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是气得够戗。争执了几分钟以后,摊贩仍然没有服从管理,老张要他去市场管理办公室解决问题。于是,两个人就一前一后地离开了蔬菜区。刚走出几十米,走在后边的老张突然晃了几晃,一头栽倒在地。旁边的人围拢过来一看,只见他像是中风了,神志不清,情况非常危险。当急救人员赶到的时候,老张已停止了呼吸。急救人员称,从症状上看,老张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而死的,这样的疾病最忌的是大喜大悲和大怒。
谁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说的是周瑜心胸狭窄,度量很小。他虽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但不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常败在诸葛亮的手下。他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气得口吐鲜血,一命呜呼,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由此说明生气的危害该有多大呀!
说到气大伤身,不得不提生气的种类,在这里生气大凡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生别人的气,总认为别人与自己过不去,在他眼里,只有别人的过错,没有自己的事,一碰上不顺心的事,心境就无法平静,只是一古脑儿地生气,而且还气得咬牙切齿,这样的生气还不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吗?显得十分不明智。你自己倒是耿耿于怀,而别人悠然自得,根本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这样生气,只能伤害自己,缺损害不到别人的一根毫毛。
第二种是自己生自己的气,这种人还不如上一种人,连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连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这种人是成心与自己过不去。我们班上有个女同学,考试成绩一不理想,就要掉眼泪,气得连饭也懒得吃,据说,她是没有父亲,仅靠母亲一个人供养她,她决心好好读书,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光着急、生气有什么用呢?应该寻找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吸取教训,争取下次考好一点,就行了呗。如果只会与自己过不去,经常为自己的“过错”而生气,人生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英国化学家亨特年轻时就易发怒,后来在一次医学会议上被人顶撞,盛怒之下心脏病突发,当场身亡。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气怒犹如藏在人体中的一枚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酿成大祸。
下面是科学家研究的生气对人体危害的结果。
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脑岛皮层”,当人的精神受到刺激、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便会通过“脑岛皮层”把信息很快传递到心脏,使心肌负担加重,心室纤维发生颤动,严重的则会因心跳停止而死亡。当人处于愤怒状态出现“冲动高峰”时,人体的促肾上腺皮激素大量释放,并与血液中的白细胞“拥抱结合”,使白细胞杀灭致病微生物的能力减弱,以致各种病原体在向人体进攻时,人体“卫士”无法进行有力的反击,疾病就难以避免。
那么怎样才能不生气发怒呢?心理学家提出这样的几条参考意见:
第一要注意心理卫生,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思”什么?思前因、后果和方法。冲动情绪往往是由于对事物及其利弊关系缺乏周密思考引起的,在遇到与自己的主观意向发生冲突的事情时,若能先冷静想一想,不仓促行事,情绪也就冲动不起来了。
第二要锻炼自制力。
尽量做到处急不惊、宽以待人,不要动辄以“兵戎相见”,像个“易燃品”,见火就着。
第三要拓宽自己的胸怀和度量。
要学会人际交往礼仪,做到克己让人,“想开些”,这样常能避免产生愤怒的情绪。另外,要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提高文化的涵养,人的修养同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见多识广,常能使你避免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去发火。
俗说话“不要气、不要恼,气气恼恼人易老。”
一个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原谅自己,也要学会原谅别人,别让自己的“过错”来折磨自己,也别让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有人说:“树大伤根,气大伤身。”“食多伤身,气多伤神。”这话说得多好呀,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平气和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凡事都要有度,不可不及,也不可过及。在心理健康上也是这样的,一定要尽量地学会自我约束,并且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
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生命是刹那间的事实,而死是永久的事实。
———长谷川如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怒也是其中之一。愤怒是人心理上的一种消极且极有害的情绪,它是七情中最强烈的一种情绪。由于强烈的愿望受到压抑,特别是在追求某种目标时,由于人为的不合理,甚至是恶意的阻挠和破坏,造成许多挫折,从而产生一种对周围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就叫做愤怒。
一个人在怒不可遏的时候,正所谓“火”从心头起,“怒”从胆边生,就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行动,同时还会影响自己身体的健康。
大怒是致病的第一因素,它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千金要方》指出:“卫生切要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伤真元气。”《老子恒言·戒怒》中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营养。人们最忌恨的就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这些都指出了大怒之所以伤害人的原因及其严重的危害性。
英国著名化学家亨特就是因为在一次医学会上被别人顶撞而大动肝火,导致心脏病复发,当场就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两句诗值得我们永远记住:“长寿应止雷霆怒,求健须息霹雳火。”
医学家曾经说过“救人要先救心,治病却治不了命”。命运其实也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性格和心理又是分不开的,性格、心理改变了,就可以改变命运。关键是第一句——救人要先救心,也就是说给人治病先要治疗他的心理症、精神病,从内心着手。
心理健康学认为,心理和生理的划分是相对的,并非是形而上学的,所以心理与身体是一体的,不能生硬地分割,这就是辩证法。生理与心理在本体上是统一的,其划分是为了理解和处理的方便。科学的划分是合理的,但不是万能的。心理健康学认为:心理对身体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种不良情绪、一种违反自然的观念、过分执拗的想法,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人体内气血的不良运作,不但会给身心带来一定的痛苦,而且会导致器质性病变。也就是说,人体内气血运行正常与否,不是间接,而是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有时一个看来对己有利对人不利、暂时满足自己却有害于他人的念头或行为,就是致病的根源。马克思说:“拥有一个较好的心情,要比数千副名贵药材更能够解除生理上的疲惫以及痛楚。”
生气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俗话说:“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
所以,医学专家们说:“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8大害处:”这8大危害分别是:
第一,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第二,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第三,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第四,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第五,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第六,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第七,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第八,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也有的医学专家针对生气对身体的危害也总结了有八条:这八条分别是:
第一条,令皮肤长出色斑
美国的医学人员对5000名脸上长色斑的女性研究显示,当她们处在情绪的低谷时,任何药物对色斑的治疗都显得不尽如人意,而当其中一些女性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时,她们的色斑可以不治自愈。
“当人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面部,这时的血液中氧气少、毒素增多。而毒素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