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度,显著纲纪,大矣哉!”“天下咸伏,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莫
不安所!”
百余年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坦率地记述了帝国初期的蓬勃局面,其云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
也?曰:近古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没,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
,兵革不休。今秦南面而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
心而仰上。”西汉名士严安亦云:“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
为更生。”亘古以来,民众人人自以为重活了一回,这样的盛世能有几次?
官制诏书与拜官诏书颁行后的一个月里,中央最要害的三公九卿共十二官府
便全部整合完毕了。各自开府的三公官署最先就绪。丞相府以原王绾的丞相府邸
为根基,房屋扩大了许多,吏员增加了将近百人。太尉府以原国尉府为根基,房
屋未增一间,只增加了许多熟悉军政的文吏。御史大夫是新创大府,一时没有合
适的足供开府的大官邸。王贲飞书与老父亲会商,王翦立即从南海向皇帝上书,
自请将原来的上将军府邸划作御史大夫府。嬴政立即允准,并下令郎中令蒙毅为
王翦新起一座家居府邸。
与此同时,李斯、冯去疾的丞相府与冯劫的御史大夫府,已经将解决三十六
郡郡守与一千余县令的应对方略拟定好了。其时郡县初设,新郡老郡新县老县相
交错,官吏更是良莠不齐。除了秦国老郡,新郡多为假郡守(代理),诸多边陲
新郡还没有郡守,县令缺额更是达到六成。这些郡县的政事,都由秦军驻守将军
兼政署理着,亟待纳入正轨。
左相李斯通盘筹划,拟定了一个“因地任官”的总体方略,分为三种情形分
别解决:其一,东南边地五郡之郡守县令,由大将军王翦统筹决之,后报丞相府
并皇帝认可;其二,西北边地五郡之郡守县令,由上将军蒙恬并陇西将军李信统
筹决之;其三,一统之前由秦王确认的老十郡郡守不变,其辖下所缺县令,由郡
守举荐,奏报皇帝确认;其四,其余十六郡之郡守县令,由丞相府拟定人选,奏
报皇帝确认。在方略拟定之后,李斯特意亲笔附言:“天下初定,官吏珍稀。欲
决施政之难,臣敢请两策:一则甄别六国旧吏,择其能事而无大瑕疵者放手用之
;二则下诏各郡县招募游学之士,入郡县为吏,后报御史大夫府核定。”
嬴政当即批下:“可。”并又增加了一则用人之路,“诸功臣子弟,择其能
者,亦可先假郡守县令,待其政绩彰显,朕行拜官。”
皇帝开此一路,李斯却有些为难了。毕竟,郡守县令都是独当一面的治民重
臣,依据不得世袭的秦法,功臣子弟若本人没有功绩,则依然布衣之身,是做不
得如此显要职官的。如今皇帝特许以“假”职(代理)试用功臣子弟,不失为救
急之法。然则,功臣子弟如何遴选,牵涉便太多了。于是,李斯决意听其自然,
将皇帝制批立即送达各署,并下令可相互举荐功臣子弟。李斯抱定的主意是:有
人举荐便报皇帝,无人举荐便待后再说。不料皇帝制批一颁,咸阳又是议论大起。这次是老秦大臣们万般感慨,如此一条可行之路,竟还是没有皇族子弟,皇帝
于心何忍也!如此感喟之下,功臣们竟是无一人举荐相互熟悉的子弟了。
秋风初起之时,中央直选的十六郡守将要赴任了。其中只有一个功臣子弟,
这便是李斯的长子李由,职假三川郡守。李由之任,是在缺任一郡而又一时遴选
无门的情势下,冯劫全力举荐的,皇帝亲自准许了。这教李斯很感难堪,立即举
荐王翦的长孙王离取代。可皇帝征询王贲之意,王贲却坚执说王离才具不堪大任
,正要送其入军历练。皇帝最后决断,取了李由,并不许李斯变更。李斯才不再
说话了。
临行之日,嬴政亲率三公到十里郊亭,为郡守们举行了饯行大礼。最隆重的
仪式是,皇帝特赐了每个郡守一尊尚坊特铸的青铜郡鼎,鼎身镌刻着郡名与首任
郡守姓名。当十六名郡守捧起刻有自家姓名的郡鼎时,人人热泪纵横,奋然不能
自已,直觉自己的生命血肉已经融进了将要踏上的那一方陌生的土地……
郡守饯行礼归来,皇城东偏殿的灯光又亮到晨曦初上。
始皇帝的目光,又转向了一个极少为人重视的领域。
※※※※※※
①中央,先秦词汇,四方之中。《韩非子·扬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七、方块字者 华夏文明旗帜也
程邈没有料到,他的出狱比入狱更加的不可思议。
十年前,程邈是下邦县①的县丞。其时,秦国刚刚开始筹划灭韩之战。灭韩
没有动用蓝田大营即将练成的主力新军,而以内史郡的几万守军出战,统兵将军
是内史郡郡守嬴腾。既为郡守,内史腾自然通晓关中各县治情,于是选定了关中
东部官吏最整肃的下邦县,以为后援大营所在地。那时,程邈由县署被派入后援
大营,职任粮秣司马,专一执掌粮草进出。程邈知道,自己之所以被选中入军,
除了军政才干尚可,是因了他有一样难得的长处,字认得多写得快,且对各国文
字与各种书体都能辨认出来。可刚刚入军一月,程邈便被下狱了。
程邈的罪名,特异得连廷尉府的勘审官也瞪大了老眼——错书地名!
