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修造。当时,赵瑜对此便叹为观止。现在马林溪对衢山船坊大感不屑,他也觉得极为正常,正如已阅尽天下美色,又怎会再看得起败柳残花。
不过光叹气没有,赵瑜道:“只要马叔你觉得这地方合适,半月之内我便能把大澳修起来,虽然肯定比不上明州船场,但千料船一级的绝对没问题。
马林溪还是摇头:“地方太小,又有港口碍事,扩展的余地不够。”他看看海上,“而且这里地势开阔,海上风浪一起,船坊必定遭殃……这船坊如此破落,我想巨浪的原因应占了多数。”他扭头对赵瑜:“二郎你前日在船场时也看到了,为防海潮海浪,虽然离海更近,但船场中开辟出来的水道都是连着大浃江,而不是大海。你这地方,把渔船修修补补倒还可以,要造战船……绝不合适!”
赵瑜皱眉,有些头痛,他问道:“那马叔你觉得什么样的地形比较合适?”
马林溪答道:“最好是潮水低,风浪小的地方。腹地要平整开阔,可以存放物质木料,建立村寨。土质要坚实,不能是沙土,否则大澳容易塌陷。还要有淡水,不然什么都做不了。此外……”他犹豫了一下,看看赵瑜,道:“地势要易守难攻,能防着被人偷袭……重要的就这几点,其他一些小事,我们自己可以想办法解决。”
‘什么叫就这几点?!’赵瑜心中苦笑,他可没想过单单一个船坊位址就这么麻烦。衢山岛就这么大,要符合所有条件,这地方确实难找。如果有足够的人手和时间,他尚可以人工开辟出个合适的地点,但现在两样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炊,这事可就难办了。
赵瑜冥思苦想,马林溪的脸色也不好看。两个人沉默着。两人旁边,赵琦也在皱眉想着。
还在寨中时,赵瑜给他的命令是少说多听,没事少开口,赵琦也就听命行事。除了见马林溪时,打个招呼行个礼,就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当马林溪提到船场选址的条件时,他却有了点想法。赵瑜这几年主持寨中财政和庶务,平日里忙得脚不着地,不像赵琦,能带着几个护卫在岛上四处乱跑,对于衢山岛,他比赵瑜更熟悉。
“二哥……”迟疑了半天,赵琦打破了沉默。他怯生生的开口道:“我知道有个地方,好像挺合适的。”
赵瑜、马林溪登时转头,双眼直直得盯着赵琦。赵琦吓得一缩脖子,不敢再说。
赵瑜心急,一把抓住赵琦,双眼一瞪,略显狰狞,急问道:“你说的地方在哪里?!”
赵琦给赵瑜脸上的表情吓到了,他畏畏缩缩地伸出手,指着东边,小声道:“就是岛东头的蛇移门【注2】。”
“蛇移门?”赵瑜、马林溪同时念着。
赵琦用力点头,道:“其实南面、北面都有几个好地方,但只有蛇移门是最安全的。”
有了赵琦的提醒,很快,赵瑜便从记忆中搜出了蛇移门的资料。他点点头,对马林溪道:“马叔,三弟说的没错,蛇移门那地方,的确蛮适合的。不过,我毕竟是外行,也不敢确定,还要你去一趟瞧一瞧。”
马林溪见两人说得肯定,也打起精神,同意道:“好罢,便去看看。”
事一说定,三人也不耽搁,跳上骡子,便直往东头驰去。横贯全岛的大道修得极为平整,但衢山岛毕竟东西长达三十里,有坐骑代步,三人也花了一个时辰方赶到。
三人溜着骡子,一边打量着周围,一边沿大道缓缓驰上蛇移门南面的高丘。大道的尽头处有一座烽火台,乃去年刚刚修起,其地势为岛东最高,正好能让人把附近地形一览无余。
跟守卫烽火台的兵卒打个招呼,三人上到了台顶。站在台顶,俯视北面的蛇移门,马林溪连连点头,赵瑜、赵琦喜笑颜开。
那蛇移门其实是个陷进岛中的小海湾,面积不大,但水足够深。海湾出口处,南北有数十丈高的山丘对峙,如同守卫,防着敌人偷袭湾中。赵瑜计算了一下,如果在山丘顶上建上军寨,只要两边各放上十架石砲,弹药充足的话,敌船再多,也绝难攻进湾中。
而且由于海湾在出口处收窄,海浪和潮水的破坏力都会降低,湾内水面必然平静。海湾西侧的陆地是两丘之间的窄长山谷,其中有小河经此流入湾中,平地、淡水皆是齐备。至于土质,不必近前细看,能长树的地方自然不会是沙地。
