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被富人垄断的80个财富思维-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发言时间仅为一分钟。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古人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昨天和今天没什么大区别,今天和明天也没有不一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但是我们个子长高了,慢慢又变矮了,头发由黑变白,那些平庸的穷人这时才刚想起,该学的没有学,该会的没有会,该做的没有做,但是过去的时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富有者,就要学会从小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否则就难免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52。福克兰思维:避开“不确定性”,保障成果

人生中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难以避免,那么对于模糊的、不确定的情景,我们能怎么办呢?手足无措是于事无补的,何不冷静下来,客观理性地评估一下全局,再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成果不被影响。

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防止的方法很多,例如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订立更多的正规条令,不允许出现越轨的思想和行为,追求绝对真实的东西,努力获得专门的知识等等。

日本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日本,“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员工广泛参与的管理形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终身雇佣制”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行。与此相反,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在美国企业中则不一定行得通,比如在日本推行良好的“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却几乎没有成效。中国与日本相似,也属于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中国推行员工参与管理和增加职业稳定性的人本主义政策,应该是适合的并且是有效的。此外,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人们较容易接受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能够接受更多的意见,上级对下属的授权被执行得更为彻底,员工倾向于自主管理和独立的工作。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上级倾向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清晰的指示。

法国管理学家D·L·福克兰针对企业管理提出: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在活跃的市场中,企业经营者总是面临大量的市场机会。然而,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没有人知道。经营者应该保持现状还是继续进取?经营者可以对面前的机会进行筛选,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留下合适的,然而选择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是应该作出选择还是保持现状更好呢?

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当中,人们普遍有一种安全感,倾向于放松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则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因而易形成一种努力工作的内心冲动。

不确定性有一定的客观性,即使是主观上可以消除的不确定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也无法实施,比如信息成本太高,投入收益不成比例等等。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企业的决策模式,面对动荡复杂的竞争环境将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战略决策,对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营者提出了新挑战。而应对不确定性有这样五个层次:忽略不确定性,以不变应万变;降低不确定性,以实力换时间;感知不确定性,培养洞察力;适应不确定性,增加灵活性;寻找不对称性,消除不确定性。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其实代表了两种投资理念。一种投资理念是投资确定性。投资者希望投资标的尽可能确定。如果投资标的是企业的话,投资者希望看到该企业稳定的盈利,稳健的现金流,具有远见卓识的强有力的管理团队等等,这样投资回报就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巴菲特钟情现金流稳定的公司,而避投高科技公司,就是避开不确定性。这是一种稳健和低风险的投资方法。必须承认和接受市场的不确定性,只有这样你才能想办法去解决市场的不确定性。

53。权威思维:保持理性,不盲信权威

权威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多多少少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但权威的话语,并不都是正确的,盲信的话,肯定会带来失足和错误。作为明智的人,就要懂得怎么分辨正确的和谬误的建议,择优而从。

权威之所以是权威,在于权威在某一方面有着强势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但权威不是“上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面对权威,我们可以尊敬,可以看重,但必须要保持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进行分析和辨别,否则,就会在“权威暗示”下彻底丧失自我,失去自主。就像聪明的富人与平庸者不同,他们并不会因为权威而感到怯懦,他们往往挑战权威,并提出自己的价值观。

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效应的产生常常与暗示者的权威程度有关。

某经济学教授曾经在一堂课上,站在讲台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现在,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经济学教授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过半数的学生都举起了手,当经济学家转了一圈回到讲台上的时候,他又问了一次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起了手。这位经济学教授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

“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这时,经济学教授向学生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这位学生不因为经济学教授带了一个苹果,就认为空气中有苹果的香味,这是对权威的一种质疑。

权威虽然在某一领域里获得了超于常人的知识或成就,但也不总是完全正确的。人们应当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坚持自己的判断。

平凡人物,一旦被新闻媒体炒作,会变得身价百倍,这也是新闻的权威效应产生的结果。南朝写出《文心雕龙》的刘勰最开始无人重视,他请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审阅,沈约不予理睬。后来刘勰装扮成卖书人,将作品送给沈约审阅。沈约阅后评价极高,《文心雕龙》才有机会成为中国文学评论的经典名著。

在国际象棋中,有一种比赛,简称“卫冕”战。某人赢得了冠军,被誉为“皇帝”或“皇后”,同时,他或她就有义务接受别人的挑战。有的是选拔实力最强的代表来对阵,有的是组织声名鹊起的战将轮番来冲击。经受挑战的考验,“卫冕”成功,权威就更大了;反之,“冕”被人家夺走,权威便转移了。取得最高权威的人,没有权力拒绝别人的挑战。新生力量,后起之秀,要登上宝座,成为新的权威,只能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不敢挑战权威,永远不能成为权威。只有挑战权威,才有可能成为权威。“卫冕”的仅一人,挑战的有一群。这种竞赛,高高举起了挑战权威的旗帜,高高张扬着挑战权威的精神。

如果你不敢挑战权威,那么你就被权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