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有些……”
“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见葛师找不到形容词,谢道韫便笑着接了下来。
“哦?这句话也很好,只是那‘新词’又是何物?听你这话的意思,便是诸如诗文一般的东西么?”葛师有些好奇的问道。
“嗯,也是些后世的东西,在民间极为流行的。比之如今晦涩的玄言诗要清爽不少,普通百姓,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是能够听得懂的。”谢道韫用衣袖拂去石凳上的浮灰,扶着葛师坐了下来,“后世有句话,说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而这位姓柳的人,也只是个中高手之一而已。所以您也能够想得到,后世的词传的有多广了。不过也有人说过,绝句尽而律诗起,唐诗没而宋词兴……这唐啊、宋啊的您先别管,反正这话多少有些叹惋世风日下的味道。”
葛师拍了拍身边的石凳,示意谢道韫也坐下来。
谢道韫点头坐下,发觉身下的石凳刚刚吸取了一整日的日晒,如今坐着并不让人觉得冰冷,反而有些温暖的余温。
“《毛诗》上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当今天下这诗虽然不少,但如你所言,皆是晦涩推敲之物,也只有肚子里有些墨水的人才看的明白。其实看回去,《毛诗》多是采风所得,所谈皆平凡之事,只是不知为何慢慢发展着,却成了如今这副晦涩模样。若是当真如你所言,后世诗词回归质朴,那倒是古风犹在,古意盎然了。”葛师看了一眼天边的斜阳,微笑着道:“诗之所言,志也,人皆有志,故皆能言诗。你小时候做的那些诗我是极喜欢的,言语朴素自然,不为炼字而纠结,故能有奔流到海之感,大象无形之势。采风,采风,终究是取之于民的东西,终归是应该能让所有人都听得懂的。”
谢道韫闻言微觉尴尬,不知是不是被晚照染红了面颊,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对葛师道:“师父,您怕是早就知道那些诗词文章都是我抄来的,您如今还说这种话,这不是寒碜我?”
葛师捋着胡须笑着道:“没什么寒碜的,若是能因为你这文抄公的缘故,早些破了这玄言之风,那你可就是千古功臣了。”
“师父还是在拿徒儿打趣……”谢道韫苦笑着道。
“嗯,不过这么说起来,那‘门前流水尚能西’的句子,也是你偷来的?”葛洪挑了眉毛问。
“怎么能叫偷呢?这东西,跟偷书差不多,即便是贼,那也是雅贼。”谢道韫这么说,倒是承认了下来。她笑着摊手道:“所以啊师父,你千万不要失望啊。其实徒弟我身上的能耐,十有八九都不是我自己的,什么聪敏好学啊,也都是因为小时候不愿意带着一群小屁孩玩,所以才装出来的样子……其实我就是个俗人,只擅长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师父您的那些著作,我能懂得个七八分便已经是极致了,再说到传承,那徒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看出谢道韫的自苦,葛师开口安慰道:“你这话说的不对,只要是生活在世俗中的人,又有谁敢自称不是俗人 ?'炫书…3uww'即便避世而出,身在山野,但一颗心终究会蒙尘的。谁都不能像婴孩一般专气致柔,我们能做的,只是身在尘世间,妄断些出尘事罢了。至于为师那些信手之作,你能懂得七八分,为师已经很满足了。说起传承……呵,《左传》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为师这些心思,后世有人看上一看、瞧上一瞧,或赞或骂皆是好的。可即便就此断绝,于为师自己倒也没有什么所谓,你又何必看重?我若归去,得知大道,而尘世间这些东西,便与我无关了。”
听着葛师直言生死的超脱,谢道韫不由得赞叹了一声,附合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葛师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问道:“这又是你这位文抄公从哪里弄来的?”