“好!…好!……甚好!”马林溪连声称好,他指着海湾,“那儿也是一良港,只要修起栈桥、码头,所有的资材可以从那里装卸,不必通过倒斗岙来转运。”
赵瑜应道:“岛上的熟手不少,资材也不缺。给我十天,我便把栈桥、码头都修起来。”他低头看一眼海湾,转头便夸一句赵琦,极是开心。
“不过……”马林溪指着河水流入海湾的地方,那里有座小渔村,几十间破屋,能看见有人在活动,“那个村子必须迁走,不知方不方便?”马林溪清楚,官府要征用土地,动迁居民,是件很麻烦的事,但海盗们有刀斧在手,却容易许多。不过他并不想因为自己一句话、一条决定,便让百多人丢掉性命。所以有些迟疑。
赵瑜听了马林溪的顾虑,哈哈大笑:“马叔不知,他们都是自家人,只要我一句话,他们会亲手把房子烧掉的。请马叔放心,船坊之事,绝无阻碍。半月之内,我会让这里焕然一新。”
注1:张平造船一事见《宋史》其列传,而黄怀信金明池修龙舟在沈括的《补笔谈》中有载。
注2:衢山岛不到七十平方公里,却有三大深水良港,西边衢山港、北面衢黄港,东头便是蛇移门港。
PS:今天有朋友给俺挑刺,说衢山岛在宋元时其实称为朐山,到清代方改为衢山。俺查了一下,果然如此。不过书已经写到这里,也不方便再改,只好将错就错。还请诸位读者宽容为怀,莫要较真。
第二十二章 战船(下)
一切正如赵瑜所言。
当日午后,赵瑜一声令下,那座海湾边的小渔村立刻喧闹起来。村民收拾起家当,提儿携女,背着包裹,当晚便集体迁出。人人兴高采烈,却无半句怨言——赵瑜遣赵琦为他们在主寨备下房屋,让其暂住,又许了他们一家二十亩的良田,条件如此优厚,哪有不愿的道理。
而他们的房子,并没有当真烧掉,第二天,五百奴工便进驻村中,此外,还有六十名的监守紧随,人人跨刀持枪,全副武装,恶狠狠地盯着奴工们的一举一动,稍有异动,冲上去就是一鞭。
马林溪心中不忍:“二郎,是否有些太过?!”
“怎么会?”赵瑜冷笑,“这些奴工,一部分是被我家俘来各水寨的大小头领、亲信,另外一部分原本是衢山和岱山各村中的土豪劣绅,这些人残民无数,民怨极大,我浪港寨一向只杀贪官劣绅,从不骚扰百姓,自然不会饶了他们……”
他指着监守,“那些个监守便是从被他们害苦的百姓中招募来的,所谓天道好还,报应不爽,作了孽,当然要还!这年月,老天不公道,但我浪港寨却要给穷苦人个公道……马叔,等过上几日,还有一批土豪劣绅要从昌国送来,到时,再好好招呼他们!”
赵瑜说得义正辞严,马林溪无话可说,只能摇头叹息。只是他不知,打土豪、分田地乃是造反的六字真经,不论那些地主平常是不是残害百姓,只要他们家中田土稍多,就会成为浪港寨的打击对象。他们的家产女眷被抄入寨中,而土地就会被分给佃农。没了田租,在海盗治下又不用缴丁税贡赋,只要交出两成出产,便可安享剩余所得,政策如此宽厚,贫农们当然全力支持。
尤其是岱山,这座夹在昌国本岛和衢山之间的大岛,不像衢山岛那般土地多归贼寇水寨所有,其岛上田土统统属于十几家大户。当浪港寨在衢山岛上的所作所为被传扬出去之后,岱山岛上的一些光棍二流子便偷偷把浪港海盗引上了岛。十天功夫,衢山岛上多了数百奴工,浪港寨里少了三百光棍,几位当家的家产翻了几倍,而引狼入室者也心满意足,可谓皆大欢喜。
现在衢山岛上的盐田、采石场、石灰窑还有直属于浪港寨的田地,全靠为数近两千的奴工队伍维持着,他们也是浪港寨的命脉所在。浪港海盗不是流寇,能夹裹着百姓四处打饥荒,海上劫掠所得不到寨中收入的三成,更多的还是靠自耕自种过活。要想丰衣足食,全靠自己动手,但海盗们无暇生产,也不善做活,只能依靠奴工。
所以,衢山岛上奴工们的待遇就不算太差,至少要比赵瑜记忆中的那些黑奴好得多。都是有功奖之,有过惩之,通过计算工分【注1】,明其赏罚。也就是在岛西北的花岗石矿做工的那些原贼寇,偶尔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