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能靠近,可是熟悉海军发展的伊东佑亨,还是很快地认出了这两艘战列舰是当今最新式地战舰,这样地战舰日本就算想买。欧洲列强也未必肯卖的。沈从云是用的什么办法买到手的?伊东佑亨哪里晓得。沈从云为了能打动德国出售最新的战舰。这些年足足在德国定购的设备和军火,就多达两千万两,而且今后还会继续有新的订单,这样地一个大客户,恰逢1890年的经济危机+|才叫痛心疾首,悔不当初呢。
关于这两艘战舰。欧洲方面早有情报送回来,鉴于甲午海战中这两艘战列舰迟迟没能投入战场,日本联合舰队也相信了情报部门的判断,这两艘战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舰,也不属于中国。
可是,亲眼看见了日本间谍冒死拍回来的照片时,伊东佑亨还是震惊了,连夜求见山县有朋后。眼前的这一幕就出现了。
“帝国之霸业。难矣!”伊东佑亨笔直的身子一阵摇晃,身子猛的往前一冲,一口鲜血喷出。在海风地回吹下,溅了一脸一身地血。
山县有朋在伊东佑亨摔倒的一瞬间,似乎也看见了日本的未来地艰难,不由的仰天长叹道:“天不佑皇国,生出沈从云此等英雄人物来,如之奈何!”
这就是日本人,谁把他打疼了,他就能记住谁。(美国人往广岛、长崎丢了原子弹,日本人跟在美国人后面舔屁股舔到现在。可能这话有点愤青,不过,读史书的过程中,确实有这样的感慨。)
……………………
随着沈从云一道奏折上去,称“军队乃国家安定之根本也!鉴于战后国库空虚,各省当务之急乃修养民生,以求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编练新军之事,当由朝廷酌情处之。”
沈从云这道奏折刚到北京,第二天就上了报纸,一时间个大报纸风向立刻就变了,纷纷赞成沈从云的意见,实乃老成谋国之策也。李鸿章也奏折请罪成,“微臣老矣,求大治之心切,故出昏聩之言,自请去职北洋,周游西方列国,以寻求强国之策。”各省督抚本来就是跟着李鸿章起哄,想浑水摸鱼的,结果李鸿章自己认错了,沈从云也站着说不腰疼出来吆喝,自然也都偃旗息鼓了。
不过朝廷为了搞平衡,还是批准了各总督旗下,各试行编练新军一协。意思很明白,沈从云是总督,手下有新军,别的总督也该有点不是?
随着袁世凯到小站,各总督旗下新军各自开张,沈从云的军火买卖,很快就兴旺了起来。
新任沪局总办胡雪岩,在沈从云的指示下,对江南制造局原有厂房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更新设备的工程。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江南制造局的二期工程竣工。随着大量新式机器的使用,沪局产量可达日产M1888连发快枪二百条,月产|。一千余发。
这样的一个规模的产量,即便能满足国内各新军的需求。为向沈从云示好,荣禄派亲信拜访沈从云,提出小站第一期三镇新军的基本装备,将全部从江南制造局购买。
在李鸿章离开直隶之后,沈从云一跃成为汉臣之首。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沈从云是朝廷炙手可热的一方封疆大吏,但是稍微仔细一点就能发下,袁世凯编练的新军,有意无意的挡在了沈从云所部北上京城的要害位置上。沈从云上奏请派刘永福为山东提督的折子虽然准了,但是刘永福手下的一个师的兵力,也从山东撤回了大半,只留下一个步兵旅。
稍微有点政治眼光的人,都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李鸿章倒下后,沈从云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成为了朝廷猜忌的另一个李鸿章。
1895年10月底。:>;:军则改称为南洋新军。11月初,荣禄上表朝廷,提出一个一千万两白银的购买计划,分五年从德国、英国定购战舰,陆续补充到北洋舰队中间。
荣禄的这一计划的提出,传到日本后,《朝日新闻》称。“如不奋起直追。皇国灭亡之日可期。”有趣的是。中国从来就没有人提出过对日本动手的计划,不过是买几艘战舰的事情,关日本的存亡鸟事?
