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难天下-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打量着朱植,只是不敢像朱植的眼光那么直接。
练子宁见两人互相打量了一下,连忙开口打圆场,道:“下官与黄大人是同年,平时也是比较好的朋友,今日见天气不错,想着殿下在京没什么事做,不如出来散散心,于是斗胆请殿下过来,没想到殿下还真给下官这分面子。子宁万分感谢。”
朱植这才回过味来,连忙摆手道:“呵呵,子宁盛情,我岂敢不来。说实话,父皇命我在京,实际上就是让我闭门思过。平日里和勉仁没事读读书也不错,只是这日子长了当然也想出来透透风,难得子宁不弃我这个落罪王爷。”
练子宁站起来郑重地鞠躬道:“殿下此言差矣,子宁也读过些圣贤书,懂得雪中送炭的道理。殿下大义,子宁没齿难忘。”
黄子澄见两人在那互相客气,连忙起立,朝二人各作一揖,道:“殿下、子宁,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来来来,喝酒喝酒。”说着拿起酒杯朝二人各敬一杯。
大家你来我往,推杯换盏,酒过三巡,黄子澄突然道:“殿下,您觉得皇上将殿下留在京城是作何打算?”
黄子澄突然发问,朱植一下子接不上话,眼睛溜了杨荣一眼,只见杨荣也是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得硬着头皮道:“本王有罪之人,父皇的意思是让我闭门思过。”
黄子澄又道:“殿下真地认为自己有过吗?”这句话如重锤一般敲击在朱植心头,这是一个明摆着的问题,在不同的价值观基础下,他不可能认为自己有错。而且许多问题根本是自己无法预见到地,在一个专制礼法统治的国度里,法无定法是最沉重地问题。
比如高丽问题,假如朱元璋自己不喜欢李成桂,那么就算朱植做得更过分些,朝廷也不会因为这个处罚自己。自打朱植来到这个世界,他就小心翼翼地规避风险,在夹缝中一点点实现自己的抱负。只是无论他如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前路上总有地雷阵埋伏着。生存的压力和生命地尊严哪一个重要。
朱植眉头的隐隐一暗,但他随即展颜一笑:“大丈夫处世错就是错了没有什么不敢承认的,父皇教训得是,我是该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这些年在辽东的所作所为。”
黄子澄微微含笑,拿起酒杯敬了朱植一杯道:“殿下在辽东做的事,太孙殿下却念念不忘。太孙殿下让微臣带话,父亲交待过的话太孙殿下不会忘记,请殿下稍安毋躁,自有振翅高飞的一天。”
黄子澄不经意间说出这么重要的话,朱植顿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一霎那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小小雅间陷入一阵莫名的寂静中,杨荣悄悄从桌底碰了碰朱植的脚,朱植才回过劲来,叹了口气道:“请黄大人给殿下带话,太子哥哥的嘱咐为臣的同样没有忘记,但凡有一口气在也不会辜负太子哥哥的信任。”
黄子澄听了朱植的话,显得比较满意,连忙一拱手道:“殿下言重了,微臣不是替太孙殿下来试探殿下的口风。只是最近辽东的新政闹得也有点过分了,殿下不知道是否看到过四民平等论?”黄子澄见已经达到了目的连忙将话锋转到其他方面。
朱植道:“业已有所耳闻。”
黄子澄道:“却不知道殿下对此有何见教。”朱植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这又是黄子澄替太孙考校自己,心中组织一下语言,缓缓道:“昔日本王在辽东为政,所有的政策只讲一点,就是对民有没有利,有利者本王不管骂名滔滔,无利者本王自不取也。至于这个商业的兴起,本王的确存在振兴辽东经济的想法,想我辽东之地,苦寒贫瘠,兴农业却失之天时地利,土地虽广,然百姓辛苦一年所获甚微。
刚到辽东之时,全年岁入不过十余万石,连自己都养活不起,更谈不上征服四夷为朝廷巩固边疆。唯有兴商业以富民,趁着朝廷免除辽东粮税之恩泽,以民自养,其他方面兵器官府用度皆出自工商税收。如此一来几年过后,辽东百姓囊中渐丰,也算是有了些家底。此乃民富则国富之道理。
至于四民平等之说,本王觉得无足轻重,首先本朝虽重农却未轻商,也从来没说过四民是不平等的。所以米某之言乃一家之言尔,既无法破坏我朝的根本制度,也不会影响四民之间的关系,可付一笑尔。”朱植避重就轻,希望将此事揭过罢了。
谁知道黄子澄却不依不饶,道:“听殿下之言,仿佛殿下也不太赞同四民平等论。只是据微臣所知,米某还是殿下发现于礼部会馆,并推荐到辽东去的。不知道殿下对此人是怎么看的?”
