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阳鸟-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叹口气:“抗美援朝那阵子,我和美国兵打了一仗,现在你们两个孩子都到美国去,想想真不明白啊。”
  大淼就要走了,而且直接进人他父亲对敌斗争的最前沿。大淼开玩笑道:“那就别想了。再说我们又不是去抗美援朝。”
  父亲没有笑,很严肃地交代说:“大淼,你自己当心啊。”
  大淼狠狠地点点头,以示郑重。
  走的当天,约好三点出门,父亲说他睡个午觉,三点送他。大淼知道父亲有午睡的习惯,中午他吃过饭,到邻居家与他家的中学生打球。两点多回家,刚进家门,发现他们全家都整齐地排排坐在沙发上,父母都穿上了干净的好衣服。
  母亲说,父亲中午没有休息,吃过饭,吸了支烟后,就坐在沙发上等出门。
  大淼很想走近父亲对他说句什么,走近了又什么也没说。父亲笨拙地艰辛地将行李搬下楼去。大淼说,我来我来。父亲仍是固执地要搬。下了楼,母亲匆忙地拦的士,一切都没有刻意,只有无需言语的默契。
  父亲是一个小干部,绝对的清官。小磊说,要是现在中国的干部都像父亲这般清廉就好了。大森说,对,父亲清廉是好的,如果中国的干部都像父亲这样只是一个清官,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小磊听完,说,有点道理。大森说,那还用说,男人和女人在智力上是无法平等对话的。小磊抿着嘴,大淼又立刻补充道,当然我姐是例外的。
  小磊、大淼记忆中,父亲这辈子只是创造了不少的四字口号,且刷成标语,贴在大街小巷的墙上。有一年,大淼到农村考察,看见农户的土墙上贴着四个字标语:“少生孩子、多养鸡鸭。”大淼想,不知道是否受了父亲的影响。
  母亲是个中学教师。中国的中学老师永远是最敬业的一群人。母亲常年带毕业班,年年与学生共度黑色七月。大淼这辈子只经历了一次高考,母亲却经历了几十次。因此,大淼认为母亲艰苦卓绝,任何事都抗得住。
  母亲无数次地加班补课,经常是那种没有加班费的加班补课,逼迫着学生周末来,学生来得心不甘情不愿。母亲常说自己吃力不讨好,说完了又想着下个星期六的补课计划。
  所以母亲的周末、寒暑假全献给学校了,很少会出去玩。
  母亲去过香港一次,最远到过新疆,没有出过国门。
  这些也正常,可惜母亲教的是地理,主要教世界地理。
  她讲起世界地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时常能穿插许多世界各地的趣味故事,像是真的去过似的。母亲也像不少可爱的中学老师一样,以学生的光荣为光荣,以学生的阅历为阅历,经常对她的学生说:“这些地方,老师都没有去过。不过,老师的一些学生去过了,老师也很高兴,希望你们以后都能去。”母亲课教得好,学生都尊敬她,许多年后还有学生来访,出了国也会给母亲寄明信片。母亲将世界各地的明信片一张张收好,仿佛亲临其境。这也成了大淼的心愿,有朝一日让教了一辈子世界地理的母亲走走世界。
  四、姐弟相聚美国当年姐姐小磊留学,去的是一个美国小镇,能喘气的活物不多。她来信说:“美国人民还是很善良的。”后来她搬到了大城市,就再不见她出此言。
  当大淼在美国见到小磊时,小磊已经毕业、工作、结婚了。
  大淼觉得晚生了几年,就怎么也赶不上了那几年的路程。小磊觉得她早生了几年,什么好处也没捞着。会生的是生一儿一女,再会生的就是先生女后生男,姐姐生下来就是为家里添一个照顾弟弟的帮手。她小时候一直希望有个哥哥而不是弟弟。有了弟弟,她又不由自主地爱他疼他对他好,姐姐对弟弟的好远比哥哥对弟弟的好多得多。更让小磊气愤的是她早生的那几年,正是用四环素的年代,使她和一些同龄人一样,得了一口四环素牙,找对象时的小磊义愤填膺:四环素,折杀了中国一代美女。
  现在小磊已经生活得相当不错,花上万的钱漂牙对她也不在话下,只是现在对四环素牙仍无根治的办法。大淼笑小磊,还是做男人好,美丑无所谓。再说你连长期饭票都找到了,还这么在乎干什么?