情报处每天提高地日本各大报社地最新报纸,每天都会送到沈从云地办公桌前。
十月的江宁沉闷且燥热,空气湿漉漉的。看见报纸上这条消息时,沈从云正准备主持一个关于今后两年内两江主要工作任务的会议。这也是自甲午战争之后,沈从云一干手下要员第一次大聚会。
会议室里头按照沈从云的要求。摆上了一张大圆桌,郑观应、胡雪岩、余震、万树生、克泽等主要军政人员,全部列席会议。坐镇越南的胡宇、曹毅,也专程从越南赶回来参加这一次扩大会议。
沈从云面色阴沉的走进会议室时,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种异常地气氛。
“各位,会议之前,请大
桌面上的报纸,上面有两条新闻都附有翻译稿。”。色肃穆的样子。使得所有人都为之紧张的拿起报纸。快速的浏览了起来。两条消息下面,都画有红线标明。
“日本天皇再次提出削减皇室开支10%,号召举国节俭支援海军建设。皇国再次掀起为海军募捐的热潮。”
“俄国公使与中方达成协议。租借旅顺大连五十年。”
等众人大致都看完新闻后,沈从云用手敲着桌子上的报纸,几乎是在怒吼道:“大家都看见了吧?我们的邻居日本,他们在做什么?甲午和谈后,日本帝国亡我之心不死啊。俄国租借旅顺五十年,凭什么?就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而不是报纸上说地什么狗屁俄国公使调停有功。诚然,这其中也有某些人,为了压制我南洋,为了获得俄国人地支持而卖国。”
一番怒吼后,沈从云环视一圈,放低声音道:“我宣布,即日起,我两江未来十年之战略目标,都是为了打垮日本、俄国这两个假想敌。”
这次会议通过了沈从云的三项提议,第一:加快中国银行发行银元在全国范围的流通工程,胡雪岩、王炽当前地主要任务就是联系各省,用强大的财力做后盾,不管用什么手段,与各省督抚达成合作发行银元的协议。山东、直隶、东北等地,明的不行就来暗的。第二:以越南加快警备队建设为名义,在越南编练编练三个师的新军。第三:以大治南洋水师为借口,向德国提出购买新式巡洋舰六至十艘的意象。进而以此为契机,寻求德国在造船技术以及军事工业的全面合作。
会议结束的第二天,美国公使田贝,匆匆自天津而来,拜访沈从云。
沈从云在后花园的凉亭里,接待了这位肩负着特殊使命而来的美国公使。
接过丫鬟递上来的茶,享受着丫鬟在身边打扇的凉风,田贝朝沈从云笑道:“总督阁下,感谢您的热情款待!本人早就听说了您的威名,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得见。”
无事献殷勤!沈从云心里给田贝此行定性后,淡淡的笑了笑道:“公使先生,中国有句俗话,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想您大老远的从天津来,不是为了专门来奉承我的吧?”
“总督阁下。中日之间的战争以来,本国本着稳定东亚局面的宗旨,委派本人出面调停了中日之间的战争。和谈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可是和谈之后中日两国之间出现的军备竞赛,则让本国总统感到深切的不安,并对东亚可能出现的动荡局面,表示担忧。”之前详细的了解过沈从云的田贝,在选择措辞的时候,相当的谨慎。沈从云在外交上的强硬,那是高山上敲锣鼓,名声在外了。
沈从云对于田贝的话,冷冷的笑了笑道:“公使先生,您这番话不该对我说,而应该对日本政府去说。”
田贝没明白沈从云的意思。不由地笑问:“这个问题,是双边问题吧?两边都有责任的。”
沈从云脸色猛地一沉,微微怒道:“田贝先生,如果今天来的是英国或者俄国公使,当着我的面说这番话,我就要下逐客令了。”
田贝没想到沈从云反应如此强烈,苦笑着耸了耸肩膀道:“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中日战争爆发之前,平定朝鲜内乱之后。我朝李中堂数次提出。中日军队全部退出朝鲜。结果如何?以保护日本民为借口出兵的日本,悍然向我大清发动了进攻。丰岛海战后,英国商船高升号被击沉,我一千将士尸沉大海,英国对日本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的作为是怎么回应的?居然声称高升号是开战后被击沉的,要中国赔偿。这是明目张胆地为日本强盗张目!至于俄国人,表面上说地好听。实际上他们是为了谋求租借旅顺和大连,进而扩大其在中国东北地利益。也就是说,在中日之间的问题上,我没有看见英国和俄国的友好。”
沈从云的话说的田贝无言以对,有心附和一下沈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