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日晨!
关下军营内,忙碌了一夜,天明时分才躺下打了一个盹的沈从云,突然被一阵吵闹声吵醒了。有点上火的沈从云,嘀咕了两声,从临时的床上爬起来,走到外面一看,顿时就愣住了。
“我们要见这里最大的官!”
一群百姓围在军营门口,正在和岗哨上的士兵大声说话。
“怎么回事?”沈从云快步上前,扫了一眼这些百姓,一个个的抗着锄头和扁担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一大眼看过去,怎么说也有好几百号人。该不会是手下扰民,人家找上门来算帐的吧?
“沈大人!”门口哨兵见沈从云过来,连忙行礼。
“大人啊!老夫有话要说。”一位耄耋老人,在众人的搀扶下,颤巍巍的走到沈从云面前来。
“老人家,是不是我的手下给百姓添麻烦了?您只管说是谁干的,我扒了他的皮。”沈从云赶紧上前扶住老人,先表态争取主动。
“非也!非也!听闻大人率部守关,老夫年迈,不能上阵杀敌了。特率本族男女,前来助大人一臂之力,别的不行,端茶送水,肩抗手提的事情,乡亲们还是能帮忙着做一点的。”老人用颤抖的话语表达了来意,沈从云这才明白。再仔细看这些百姓,还带着不少箩筐,一些半大的孩子,也都背着箩筐跟着来了。
沈从云的眼睛瞬间模糊了,中国,从来不缺好老百姓。几千年来,只要是真心为了老百姓办事的,老百姓从来都不会忘记,更不会袖手旁观的。
22日下午,远远的前方,传来了依稀的炮声,想必是杨玉科部,在文渊与法军交上火了。
沈从云在关上焦急的看着远处炮声传来的方向,只看见群山巍巍,只听见炮声回荡。
关下突然传来呼喊声,沈从云低头望去,曹毅一路急奔,朝上面跑来。
“出什么事了?”沈从云着急的问,心道别不是杨玉科出事了吧?按理说,没那么快。
“潘帅又回来了,说是要到文渊阵前督战。”
沈从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潘鼎新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原来,潘鼎新由镇南关跑到龙州后,所部败兵大肆扰民,抢掠奸淫无所不为。这一下激起了民愤,当地士绅联合当地官员,前往潘部声讨斥责之。身为广西巡抚,碍于民声,值得带着手下,再次回到阵前来。
这些,沈从云都不知道,还以为潘鼎新这鸟人,太监的卵子又长回来了,没准是良心发现也不一定。
“潘帅带了多少人?”
“大约有两千人的样子,正在到处找大人呢?”
沈从云急急下关来,直奔营中。一路上,所见潘部,士气萎靡,稀稀落落的正坐了一地的人。
远远的看见潘鼎新由亲兵护卫着,骑马过来,沈从云上前见礼道:“潘帅。”
“子归还在呢,太好了。镇南关有子归在,无忧也。本抚这就率部,前往海村,为子归后援。”潘鼎新见到沈从云,居然说了这么一句话,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这狗日的,还是要跑啊。
“如此,也好!”沈从云强忍怒火,冷笑着看着潘鼎新道:“只是烦请大人下令,所部大炮弹药,还是留下的好。”
潘鼎新面露一丝羞愧,想到前面有人给自己顶着,也就满口答应下来,所部的六门大炮,交给沈从云部使用,自己带着一干散兵游勇,往海村方向退去。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怕死的,潘鼎新手下的八百余人,主动请缨选择了留下,协同守军作战,潘鼎新也没有拦着,这些人就留了下来。沈从云把这些人临时编为两个营,配发了枪弹后,临时让士兵们推选出两个营官。
22日夜,沈从云送走潘鼎新后,一夜难眠。前方传来消息,杨玉科当面之敌有六千之众。想到历史上战死的杨玉科,沈从云觉得这样的悲剧,绝对不能重演。
23日一大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沈从云起来了。
立刻叫人请万树生、曹毅和李耀祖来商谈,四人见面后,沈从云直接表示道:“杨将军部兵少枪少,本官决意,立刻率五百龙州团练及潘部自愿留下的一营人马,驰援文渊。这样,子曜!镇南关暂且由你全权指挥,潘部留下的一营人,也归你调遣。”
