家伙还真够棒的,三下五除二就能让膝盖着到座位,可是,眼看小屁股就可以坐上了,突然却被妈妈那大而有力的双手“及时”抱起,稳稳地“塞进”座位里。接下来,他继续往外“出溜”,继续向上爬,继续被抱起“塞进去”……我刚好在孩子对面,数了数,总共有三个来回,然后,孩子老实了,不再往外“出溜”,不再向上爬。
  从中,你看到了什么?孩子太淘气?餐厅提供的座椅不安全?带孩子出门吃饭真麻烦?……我呢,在那一刻却是情不自禁地为孩子最初宝贵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残酷地“扼杀”感到无比惋惜和遗憾。从我的视线望过去,孩子完全有能力爬到座位上,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悦,家长只需稍稍帮他扶稳椅子而已!加上又联想到我在多年与孩子和家长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亲历的许多类似的情况,这种惋惜及遗憾的感觉突然十分强烈。
  旁观者的眼睛总是明亮而公正的,当时,我真想帮孩子争取到这个难得的探索、尝试以及充分运动的权利和机会,要知道这些对于发展这个“小不点”的智力有多么重要!不过那样做太冒昧,所以我没去做,但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把一些建议告诉给家长的想法就此萌发了,于是我酝酿出了这本书——《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书中的内容虽然始终围绕促进孩子智力发展这一话题而展开,但它完全不是拔苗助长的“题库式”教育,而是更加以人为本的、渗透在生活细节中的、自然而然的“全人”的教育。如果把整本书的内容归纳出一个方法,我将它称之为“1、2、3、4、5”的“全人教育法”。这个方法确实简单地就像数数一样,可以轻松实现,只要你事先能够接受并且持有两种态度:
  其一,培养一个聪明孩子,聪明、好学、健康、快乐、成才,一个也不能少!这一点非常重要,重要到不需任何理由,而必须如此。
  其二,务必打破“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桎梏。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对1440名天才儿童进行了3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有20%的儿童在幼儿期智商很高,长大后却表现平平。另据调查,我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当年都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可后来有所成就的却屈指可数。乍看上去,好像正应了那句古老的桎梏——聪明反被聪明误!细究其中的原因,其实与大人对他们的培养方式不无关系。重智商而轻情商,重学习而轻游戏,重考试而轻磨炼,重炫耀而轻鼓励……这些都是造成孩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根本原因。
  那么具体究竟应该怎样做呢?耐心读下去,我会慢慢告诉你。
  眼下正值四月,此时的北京早已桃花盛开、春意盎然。坐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