廷尉府勘审官问程邈,错书了何字?程邈一笔一画,公正地写下了两个字:
宜阳。勘审官端详片刻皱起了眉头,这有何错?程邈又提起笔,以独特的书体快
速地写下了两个字。勘审官大是惊讶,这是甚写法?甚字?程邈说,这是隶书,
还是宜阳两字,是在下的公文写法。勘审官似乎明白了,板着脸道,你没写错,
可粮秣送错了地方?程邈点头道,正是,粮草送到南阳去了,多走了三百余里路
,致宜阳驻军断粮旬日饿毙三人。勘审官在秦法中反复查找,也找不出相关治罪
条文。左思右想,勘审官拜谒了专一执掌律法答问的国府法官。领事的法官仆射
聚集了全部十名法官,会商半日,最后的答复是:程邈之罪,法无条文,案无先
例,得廷尉府酌情处罚。勘审官无奈,只得报给了老廷尉。老廷尉苦思三日,拟
出了一则判罚书令:下邦县丞程邈,不当以非官定书体书写公文,以致大军断粮
旬日,饿毙士卒三人,处下狱待决。
宣刑之日,程邈不服,当庭质询老廷尉:何谓官定书体?秦国有文字以来,
国府几曾明定过书体写法?遍查官署公文,天下八书皆有,何独以在下之隶书定
罪?老廷尉素称铁面执法,思忖半日,遂将判罚书中的“非官定书体”磨去,改
成了“非公认书体”。程邈还是不服,气昂昂辩称:秦政求实效,有用便得公认
,既往隶书皆得官府认同,我书便何以不是公认?老廷尉左右思忖,最后索性直
白判定:程邈写字,致人错认,故罪。程邈还是不服,我没写错,是他要认错,
我何罪哉!老廷尉拍案道,饿毙士卒由你而起,此乃事实!认错者有罪,写字者
岂能无罪?先下狱,老夫后报秦王决断!程邈又气又笑又无可奈何,终于被押进
了云阳国狱。临上囚车,程邈还是高喊了一句:“书文无法!律条无载!程邈无
罪!”
秦法素称缜密,以山东六国的揶揄说法,是凡事皆有法式。可程邈案竟成了
无法可依的奇案,一时便在朝野传开了。得此缘由,程邈在云阳国狱备受狱吏关
照,破例地可以得到一支大笔一坨大墨,也破例地可以在墙上写字。如此光阴如
白驹过隙,待牢房四面石墙写得擦洗了数十百次之后,程邈已经忘记了一切,只
知道写字,也只会写字了。
程邈没料到自己竟能出狱,且还是皇帝特诏开释,奉常大人亲车来接。
如同云里雾里,当程邈看见满头霜雪的奉常胡毋敬时,惊讶得连话都说不出
来了。一路之上,身居九卿高位的胡毋敬,对程邈礼敬有加,说皇帝已经知道了
他的事,特意下诏开释的,皇帝说程邈是才具之士,要他为国家做一件大事。程
邈已经无心官权之事了,一路没说一句话,木然如同泥雕。胡毋敬也不勉强,只
兀自说着该说的话。到了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