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第57页)
  我们看到,刘亦婷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便开始盘算什么时候读MBA了,而且还详细地制定了5年计划。这种拿学位的学习真的有必要吗?真的是头等大事吗?或许刘亦婷应该读一读下面这篇文章。
  要经理不要MBA———终结MBA神话
  “每个MBA毕业生都应该在自己前额烙上骷髅标记,并写上不适合做管理人员的警告。”这是在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大师亨利·明兹伯格(Henry Mintzberg)不久前出版的一本新书《要经理,不要MBA》中的一句原话。该书把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MBA们一瞬间投入地狱,MBA的辉煌神话几乎在一夜间被打破了。……
  在《要经理,不要MBA》中,明兹伯格教授提出了一个令很多MBA毕业生们歇斯底里的观点:企业不应该雇佣MBA毕业生,因为教室和课堂根本无法培育出企业的领导者。
  早在2000年,明兹伯格在接受美国《快速企业》杂志采访时就曾说:“我们现在正在创造一个新贵族阶层,认为某些人花了几年的时间在课堂里学习了一些管理知识就有权进行企业的管理和领导。但是,教室里是培养不出企业领袖的,何况现在的商学院是在用1908年的产品、1959年的战略来培养所谓的管理者。如果你真想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那么你就需要在一个有其他管理者的环境中,这才是对领导能力的培养。”
  明兹伯格在《要经理,不要MBA》一书中毫不留情地指出,企业不应该雇用MBA,因为他们不是好的管理者。明兹伯格有一句名言,“MBA是以错误的理由用错误的方法教给了错误的人。”明兹伯格声称,“试图把管理学教给一个从未进行过管理的人,就好比把心理学教给一个从未接触过其他人的人。在走进课堂时,很少有MBA学生带着来自经验的谦卑。他们所讨论的个案研究,与他们做过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关系。”……
  在《要经理,不要MBA》一书中,明兹伯格教授给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他认为管理是经验或者称手艺(craft)、经营洞见(art)以及科学分析(science)三者的结合。他认为,传统MBA教育过于偏重各种理性分析技能,鼓励了一种“精于计算型”的管理模式,而忽略了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经验;而经验恰恰只能从实践中学习,在课堂里是学不到的。
  明兹伯格明确指出,“技术分析型”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均衡、有献身精神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模式可以被称作“全心全意型”。
  早在10年前,明兹伯格就一直在关注MBA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选取了19个曾在1990年被哈佛商学院评为“MBA超级明星”的毕业生作为跟踪研究对象。根据明兹伯格的研究表明,10年后,这19个当中有10个人的职业生涯几乎称得上是灾难性的,他们或是被董事会解聘、或是其所经营的企业面临破产的厄运,其中就包括一度曾经颇受公众瞩目的美国东方航空公司(Eastern Airlines)总裁富兰克·罗伦佐(Frank Lorenzo)。
  按明兹伯格教授的观点,美国企业的主要弊端,以及它们日渐失去公众尊敬的原因都在于美国式的MBA世界观:精明、善于分析,并确信管理技巧能从一家公司搬用到另一家公司,无需长期从事任何特别行业积累经验。……
  对MBA教育持批评态度的人并非明兹伯格一个,目前美国和欧洲很多顶尖管理学院的教授们都开始对MBA教育体制进行反思。明兹伯格出版的《要经理,不要MBA》一书,被大西洋两岸的学者看作是一份石破天惊的宣言,它不仅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处在热潮中的管理学教育而且也使人们开始更为冷静地思考看待这种教育的方式。
  (节选自2004年5月5日 《青年时讯》文王言)
  “学习是头等大事”的观念并非刘亦婷所独有,很多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思维,他们一遇到就业困难,一遇到生活上的压力。想到的不是坚持,不是寻找创业的机会,而是读书,学习,继续拿学位,硕士、博士地一直读下去。这些人可以称得上“学习”的巨人,“思考”和“实践”的矮子。如果“学习”是头等大事的话,那么“独立思考能力”处在什么地位呢?实践处在什么地位呢?
  在今天的社会里,独立思考能力更是杰出人才最重要的一项素质。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认为,大学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须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如果只是机械地将老师教授的内容记忆下来,不是真正的好学生,因为这只是机械地记忆。在谈及在牛津的中国留学生的印象时,他说,中国留学生勤奋,聪明,有良好的组织能力,但希望他们能有独到的见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牛津大学的教学目的所在。
  而实践经验更是无价之宝,明兹伯格教授对于MBA的批判其实主要集中在这点上。他认为“经验恰恰只能从实践中学习,在课堂里是学不到的。”
  可以说,“学习是头等大事”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思维,真正的杰出人才只会把“思考”和“实践”当成头等大事。只有专心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专心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今日社会所需的一流人才。
  科学精神依然缺乏
  由于考试完全是从书本到书本,靠记住标准答案就能得高分,中国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专门从事“学术打假”的方舟子对科学精神有如下阐述:
  我认为科学精神包括不可分割的四个方面:探索、怀疑、实证、理性。除了探索精神可能是人类先天就有的,其他3个方面都需要后天的培养,也就跟文化传统有关系。中国人缺乏科学精神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这些精神,虽然偶尔也会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教诲,但更多的是强调对权威的盲从,缺乏怀疑精神,更没有实证、理性精神。要让科学精神在中国扎根,就应该在科普的时候注重弘扬科学精神,方式有多种多样,例如批判伪科学、破除迷信就是一种很好的弘扬科学精神的方式,教育一般的人对惊人的说法、“特异的现象”不要轻信(怀疑精神),要看是否有确凿的证据(实证精神),理性地对待(理性精神)。
  (引自2004年6月3日《浙江科技报》)
  按理说,刘亦婷到了世界最高学府哈佛,应该很有科学精神了吧。可惜,我看她在那里只学了一些皮毛而已,而并没有领悟科学精神的实质。相反,在她的头脑中,与科学精神相左的想当然思维却仍旧大行其道。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想当然”是指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想当然”的反面就是强调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与调查研究的科学精神。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刘亦婷进哈佛前后的一些文字,不难看出,即使经过哈佛4年的训练,刘亦婷的“想当然”依然故我。
  申请哈佛:“想当然”开道
  大家知道,申请美国大学必须写一篇个人陈述,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有着比较固定的要求,比如一些美国大学的通用申请表,对个人陈述做出了这样的说明:
  1、评价一段对你有特殊意味的经历、成就。
  2、评论一个你所关心的个人的、当地的、国家的或国际的问题,以及它对你的重要性。
  3、指出一个对你有影响的人,并描述其影响。
  4、描述对你有影响的一位小说角色、一段历史、或者一件创造性的工作(如艺术、音乐、科学等),并说明这种影响。
  根据这样的要求刘亦婷写了两篇个人陈述。一篇名为《继父的礼物》,另一篇名为《顿悟》。我在前面说过,刘亦婷的作文乏善可陈,而且存在着思考方法方面的问题,接下来就《顿悟》这篇文章,详细说说我的看法。
  顿 悟
  刘亦婷申请哈佛的作文
  16岁生日前后,我常常陷入一种陌生的心境。表面上看起来,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勤奋而快乐,每天都忙着和代数符号、英语单词和作文的格子纸打交道,加上班干部和学生会的工作,经常忙得连洗袜子的时间都没有。然而我的心里却不时袭来一阵空虚和迷惘,我弄不清自己为什么这么努力,是惯性?还是环境的压力?我究竟想过怎样的一生呢?这些问题久久地困扰着我,直到暑假来临。
  从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