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情不在服务区-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晓眼睛盯着墓碑,默然无语,静静地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她和父亲是在一次大学生文艺会演时认识的。他们表演的节目都获了奖,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相识并相爱了。象所有的恋人一样,他们度过了最初的甜蜜时光。但这甜蜜很快就被痛苦遮蔽了。”
  “母亲天资聪颖,爱好文学,大学时就在诗刊上发表过诗歌。她本来计划毕业去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但为了父亲,留在了雪城,去了一家文学艺术研究所。说是研究所,不如说人际关系事务所更确切。所里人不多,一共十几个人,但这十几个人却可通天,都是通过各种关系进来的。研究所都是一些事务性工作,比如组织活动,开开会,还有就是编一份刊物,每月一期,写些动态、评论之类的文章。这也是惟一一份具体而又需要点真本事的工作。原先是一位老编辑做,他退休了,因此才把我母亲要去。”
  “母亲生性率真,不懂得人情世故,也不会查颜观色,当时又正处于创作旺盛期,整天满脑子都想着写诗。如果是现在,可能不会有什么,但在当时那样的环境又是那样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单位,境遇可想而知。前面说过,所里虽然十几个人,实际上主要工作只有母亲一人做,但她并无怨言,每个月把稿子编好,排版,送去付印,剩下的时间就读书写诗。有一段时间,连着在几家刊物上发表了几首诗。于是,矛盾就来了。有人报告给领导,说她放着工作不做,整天埋头创作,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领导就组织开会,让母亲检讨。母亲那样一个人,能服气吗?不仅不检讨,反而据理力争。结果,又给自己增加了一条罪状,成了后补右派。被停职反省,送到农场去劳动改造。一去就是三年。后来还是父亲多方奔走,母亲才以看病救医的名义回城,但工作始终拖着不安排。母亲终因精神过度郁闷,导致精神崩溃,被送进了精神病院。那年我才两岁。”
  “半年后,母亲死在精神病院。她是服砒霜自杀的。砒霜是父亲探视时带给她的。母亲太痛苦了,父亲不忍心她这样,在她的一再要求下就做了。母亲死后,父亲很长时间没能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专案组还专为此事去医院调查过父亲,后来还是精神病院的领导出面,才不了了之。毕竟人是在医院死的,他们怕纠缠下去承担责任。”
  “母亲死后,父亲一个人带着我,家人好友都劝他再成个家,他一口拒绝了。他一个人带着年幼的我,生活实在有诸多不便,加上我又经常闹病,父亲动了再婚的念头,于是,认识了我现在的母亲。父亲的条件是:必须对我好,不许要孩子。她答应了。就在他们婚后第三年,她怀孕了,尽管父亲非常想要一个男孩儿,但怕她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对我不好,还是狠心让她把肚子里的孩子做掉。她不忍心,哭着求父亲,发誓永远对我好。就这样,生下了卓群。”
  卓尔慢慢转过身,看着方晓。长长的睫毛下挂着一滴泪珠,在阳光下闪着莹莹光亮。
  “这——就是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的理由。”
  方晓凝视着卓尔,心象碎裂般的疼。他想起早晨刚刚看过的《37°2》。贝蒂精神病发作刺伤自己的眼睛,杨格不忍心看她遭受非人的折磨,偷偷潜进精神病院把她杀死了。生活和艺术,多么惊人的相似!
  “父亲一直没有勇气告诉我,那年他去香港,回来时带给我一盒CD,法国电影《37°2》。我才知道真相,才明白他为什么要阻止我的初恋。”
  卓尔转过身,凝视着脚下的墓碑,声音凄然地说道:
  “人的正常体温是37度,这高出的0。2度,可以让你快乐,也可以让你疯狂。我害怕疯狂,所以宁可不要那样的快乐,那是我承担不起的。”
  “可是,晚了。你已经疯狂了!”
  方晓抓过卓尔的手,放到她眼前。卓尔这才发现手套带反了。左手的手套,带在了右手上。
  方晓把卓尔的手套摘下来,为她重新带上。
  卓尔又摘了下来。静静地凝视着,仿佛在默默地告别。
  良久,卓尔往山顶上的小屋一指,对方晓道:“去那边借把铁锹来。”
  “干什么?”