朱植道:“米先生乃大儒之后,又漂泊海外多年,对海外许多事情都甚了解。这个也正好合本王的兴趣,加上他漂泊无家,本王也想让他有个归宿,于是便送其往辽东学堂任教。不过此人在海外多年,受到蛮夷的学说熏陶日久,说出这些话也不奇怪。但其非大奸大恶之徒,也不必过于计较。未知太孙殿下怎么看的?”
黄子澄道:“太孙殿下也知道此事,觉得米某之言实乃乱我纲常人伦之言,但念其在海外多年漂泊,不读圣贤书日久。还希望殿下能够施展影响力,让其多读经典匡正其异教邪说。”
朱植心中轻叹了一口气,在这个时代里任何新鲜的事务都是如此紧张,不过是说了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怎么又成了异教邪说。不过还好,老朱的统治文字狱还不是那么严峻,明初的文人至少不会因言获罪。朱植颔首道:“太子殿下提醒得是,本王一定修书一封跟米先生好好谈谈,命其专心重读圣贤之书。”
黄子澄展颜一笑,连忙又拿起酒杯向朱植敬酒,朱植连忙对大家说:“来来来,今日难得,本王接花敬佛,也敬各位大人一杯。”
PS:大学同学十年聚会伴随着一场痛苦的感冒,骑兵就不多说了,到今天才恢复更新,实在对不起大家。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章 韬光养晦(4)
瞿远的眉毛不禁拧成一股绳:“区区一名东宫侍读,六品官职,对殿下说话竟然如此咄咄逼人。嘴里口口声声礼法,自己却无法无天。”离开醉仙楼回来的路上,瞿远就一路闷闷不乐,一入书房便迫不及待地破口指责。的确刚才醉仙楼上黄子澄的举动让朱植的手下愤愤不平,这哪里是臣下对亲王的礼数。
杨荣手里拿着毛巾擦了把脸道:“这是一场没有埋伏刀斧手的鸿门宴,在黄大人背后是东宫的势力,某种程度上他是代表着东宫说话。你说他的态度有什么问题吗?刚才卑职真为殿下捏了一把汗,幸亏殿下说话滴水不漏。”
瞿远一扬眉,眼睛瞪得老大:“鸿门宴?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啊。只是杨大人说得也有道理。”
朱植嘿嘿一笑道:“勉仁以为黄大人为什么要设这一出鸿门宴?”
杨荣道:“卑职听说一个事情,上月皇太孙与黄大人饮于皇城东角门上,太孙与黄大人曰:皇上分封诸位藩王,让各位叔叔领着重兵,本来让他们替孤守国门,只是这些叔叔们气焰骄横,多为不法之事,奈之若何?
黄大人回道:诸王护卫的兵马,不足以自守。倘若有人敢生变,天子挟天下而制一隅,六军齐发,哪个人能抵挡得住?想汉有七国之乱,非不强也,但依然无法撼动朝廷江山,十分迅速地被朝廷扑灭。天下藩地大小强弱不同。社稷宗法顺逆之理也不同,民心只会支持朝廷,不会向着藩王。所以殿下毋需担心。听了黄大人这番话,太孙殿下才安下心来。”
瞿远听了半天。若有所思地说:“杨大人的意思是,太孙殿下担心藩王尾大不掉,而殿下正好在京察看,太孙才让黄大人试探于殿下?”
杨荣笑笑道:“孺子可教也。正是如此,而且还有一点,在藩王中殿下势力隐隐与燕王比肩,正是太孙殿下所忌惮地。今日这场鸿门宴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日后太孙与黄大人还会做出种种试探,甚至扼制殿下的举动也不会少。”
听着杨荣的分析,瞿远眉头也拧成一股道:“今日之会,卑职觉得殿下对答表现十分诚恳,虽然卑职不知道殿下与黄大人所言之事,但黄大人与殿下对答之后。显得十分满意啊?怎么还不信任殿下呢?”这也是朱植关心的问题,两人一同望向杨荣。
杨荣先是把太子托孤之事与瞿远交待了一下,然后道:“如果仅仅凭一场问对就能够完全相信了殿下。wap;z…z…z…c…n.c…o…m更新最快。那黄子澄也不会来安排这样地鸿门宴。所以殿下在京还要做出一些让太孙殿下信任的事情。”
朱植道:“比如呢?我该做些什么让这位侄子安心呢?”在自己最亲信的下属面前,朱植总是无意中露出真实的想法。累太累了,在这个貌似繁华地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