  “这是心结。”小磊说。
  小磊找了一个比她大一轮的大哥哥作丈夫,像是对自己的补偿。小磊觉得中国女人找的美国丈夫类型都差不多——高高瘦瘦,斯斯文文,经常穿穿白衬衫什么的。小磊的先生也是律师,当他知道他和他的中国太太都是属老鼠时,笑得差点背过气去。
  小磊花了几年时间发现她的先生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男人——难得的好人,对中国的现状有真诚的同情和善意的理解。大淼见过他的姐夫,对小磊说,你们将来要是有什么问题,百分之八十是你的错。
  小磊读的是法律,与先生合开了间律师事务所,收人是极好的c 回想她读法学的日子,小磊说了三个“苦苦苦”。
  法学院流传这样的口头语:第一年吓死,第二年累死,第三年烦死。那几年,她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每天的阅读量有几百张纸,没有一点的休息。读到最后,小磊对着镜子技白头发。读法律的中国人不多,那基本上是白人的天下。说真的,那么苦,她当时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前途,一个有口音的外国人,怎么与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法庭上辩论,美国人又怎么会把案子交给外国人?
  而事实上,小磊的现状在他们读法律的同学当中不算是最好的,也算是中上的。后来她发现,在美国,大部分的案子是不用上法庭就能得到解决的。她的美国同学毕业后一般得到大的律师事务所找工作,族裔学生胆子大些的,就自己开业了。因为他们比美国同学另有一个长处,他们有他们的族裔背景客户。小磊的客户绝大部分是华人,到现在她也没看到一个读法学的中国人可以完全在做美国人的生意。
  初到美国的一些中国人,希望融人主流社会,有时会刻意、迫切地做一些改变,不小心讲出“我不和中国人来往”、“我和中国没有关系了”这种既不真正讨好美国人,又得罪了中国人的言论。小磊当初面对“主流”,虽没有一意孤行的渴望,也在行为语言上做了有意识的靠拢,入乡随俗,当然并不只是简单地随从。
  她说美式的幽默笑话,用美式的思维方式,讲起LIGHT BULB JOKES换灯泡)的笑话比她的美国丈夫还精彩。可这么多年后,她越来越清楚——她有意识靠拢的东西,只是美国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她不懂得它们,无法进人“主流”;懂了它们,仍是无法进入“主流”。她永远不可能成为“他们”,就连她的孩子也不可能成为“他nJ”。这并不让她难过,真正无法释怀的是,她这个“中国人”当得也不是那么地道了。
  她离开中国太久了,每次回国都感到吃力,比当年初到美国还要吃力,她对中国的评价无法深人。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边缘人”吧。这种感受每个人不一样,她也遇见一个大陆女孩,她说她完全没有边缘人的感觉,成了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放达之人。小磊不知道是她自己敏感,还是该女孩迟钝。说到底,人跟人不一样。
  大淼到美国后和小磊开玩笑:“姐,你动作慢点儿。你老弟追不上了。”
  “你追什么?又有什么好追的?毕业、工作、结婚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我追不上你才是真的。”小磊很感叹地说,“家里人全疼你,我是没人要的。”
  “别说得这么惨。”
  “本来就是。奶奶、妈妈疼你,是表面上就看得出来的,爸疼你是骨子里的。”
  “那谁叫你嫁个美国鬼子呢。”大淼乐,“你明知道爸跟美国鬼子打过仗。”
  “算了吧。我书读得再好,家务做得再多,也赶不过你这个儿子。你别看爸表面上对你凶,爸到底是疼你,儿子到底不一样。”
  “唉,现在我对爸是无比敬仰。你想呀,咱妈给他生了我这么个儿子,爸还能对妈好,这种男人哪里找?!”
  小磊哈哈大笑:“算你有良心。”
  五、失业的日子里大淼在S 大学读了个物理硕士,找不到工作,又去读电子工程硕士。他们大学同学留学的占百分之九十,其中百分之九十在美国,其中百分之九十换了专业。后来出来学物理的大陆留学生,到美国没多久就转专业了。据说美国大学物理系都有点怕大陆学物理的学生,知道留不住。
  大淼相信像他这一代的青年学子,既未经历任何苦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