“千年后,有个叫王阳明说的。”谢道韫笑着回答,“他还说,‘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这些话,对于谢道韫这样的普通人来说,不过只是一句平凡的哲学道理。对后世的马列主义者来说,这是值得批判的唯心主义。可是对于葛洪,对于魏晋这些一辈子浸yin于玄学无法自拔的人来说,这句话却像是为他们开了一扇窗户,在他们眼前摆明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葛洪只觉得脑中轰然一响,什么东西在心底炸开。
不知是不是被斜阳的光芒刺了眼,葛洪的双眼忽然染上了一层薄雾。他有些颤抖的握住了谢道韫的手,用没有一丝浑浊的双目盯着她的眼,一字字的道:“韫儿,答应为师两件事。”
在葛师身边这么久,谢道韫从未见过葛师如此激动的神情。她自然意识到了这个承诺的沉重感,却没有脱口而出“我什么都答应”,而是换上了认真的态度,道:“师父您请说。”
葛洪是很喜欢谢道韫的性子的,尤其喜欢她重承诺,从不油嘴滑舌。他也清楚,对于谢道韫来说,只要是答应下来的事情,不论如何,她是必然会做的。
“第一件事,把你这条小命管好了,别有事没事的总跑去涉险,不活的比为师长寿,绝对不许死。”葛洪如今已然七十又二,在这个平均寿命不过四十多岁的年代,的确是十分难得了。
但这话终究说的有些霸道,生死之事,又哪里是人力全然可控的?
谢道韫闻言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半晌方道:“这个,我尽量争取。”
能得到这么一个答案,葛师便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第二件事,为师是为天下苍生而求,为千秋万代而求……”
听着前两句引子,谢道韫差点没直接摔到石凳下头。她苦笑着道:“师父,我胆子小,您别吓唬我。”
葛洪却依旧面色郑重,认真的道:“为万代而求或许夸张了些,但千秋却是有的……为师要你穷尽毕生之力,将你能记住的所有诗词文章、玄言道理、数术之道,甚至武艺,全都写下来,绶与他人。”
谢道韫瞪大了双眼,哑然了半晌,苦笑道:“师父,您这是要压榨我一辈子……”
“为师就是要压榨你一辈子。”葛洪回答的理所当然,“韫儿,从仓颉造字到如今,已有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千年过去,又有多少代人在尘世间来来往往?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有些人一辈子钻研问道……当然,我说的这个道不单单是老子口中的天道,还可能是数术之道、礼乐之道、骑射之道、武艺之道,甚至是耕种之道、桑蚕之道、经商之道、为官之道……韫儿你可曾经想过,打出全天下第一口井的背后,是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努力?收获第一粒稻谷的背后,又有多少人为之辛勤?这都是几百年、几千年才得出的东西,是几百人、几千人的鲜血和生命,甚至可以说,如今这天下所拥有的东西,都是累累白骨铺就而成的……
“韫儿,我不知道你为何会从千年后回到这里,但我觉得,若是当真有三清道尊在上,你就是他奉于天下的礼物。你有没有想过,你随便写出的一句话,就是千年智慧的积淀,你随便创造出的一件小东西,就可以省去千万人的劳心劳力。有些东西,对别人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对你来说,却是手到擒来的。我知道让这些东西压榨你一辈子,的确有些苦了你,但你多少写下来一些,怕是也能省去千万人的心血了……
“为师十有三而志于学,如今想来,当时那些日子,可谓是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我曾伐木卖柴,只为换些纸笔,得到纸张之后,便于其上反复书写,直到字字相叠,不能辨识,方作罢。那时问道,其实只是为了谋一个官位名声,待到年纪大些,自觉看透了入世种种,才开始出世,妄问天道。只是从学至今,近乎一甲子的光阴,为师不会说什么都没明白,却也不敢说明白了什么,只有穷毕生心血做了这几卷絮絮叨叨的书卷,希望有人读来能引起几番思量考究,便知足了。
“天道这种东西,为师少时都是仰视而思之,到得后来,忽然明白了天道不仅是形而上的,还是贯穿于万物的,便开始俯察而探之。可是查探许久,每次总觉得快要参透道了,却往往也只能够隐约感知到些行状,再细细思量,推而广之,却又发觉几分不对劲儿来。后来终于明白,其实所谓天道,都在万物之中。我原先妄求天道之行状,非要将其剥离了外物赤luo而出,殊不知,这天道二字就在万物之中,一旦没有了万物,也就没有什么天道了。
“所以我又离开了这罗浮山,开始入世,看这世间万物风景。我看到这世人疾苦,便想要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