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刁难了。
晏子“橘生淮南淮北”之说,一方面体现了他随机应变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道出了一个真理,即事物是随环境而改变的,人也不例外。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政治、文化、风俗因素也会随之变化,而人的才能的表现也会不同。
美国跨国公司曾发生过很令人不解的问题:这些公司派驻欧洲各国分公司的代表都是在国内干得很不错的人员,可是他们在当地的表现却不尽人意。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美国人虽说多是欧洲人的后代,但其几百年的独立发展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社会价值体系以及礼仪习惯等,同欧洲各国并不完全相同。如美国人在私下交往时开朗大方,不拘小节,但一旦涉及公事,则相当有原则,公私分明,私下的交情一般不会影响公事上的往来。在商业上,美商对合同要求很严格,要求合同条文细致而且明确,谈判时意思表示必须用“是”或“否”来明确表达。
第68节:量才而用
第68节:量才而用
而欧洲人做生意是以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为基础的,在商谈中,欧洲商人经常通过聊生活、饭菜、礼节、气候特别是家庭问题而活跃气氛、打破僵局。欧洲各国商人也有自己的特点:意大利商人厌恶函件,经常把广告类的函件抛进废纸篓。与意大利贸易伙伴经常保持私人方面的联系十分重要,赠送礼物和说一些恭维奉承的话十分有助于生意成功;法国人很珍惜人际关系,一般在尚未成为朋友以前不会做大生意。在商业谈判中,法国商人一般不会对所有细节详细研讨,要点协商好就行;德国商人重视法律,生意中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很清楚。德商注重商品品质,标准高,交易以信用交易为多,对“契约”异常尊重,订立后会一丝不苟地照章执行……这些细微的差异会给美欧人之间的交流、认同带来难以觉察的阻碍,进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带来麻烦。
历史上还发生过由于产品设计忽视了地理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战争。
18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生产的子弹被运到印度。在当时,子弹的外层大都要涂上一圈猪油制成的蜡。发射时必须咬掉弹头的一部分。由于印度士兵所信仰的教义中规定,不得食用猪肉制品。所以,印度兵一见这种猪油蜡就不由火冒三丈,最终引起士兵哗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英起义。当然,东印度公司也因此丧失了在印度市场的霸主地位。
基于上述情况,作为创业者,当自己的事业发展到外地或外国时,合理利用当地人为自己赚钱,不失为最好的办法。现在,很多跨国公司都在强调“人才本土化”,即某一国或某一地区的分公司应尽量启用和选拔当地人才,以利于公司站住脚跟和长远发展。因此现在也出现了一种情况,吃香的是拿着外卡的华人,他们一方面在外国留学多年,懂得母公司的文化、历史,另一方面又是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真正的中国人,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政治、风俗习惯等,在中国有着既有的关系网,正是外国公司入驻大陆的最佳人眩
虽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并不多,所谓国际人才的“本土化问题”也不突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企业必将走向世界,这样的问题会越来越凸现出来。预先有所准备,当然比不准备好得多。另外,这一问题也可以缩小为人才的“南北问题”、“省区问题”。虽然作为统一的中国,我们处于同一文化体系、同一制度体系、同一社会政治环境下,但统一之中还是有着亚文化的差异和各省区风俗习惯的差别。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这方面的考虑也是必要的。
量才而用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不是自己有多少学问,而是会用人。越有本事的人越要用人,越要用能人。否则,就算做老板的生出三头六臂来,又怎么能干完一个公司所有的事呢?
胡雪岩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将人才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他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这首先起源于他对人才独特的要求。商场如战场,一个再优秀的将领,身边如果没有精兵强将,也敌不过敌人。同样,优秀的创业者手下也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才能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不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很难得到的,相反,往往是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着显著缺点的人,在其他方面反而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就要求创业者能够看人之长,不计人短,获得特殊的人才,办成特殊的事业。
胡雪岩在经营管理中,非常善于用人之长,客观待人,他认为用人要做到“德看主流,才重一技”。下面这件事就可反映出胡雪岩的用人之道。
有一次,胡庆余堂的一个采购人员不小心把豹骨误作虎骨买了进来,而且数量还不少。进货阿大了解到这个采购人员平日做事很牢靠,加上自己手头正忙,也就未加详察便把豹骨直接入库备用了。有个新提拔的副手(副经理)得知此事,以为又有晋升机会了,就直接找胡雪岩打“小报告”,胡雪岩当即亲自带人到药库查看了这批药材,发现确实把豹骨误作虎骨了。胡雪岩对进货阿大说:“你知道什么是生命之源吗?顾客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能把假药、次药用来欺骗我们的衣食父母吗?”然后,就命药工将豹骨全部烧毁。眼看由于自己工作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进货阿大羞愧地向胡雪岩递了辞呈。不料,胡雪岩却温言相劝,说:“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以后小心就是。”那位阿大心怀感激地对胡雪岩说:“烧了这些药,您心里踏实,我们也可以引以为戒。
第69节:治众如治寡
第69节:治众如治寡
摆平了阿大失察这件事,那位自以为举报有功、等着奖赏的副手,正在美滋滋地偷着乐的时候,突然接到了胡雪岩发来的一张辞退书。胡雪岩不仅没有奖赏他,反而炒了他的鱿鱼。因为在胡雪岩看来,身为副手,发现伪药不及时向进货阿大汇报,已是渎职,而背后打“小报告”更是心术不正,继续用此类人,肯定会后患无穷。
历史上也有同样的事例。春秋时,宁戚是卫国人,他在车旁喂牛,敲着牛角高歌。齐桓公见他非同寻常,就打算起用他管理国家。臣子们听说之后认为应该慎重起见,多了解一下宁戚的背景,就劝齐桓公:“卫国距离我们齐国不算远,可以派人去那里打听一下宁戚的情况。如果他果然是个有才德的人,再用他也不算晚呀1
齐桓公听了以后说:“你们所以建议我派人去打听,是怕宁戚有些什么小毛并小错误,是对他不放心的缘故。如果仅仅因为一个人有些小毛病而舍弃他,不使用他的真正的大才,这正是世人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随后齐桓公力排众议,提拔重用了宁戚,让他做了上卿。
在这里,齐桓公充分认识到作为领导,在用人方面应该看重什么,不应该看重什么,所以他才能不计人才的小毛病,提拔重用了一批有才干的贤士,使自己成为霸主。如果相反,不看人才的主要方面,用条条框框去限制用人,那么哪一个人能够符合如此严格的标准而被重用呢?这也是创业者的用人之道!21
治众如治寡
孙子说:“治众如治寡,分数也。”“分数”的“分”是指分各层次的部分,“数”是每部分的人数编制。意为通过把部队分为各级组织,将帅管理全军众多组织就只需通过管理少数几个人来实现。
孙权可谓是“治众如治寡”的典型人物。孙策弥留之际,遗言孙权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军之间,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及父兄创业之艰难,擅自图之。”又说:“弟才胜兄几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孙权不愧为一个用才有道的明君,他正是重用了一些有能力的人,靠着这些人扩大了父兄的基业。曹操也感慨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相反,诸葛亮虽然自己才智过人,但他不相信部属,不善于发挥部属的才智,事无巨细,一概躬亲,以至于劳累过度,壮志未酬身先死。
同样,一个商业主管者,特别是大型商业主管者,也必须明白“治众如治寡”的道理。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要实现对一个较大规模的商业的众多员工的有效管理,必须通过作为中介的中层来管理。商业主管者千万不能管得太细,只要抓住总纲或几个部门负责人即可。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