说罢,不由分说,吩咐李耀祖整军,带足弹药,另外多带了五百条快枪和十万发子弹。临走的时候,沈从云还多了一个心眼,让人带上了一百枚地雷。
万树生等人,见劝不住沈从云,只好临时紧急调了一百人来,补足沈从云的一营人马。踏着晨露,两营人马出征了。
草鞋踩在清晨的山路上,发出轻轻的沙沙的响声,露水打湿了裤管,却难以浇灭沈从云心头的忧虑之火。前方的炮声渐渐的密集了,沈从云找个高地,举起单筒望远镜远望,远远的硝烟袅袅升起。盛小七牵着马过来,低声劝道:“老爷,上马吧,您都跟着走了一个时辰了。”
“再废话,我一脚踢你回上海!”沈从云毫不客气的骂了一声,陪着士兵们一阵步行,这是短时间内,最好的和士兵们打成一片的办法了。说实在的,沈从云穿着草鞋的脚底,已经磨出水泡了,现在正强忍疼痛中。
“大人,上马吧,前面不远就到文渊了。”李耀祖一路小跑过来,也跟着劝。
沈从云扫了李耀祖一眼,看的这个瘦小的厚道汉子脸上一阵的不自在,也不理睬他,站在高处朝下面行军的士兵喊:“兄弟们,前面就是文渊了,加快脚步,去帮杨将军打洋鬼子啊。”
李耀祖看了沈从云一眼,毅然转身要走时,却被沈从云叫住道:“耀祖,你来一下。”
李耀祖过来,沈从云吩咐道:“留下十几个人,沿途埋设地雷,做好记号,万一前面顶不住了,地雷也能抵挡一阵。”
李耀祖领命去了,沈从云这才继续往前走,转过一个山脚,前面的一片喊杀声,枪炮声,迎面扑来,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道,刺激的沈从云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文渊阵地上,杨玉科分兵两路,坚守两侧的高地,沈从云率部赶到时,正好杨玉科部打退了法军的一次进攻。沈从云到了地方,吩咐部队暂做休息,领着李耀祖朝高地上走了。
战斗间隙,正在阵前一线观察敌情的杨玉科,听见下面有人来报,援军上来了,不由一阵大喜。急忙前来见领军之人,远远的看见沈从云的身影时,杨玉科心中一阵激动,抢上前来伸出双手,紧握沈从云的手道:“沈大人,您怎么亲自上来了?”
第十八章 血战
“昨日,潘帅部下800余人,自愿留下助阵。文渊一旦不守,镇南关必独力难支,下官在后面听前方炮声隆隆,实在呆不下去,特率两营人马前来,听候杨将军调遣。”沈从云其实是不放心杨玉科,借口自己呆不下去。 杨玉科露出憨厚的笑容来,拍拍沈从云的肩膀道:“那日一见,本将便晓得,沈大人绝对不会弃我于不顾的。在下是个行伍的粗人,不会说话。心里觉得与大人甚是投缘,以后这称呼上,就不要将军将军的叫了,看的起杨某,兄弟相称如何?”
沈从云露出笑容来,拱手道:“如此,在下高攀了。杨兄!”
“哈哈,沈老弟。”杨玉科拱手大笑,这时候,一阵炮声又响了起来,法军的进攻又开始了。
一发炮弹落在十米之外,杨玉科拉着沈从云蹲下,大声道:“沈老弟,这一带地形险要,人多在上面反而展不开。我的意思,你领着部下做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如何?”一发炮弹落在十米之外,杨玉科拉着沈从云蹲下,大声道。
沈从云想了想,从清朝开始,几乎所有多外的战争,清军在炮火上总是吃亏的,人多放阵地上就是靶子,于是点头答应道:“行,就这么办。小弟又带来快枪五百条和一些子弹,这就让下面给送上来。”
打仗沈从云是外行,生怕自己在影响杨玉科的指挥,自觉的下去了。
在山脚下,听着上面的枪炮声不绝于耳,沈从云心里如同猫挠似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法军的这一次进攻,足足持续了两个小时。眼看天近正午,沈从云想起史书上杨玉科就是殉国于午后,不由的眼皮一阵猛跳。看看枪炮声渐渐的稀疏了,亲自领着一营人马,带着送给杨玉科部的快枪和子弹,上了阵地。
才上阵地,老远就听见有人在埋怨:“奶奶的,越南这鸟地方太潮湿了,炮弹打出去,好多都不炸。”
沈从云顺着声音看过去,说话的正是杨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