  方晓心陡地一沉。一种不祥之感涌了上来。
  “把它埋了。”
  “你-”方晓尽量抑住自己,使声音听起来平静:“你现在最好不要做决定,再好好想想。”
  “不用想了,我已经决定了。”
  “为什么?难道你就忍心眼睁睁看着它刚刚开始,还未完成-”方晓声音有些哽咽,说不下去了。
  卓尔眼中噙满泪水,毅然绝然道:“那就在这儿完成吧。在这个无限的世界、无限的空间、无限的宇宙,有无限种可能……”
  第19章
  火车鸣叫着驶向站台。
  卓尔凭窗而望,三月的蓝城,正是冬去春还未来,天空灰蒙蒙的,两边的树秃无着,显得十分落寞。就象卓尔此时的心情。
  “嗨!”卓群已从车窗看见她,正冲她招手。
  卓尔也冲她挥挥手,起身拿起包,随着人群往外走。
  卓群早已等在门口,一伸手接过卓尔的包,在手中惦了惦。
  “哟,这么重!拿的什么东西?”
  “油香松仁,琥珀核桃,都是你爱吃的。”
  “拿这些干什么?真农民!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哪儿没有卖的!”
  “我也不想带,这还拿出去两袋呢。”
  卓尔笑着说。两个人边说边随人群走过天桥,出站口前排了一长串队伍。卓群皱了皱眉,“干嘛不坐飞机?你看出站都这么多人,烦死了。”
  “老爸不让。说还是坐火车安全。前一阵好象哪儿又掉下来一架。”
  “哼,全世界平均每天都有交通事故,还不出门了?生死天注定。命中该死掉块砖头都能砸脑袋,不该死车翻了也没事。”
  出了站台,卓群引着卓尔走向停车场。在一辆白色丰田车前停住了。
  “怎么样,漂亮吧!”卓群不无得意地说,掏出钥匙,一揿上面的摇控器,门锁自动开了。
  “这谁的车?”卓尔问。
  “我的。”卓群打开车门,把包放在后车座上,走到前面驾驶位上,回头见卓尔还愣在那儿,一挥手,“上车。”
  卓尔开门上去,还没坐稳就问卓群:“你从哪儿弄的?”
  “中奖得的。”
  “中奖得的?”
  “嗯。”
  “真的?”卓尔不相信地问。
  “假的。骗你呢。”卓群一笑,“方晓送的。”
  “他-”卓尔吐了口气,以缓冲内心的震惊,“送这个也太贵重了吧?”
  “是贵重了点儿。可人家也没说送,就说让我先开着,练练手,我也不好拒绝吧。”
  卓群一踩油门,发动汽车,离开车站。卓尔看着她熟练地驾驶汽车,默然无语。春节卓群回家时曾说过学车的事,她当时听了并没在意,还以为她去驾校考个证就完了,没想到方晓会送她一台车。明摆着,这车是特意为她买的。
  卓尔皱紧眉头,说:“这样不好。你刚去电台,就开车去上班,同事怎么想?”
  “哼,她们能怎么想?认定我是傍了大款。又羡慕,又嫉妒。有时说话都带刺儿。有一次方晓去接我,正好给一个同事碰到了,不怀好意地看着我们,却装出一副关心的样子问:你们这是去哪儿呀?我也不客气,回敬她说:你想吧,发挥想象力,使劲想。看能不能比床高一点儿!”
  “你真这么说的?”
  “是,我说完,她当时就哑了。以后再不敢当面说我什么。但背地里肯定没少说。哼,全是一帮无聊的家伙。想象力0。5米。”
  “0。5米?”卓尔不解地问。
  “就是床的高度。”卓群解释道,脸上露出嘲讽地表情:“真不明白她们是怎么
  混到电台来的,整天除了谈怎么化妆,穿什么牌的衣服,就是忙着和老板们约会。还自以为是艺术工作者。狗屁!别污辱艺术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她们,怎么高也没高过床!“
  卓尔掩面一笑:“怎么高也没高过床。这句话说的好,以后我可以用在小说里。”
  卓群侧过身看看她:“你相信吗?其实我和方晓什么也没发生。根本不象他们想的那样。”
  卓尔扭过脸去,“我相信。”
  “我也没想到他会送我车。我只是觉得出国前应该把车和外语过了,就去学了,其实我以前也会。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能上路。对了,他还说让你也学。省的出去再学浪费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